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瓦尔普莱索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孟建云,是从南京走出去的音乐家,在美国多年从事中国音乐的普及工作。昨日,在回宁进行文化交流的间隙,他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近年来,很多国内音乐团体到美国举办演出和音乐交流活动,高品质高规格的音乐会也不在少数,但总体而言,美国人对中国音乐了解不多,原因在于观众的培养做得还不够。
孟建云曾是江苏省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家,上世纪90年代赴美读研,攻读音乐教育专业,随后一直在美国大学教书。有意思的是,当美国音乐家朋友偶然接触到孟建云推荐的祭孔音乐,就特别喜欢,听来并不规整的祭孔音乐在他看来拥有非常严谨的内在结构,音乐整体性很强,于是将其改编成民乐与交响乐合奏的版本,如今还成了美国瓦尔普莱索大学毕业典礼上所用的音乐。
今年10月,由孟建云一手创办的“2013年瓦尔普莱索大学孔子学院音乐节”,又将如约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举办。“其实美国人对中国音乐并不了解,真正接触以后,他们都很感兴趣。而且音乐对美国学生来说是必修课,这也为音乐普及打下了良好基础,硬件具备了,缺的是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人才这样的软件”。在他看来,再顶级的中国音乐团体到美国演出完就走了,并没有真正打开美国市场,其原因就在于培育观众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做好。针对美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孟建云专门请美国音乐家将民乐曲目改编成适合管弦乐演奏的版本。“不少经典曲目,比如《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音乐声一响起,观众就很爱听。但是一些曲目的和声要经过改编,才能被他们所接受。入乡随俗嘛,毕竟两国观众的音乐欣赏习惯不同。”今年,除年底率美国南芝加哥交响乐团到苏浙沪一带演出之外,孟建云还酝酿着一个十分吸引眼球的项目——在8月推出由老美演绎的说中国话的音乐剧《西厢记》,南京站也在巡演计划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