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音乐>资讯

“青歌赛”规则变化的背后

时间:2013年04月02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松
0

  

漫画 李建华

  央视正在举办的“青歌赛”,与上一届相比赛制有所调整,“原生态”作为一种独立唱法被取消,归入民族唱法之中,这一调整引发了较为广泛的文化关注。

  从规则上看,这一届“青歌赛”选择“民族唱法”的选手,必须要过演唱所在地区传统民歌这一关。这个变化,表达了主办方传承与创新并举、追求“民族唱法”百花齐放的良苦用心。

  “原生态”演唱作为一个概念,是对我国多民族长期以来创造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方法体系的声乐艺术传统的归纳总括,本不是单一方法,而是一批方法。此次比赛将其归入民族唱法,无疑是一次具有积极意义的尝试。如果通过此举,能使所谓“民族唱法”回归民族声乐艺术的“丰富性”本位,对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无疑是功德无量。

  本来,“原生态”的诞生,就是对“民族唱法”狭隘定义的一种反驳,是继承多样性中国声乐传统,发展多样性民族唱法、多样性流行唱法、多样性“学院派”唱法和多样性“合唱(多声部)”的一种文化诉求。反观“民族唱法”,由于长期以来理论研究的缺位,声乐界对此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仅仅在技术实践层面表现出一些认知,诸如“一种最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学院派”、“民美”、“民通”、“用美声方法训练普通话演唱”等等。这种技术的标准化要求,在一段时间里主导了青歌赛的“民族唱法”,其正面意义是较好地解决了普通话与西方歌剧演唱训练方式(美声唱法)之间的关系,迅速培养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人才,其突出的特点是在声乐技术上可以与“美声”媲美,在语言掌握上可以较好地做到普通话的字正腔圆。在西方声乐技术的中国化上,这种标准化的训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但是,民族唱法是多样化的,如果“一法独秀”,同质化倾向必然越来越严重,必然会产生声乐教育和舞台呈现上的“千人一面”现象,对我国声乐艺术的多样性发展必然造成伤害。因此,民族唱法应该是基于民族声乐丰富的唱法基础上的“演唱方法”,原生态是民族唱法的“文化基础”,而不是与之并列的一种方法。

  民族声乐艺术绝不是不要科学方法,但一定是多样性方法的和谐共荣。回归到文化层面,各种约定俗成的演唱方法,其文化意义、教育意义、技术意义都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索。比如,“美声”应该是所有美丽的歌唱;“民族”应该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具科学方法的艺术表现;“流行”应该是更加具有广泛包容能力的当下创造。

  因此,我们倒是应该可以期待从中国民歌“原生态”走出来的王昆、才旦卓玛、何继光、马玉涛、郭颂、阿宝、王二妮,从中国戏曲“原生态”中走出来的梅兰芳、红线女、郭兰英,从中国曲艺“原生态”中走出来的骆玉笙、张小轩、夏荷生、徐云志等等,与从青歌赛中走出来的彭丽媛、宋祖英、阎维文,共同构成我国声乐艺术百花齐放的文化生态。

  以此为目标,“原生态”在此届“青歌赛”中回归民族唱法的探索,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我国丰富多样的民族声乐艺术都能够从各自的“原生态”文化艺术土壤中成长起来,登上央视“青歌赛”的舞台展现美好风采,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为百花齐放的美丽中国,增添动人歌声。

(编辑:单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