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杂技>杂技人

为中国杂技和舞台艺术贡献绵薄之力

时间:2017年11月21日 来源:中国杂技家协会 作者:
0

  2010年,在中国杂技家协会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边发吉当选为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许多人都知道边发吉是音乐人出身,没靠过大顶(倒立的别称,杂技基础动作),但边发吉说 “我跟杂技已有40年的缘分了”。 

  边发吉1957年出生于河北省肃宁县,12岁进入肃宁县杂技团,后来又进入河北省杂技团,虽然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中,他的工作一直以音乐为主,但对杂技的耳目染,用心揣摩,热心扶助,使他最终成为整个杂技团中最为倚重的人。 

  1989年,边发吉担任河北省杂技团团长,这个岗位使全面而深入地介入了杂技工作,一步步成为名副其实的杂技专家。他经常率团出国演出、担任国际杂技比赛评委,足迹遍及60多个国家。每到一处,他不仅观摩杂技,还徜徉在歌剧、音乐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艺术中,熟悉了很多国家的舞台艺术表现手段、地域文化和艺术理念。20世纪90年代,他专程到美国学习舞台调度、灯光、舞美等,后又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系统深入地学习了中西方艺术学、美学和哲学。  

  由于充沛的才识、情怀和迫切的工作需要,边发吉开始尝试杂技编导创作。认识到任何一个伟大的时代都必然产生一种伟大艺术,而这种伟大艺术必然带着时代气息和烙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现代和后现代交叉的时代,文化多元、娱乐方式多样,就舞台艺术而言,目前任何一种单一的艺术门类都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和受众的审美需要“杂交性”的艺术表现观众希望看到因此在创作中,要采用假定、虚拟、写实、时空自由流转等艺术手法,以多角度、多中心、多视点、多层面的视觉效果,呈现这个时代的审美图像。具体到杂技,应以杂技为主,兼容其他艺术门类使杂技作品更有生命力。  

  在这样的创作理念指导下,边发吉在创作实践中大胆探索杂技与其它艺术门类的结合“离经叛道开新径、违师背典出奇章”的改革精神和胆识,先后创作、组织、策划、编导了分别荣获第6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首届中国杂技金菊奖优秀剧目奖、第18届星光奖一等奖的《故乡》、《中华魂》、《天缘》、《玄光》等大型杂技主题晚会,策划编导了分别荣获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和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的《四人顶技》、《圣坛祭》、《集体武术》、《轻蹬技》等杂技节目,策划编排了广受国内外专家好评和观众欢迎的《风雨同舟》、《太阳颂》、《燕赵风韵》、《英雄河北》、《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大型文艺晚会,他还担任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的《杂技节目金奖晚会》的总导演,由他担任总导演的大型综合晚会《森林密码》,以世界最大的实景舞台、参加演出人数和动物最多、投资过亿成为当今国内顶级水平的艺术作品,其编导的《梦幻西游》大型杂技晚会,在深圳世界文博会上获得青睐。 

  对杂技的创作实践和深入研究中,边发吉逐步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他与周大明合著的《杂技概论》出版后,填补了国内乃至世界杂技艺术理论的空白,在杂技界引起强烈反响。主编《河北杂技》和《吴桥杂技老照片》,分别介绍河北杂技的发展演变进程和中国吴桥杂技的历史既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又有较强的可读性。  

  在边发吉的杂技生涯中,推广和发展吴桥杂技艺术节是浓墨重彩的一笔。1989年,作为吴桥杂技节演出部主任,他开始参与吴桥杂技节,讲起当年,边发吉说“当时来参加杂技节的国外团体非常少,后来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吴桥杂技节越来越完善,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三大杂技赛场之一。”  

  杂技在中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吴桥是“世界杂技的摇篮”,在吴桥杂技节创办之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个杂技节是摩纳哥的蒙特卡罗国际马戏节和法国巴黎的“明日”与“未来”世界马戏节。 

  如何利用河北的资源优势,打造一张世界性的文化品牌?1987年1月,河北省委研究决定,借用“吴桥杂技”这块金字招牌,举办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时任省委副书记、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的李文珊为杂技节确定了发展目标:“要逐步使石家庄成为国际杂技比赛的第三赛场。” 

  有梦想就有未来。 1987年首届杂技节举办以来,吴桥杂技节秉承着“门类齐全、技艺高难、崇尚创新、同类领先”的原则,精选各种节目来参加比赛,1993年,第四届吴桥杂技节吸引了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的杂技演出团体,基本上涵盖了世界各杂技强国。1995年,第五届吴桥杂技节上,27个参赛节目中,境外节目23个,境内节目4个,国外参赛节目占到节目总数的85%。至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节目参加了比赛和演出。带队前来参加比赛的哈萨克斯坦国家大马戏院院长哈立克说:“如果要评比杂技大赛场的话,吴桥杂技节至少可排在世界第三位。”  

  吴桥杂技节对中国杂技艺术的影响是为国内的艺术团体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对于国内的许多演员杂技艺术院团而言,吴桥是他们的第一个赛场,也是他们迈向世界的起点。杂技节本身所具有的交流沟通的功能更对促进国内杂技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来自瑞典的评委芭芭拉女士,被问及对近些年来中国杂技的发展和世界杂技演化的趋势怎么看时,她拿出了一张国内某杂技团新节目的英文介绍册页,指着上面特别列出的作曲、舞美设计等的名单对记者说,现在中国的杂技都会有专门设计的音乐,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拿过一段音乐就可以表演,这是她来吴桥作评委这么多年后发现的一个很明显的改变。 

  显然, 每两年一次的高规格赛事,给国内杂技界提供了一个“开眼看世界”的机遇,规格很高的海外节目以及水平很高的国际评委团的到来,给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创造了很好的机会,这些都有助于国内的杂技不再片面追求技巧难度,而是向着融合多元化的艺术元素的综合艺术的方向发展。 

  任何一个节庆品牌都不是单一和孤立的,它的辐射力、影响力越大,生存空间就越大,发展就越快。杂技节创办之初,组委会就在注重比赛竞技的同时,着力开发其艺术价值和娱乐功能,而且把经贸、文化、旅游等融为一体,努力形成“大文化”格局,使杂技节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在1991年举办的第三届吴桥杂技节上,组委会不仅在主会场安排杂技比赛,还另辟地点,安排民间、专业杂技展演,吸引了大批观众,场面火爆。同时,组委会还举办了“吴桥杂技史展览”、“杂技学术研讨会”,文化夜市等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此后,吴桥杂技节不断丰富节庆内涵和容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文化交流、国际马戏论坛、杂技演出项目洽谈、地方民俗文化展演、中国杂技展览、杂技之乡参观交流、马戏大篷专场演出等活动。尤其是从第七届开始设立的国际马戏论坛,成为世界杂技三大赛场中独有的品牌项目,被誉为世界马戏理论的研究中心。 吴桥杂技节已经由单一的赛场在向着综合性国际文化节庆的方向转变,吴桥杂技节的交流与平台的功能得到了更多的发挥。  

  1999年起,吴桥杂技节开始由文化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正式升格成为与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齐名的四大全国国际性文化节庆活动之一。2005年,吴桥杂技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选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评委会评价说,吴桥杂技节是中国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国际性杂技艺术节,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和公众参与性,推动了世界杂技艺术的发展。 

  对于如何把吴桥杂技艺术节办得更好边发吉说:吴桥杂技是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贝,吴桥杂技节是我们将吴桥杂技发扬光大打造出来的世界知名品牌,是打开世界的一把金钥匙。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认知,享誉世界的吴桥杂技节,其彰显的作用定会越来越明晰。 

  除杂技以外,边发吉还在大型综艺晚会以及戏剧领域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他策划导演的大型综艺晚会《英雄河北》、河北梆子《长剑歌》、魔幻舞台剧《黄粱梦》令观众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艺术的终极是美,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不论是杂技艺术,还是其他艺术种类,我们都要进行尝试性、前瞻性的谋划,要抓住时代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创作出更多观众喜爱的艺术精品。”边发吉表示,将会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为中国杂技,乃至中国舞台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编辑:陈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