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戏剧>热点推荐

一部戏,看尽莎士比亚的一生 ——编剧、导演田晓威谈话剧《威廉与我》

时间:2022年04月1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华
0

一部戏,看尽莎士比亚的一生

——编剧、导演田晓威谈话剧《威廉与我》


话剧《威廉与我》剧照 李晏 摄

  “其实还挺期待的,在特殊时刻以艺术的形式带给人们力量与美好的艺术体验。”原定于4月中旬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开启全国巡演的话剧《威廉与我》,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临时取消了北京的演出,该剧编剧、导演田晓威表示,虽然不能如期与观众见面,会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打磨剧作,筹备好接下来的演出。

  话剧《威廉与我》是一部关于威廉·莎士比亚生平传记的原创话剧,用3个小时为观众呈现了莎士比亚的一生——5岁时误入斯特拉福市政厅的舞台,与戏剧结缘;青年时独自在伦敦闯荡,这个皮革商的儿子开始书写属于自己不凡的传奇;晚年失意,回归斯特拉福老家直到去世……作为世纪华鹏最新出品的口碑力作、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 2021北京东城原创剧目、“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第二期孵化作品,话剧《威廉与我》自首演以来,在收获了观众良好口碑的同时也得到了业界专家的关注与好评。

  “了解莎士比亚、了解他的剧作、了解他生存的环境,以及他在那样的环境中产生的对人性的思辨。”在田晓威的笔下,走下神坛的莎士比亚,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伟大剧作家,而是一个同样面临成长烦恼、在夹缝中贩卖理想、被权贵左右利用、在自己的野心和良心中挣扎的普通人。“剧中讲述的是莎士比亚的故事,却和当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既是那个久远年代的传奇,也是今天正在发生着的故事,通过观看他的一生其实也是在梳理我们自己的一生。”田晓威表示,这也是话剧名字《威廉与我》的暗含之意。

  田晓威不仅是该剧的编剧、导演,还是主演之一。此外,该剧还汇集了李梅、张懿曼、杨柳等资深戏剧演员,4个人演活了30余个角色。“该剧打破了一个人扮演莎士比亚展开故事情节的常规叙事模式,由4个人分别扮演不同阶段的莎士比亚和他身边重要的人,扮演角色的同时大家还要灵活地跳出来讲述、评价、总结,随时切换叙述与具体角色间的身份,完成整体叙事和呈现。”在田晓威看来,这样的呈现方式虽然灵活但也极易造成叙事上的混乱,给观众带来困惑,对于演员来说挑战也更大。“进入排练场后,大家先聊,聊通了再排练,比如结尾,我们一起推敲了七八稿。大家都是很认真和较劲的演员,一句台词说得不舒服、一个动作没有捋顺、一个想象没有展开,他们自己都不允许过这个环节。一出戏的成功,是大家集体创作的结果。”而对于剧中时不时出现的小幽默,田晓威则称这是他们处理细节的“妙招”,“观众观演时,如果心情不松弛就没办法专注于戏本身,而这也并不是刻意为之,莎士比亚的戏剧就已经在探索在一出戏里让悲剧、喜剧情节元素共存,这也是在挖掘人性本身。”

  在前两轮的巡演中,《威廉与我》在北京大麦·超剧场和国家大剧院共上演了8场,均为500余座的小剧场,而此次原计划于天桥艺术中心的演出,剧场座位数几乎翻倍,对此田晓威表示,话剧《威廉与我》在文本创作时就考虑到要做一个未来能根据不同剧场空间随时调整的戏。“对于大剧场来说,著名剧作家的一生完全可以撑得起大剧场的情感能量,而放到小剧场一样要可行。无论是大剧场还是小剧场,服化道以及演员的表演都会随着观演关系、观演距离的变化做相应调整。”田晓威透露,今年年底计划在北京启动“小莎翁”戏剧艺术空间,届时将开展朗读会等与莎士比亚相关的戏剧活动。

  据了解,话剧《威廉与我》的剧本创作用了近一年半时间,其间田晓威研究了剧本、影像等大量有关莎士比亚的历史资料,莎士比亚的人生境遇与他在作品中对人性的挖掘也引发了田晓威的思考,“做戏还是要琢磨自己、琢磨人本身。有时候所谓的经验也可能成为套路,创作者对人对世界的认知在不断变化,戏剧创作也应与时俱进。”

(编辑:赵超)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