首页>中国副刊>副刊评论

这是被西方误读的《花木兰》,恐难赢得中国观众的青睐

时间:2021年01月28日 来源:中国副刊 作者:从易
0

  因为疫情影响,迪士尼年度巨制、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几次改档,最终在北美地区选择于流媒体平台上线,中国内地则定档于9月11日。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票仓,并且《花木兰》改编自中国故事,该片的这块海外市场应是举足轻重。遗憾的是,不同于《花木兰》在北美影评界获得的普遍好评,该片未能赢得中国观众青睐。

 

  

  真人版《花木兰》投资高达2亿美元,囊括了刘亦菲、巩俐、甄子丹等一众有影响力的华人演员,口碑却遭遇滑铁卢。问题出在哪?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千百年来,花木兰传奇被广为传唱。《木兰辞》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女性形象,她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机敏娇美的女儿,忠君爱国也热爱亲人,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自由的生活。花木兰具备了英雄品格与女性特点。《木兰辞》之后,花木兰的形象历经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与再造。

 

  

  真人版《花木兰》并不是迪士尼第一次演绎花木兰的故事。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推出了动画片《花木兰》,获得口碑与市场的双丰收,并于2004年推出《花木兰2》。真人版《花木兰》就是在动画片基础上演变而来。

 

  

  动画片《花木兰》将美国文化元素填充入《木兰辞》框架中。花木兰既是替父从军、忠君爱国的英雄,也是具有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女性形象,电影渲染和凸显的是花木兰对自我价值的实现。电影中花木兰有一段著名的内心独白,“也许我不是为了父亲,也许我只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当我揽镜自照时,就会看到一个有价值的人。”从中国古乐府《木兰辞》到美国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充分体现了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即花木兰是一个中国形象,但好莱坞挪用了它。文化挪用是文化交流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不同文化之间天然地存在差别与隔阂,要实现文化间顺畅自然的交流,不可避免地有一个剔除、淡化、改写文化差异的“挪用”过程。

 

  

  动画片《花木兰》当年能够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在于电影的文化挪用,兼顾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动画片采用了大量写意式的水墨画作为背景,保留了大量中国传统元素,在花木兰的传统形象中赋予了个人主义理念,也贴合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一种脉动。可以说,这个花木兰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

  真人版《花木兰》被诟病,是因为“它沉溺在好莱坞对古代中国的猎奇里,又为之嫁接一个混沌不明的寻找自我的价值观”。这种猎奇,即代表了以西方中心主义的视点审视中国文化的立场。他们想象并呈现的中国,并不是中国真实的模样,而是他们自认为的中国模样,这其间掺杂着一叶障目的误读、凭空的捏造、不了解的偏见。电影所展示的所谓传统中国文化,就如观众吐槽的,“即使对于中国人来说,这部电影也充满了异域风情”,因为全是刻板印象和一知半解的杂糅和堆砌。花木兰是北魏时期故事,但电影中花木兰却生长在南方福建土楼里,而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电影中角色的头饰、妆容、服饰,是不同朝代的一锅乱炖。电影中出现的宫廷礼仪,是照搬欧洲贵族。而花木兰的力量源泉“气”,也是一个像是气功又不是气功的模糊概念……总之,除了花木兰这个故事外,电影力图体现的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是不准确的。迪士尼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攫取某些元素,然后用美国胶水黏合在一起,迎合的是西方观众的刻板想象,而与中国传统文化貌合神离、似是而非。这样的解读与表达,无形中造成了文化的误读。

 

  

  我们喜欢《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因为她一开始只不过是一个平凡女性,但出于忠孝,替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戎马生涯中英勇善战、视死如归,终于成长为一个大英雄,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她是千千万万普通女性的楷模。但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成了一个“天选之女”,天生携带着“气”,关键时刻有凤凰保命,异化为好莱坞超级英雄的一个复刻。在故事表达上,影片也与当前西方主流舆论中的女权主义实现了汇流。除了传统的“忠”“勇”“孝”等品质外,这一回迪士尼着重强调的是花木兰的“真”。真代表着诚实地接纳真实的自我,因此花木兰的女性身份是她自己坦陈的,她也借助女性的力量打败了敌人。

 

  

  把代表普通人的英雄女性改写成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把花木兰传奇改写成西方主流舆论中的女权故事,这样的文化挪用可谓“过犹不及”。它虽然讨好了西方影评人,但整个故事仿佛是理念的演绎,起承转合潦草,情节推进“小儿科”,人物流于扁平,比如巩俐饰演的巫女的态度转变相当生硬,下线时更是十分敷衍。

 

  

  从本质上说,真人版《花木兰》是一个被西方观众误读的花木兰。它仅仅是挪用了中国元素,讲了一个西方观众熟悉并乐于接受的西方故事,但既未真正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真正尊重中国观众的审美取向。

 

  

  中国观众给电影打出的差评,是给瞄准中国市场的西方创作者一个善意的提醒:IP+全明星阵容不是万能的,“傲慢与偏见”不应是文化交流的姿态。我们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文化挪用,但也呼吁尊重、平等与理解。一意孤行、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感动式的文化挪用,难以得到故事来源地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