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剧照
被称为“黄金搭档”,有过多次合作、已然完全默契的著名编剧唐栋、导演傅勇凡,又在大型原创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合作了一把。该剧以纪实手法和轻喜剧风格,将具有典型南京地域特色的小西湖街区文化传承和城市更新的真实故事搬上舞台,艺术再现了小西湖街区老百姓的居住条件、生活质量改善和心灵净化、精神蜕变过程,生动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和政府、城市建设者、文艺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和不懈追求。该剧充满烟火气、人情味和时代气息,如同一首正在演奏的市井交响曲,在南京、北京、盐城、苏州、合肥、武汉、郑州等地巡演,所到之处令观众共情共鸣,无不被深深打动。
一
“这面湖水她一直都在,就在我们老百姓的心里。”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剧中人徐香美由衷说出这句话,深深印刻在观众脑海里。编剧唐栋也在他的创作札记中说:“或许,徐香美道出的,就是这部话剧应有的题旨。”五百多年前,明代的“江东才子”、戏曲家徐霖曾在这里建有私家园林“快园”,园中有一片水面,名叫“小西湖”。随着历史的变迁,这里变成了街巷。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这面湖水”,如今流淌在老百姓心里。由此可见,老城南新地标的小西湖旧貌变新颜之后,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满,民生、民心尽在其中。
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原名《小西湖》,自2022年国庆节前搬上舞台,已三次打磨提升,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都来自现实生活。创排和演出过程中,有这样三件事让我产生了联想:一是编剧唐栋、导演傅勇凡和南京市话剧团三次到小西湖街区实地采风、深入生活,主演杨彦更是一个人去过多次。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董事长范宁,分享了发生在那里的一个又一个故事。后来剧中出现的充满情感和温度的“阳光般”人物于建东,就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二是该剧首演的时候,特别邀请了四五十位小西湖街区的居民前来观看。“这里住了我们老许家七代人啊”“那个就是我们家的故事哎”,演出结束后,大家七嘴八舌,兴奋地讨论着。三是实地采风中听到的故事和细节,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还有很多,比如“共享小院”。堆草巷33号院子有一棵一百多年的石榴树、一棵六十多年的枇杷树,设计团队为此建议开通后门、改造围墙,让行人不仅看得到,甚至可以走进来观赏和休憩。
二
该剧主要人物有三个:城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小西湖街区更新项目总指挥于建东,小西湖社区居民徐香美、朱家胜。剧中出现的人物还有,城保集团副总经理匡正彬,小西湖街区更新项目设计单位负责人韩教授,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任李霞,徐香美女儿徐莹莹、儿子徐小宝、儿媳刘莎,朱家胜儿子朱大鹏,于建东妻子陈娟,以及秦嫂、烧饼张、相亲女等。对这些人物的描写,特别是对展示微改造“绣花”功夫的于建东的描写,编剧唐栋所追求的是真实可信,通过表现生活的真实,赋予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从而达到艺术的真实。
现实生活中的范宁,作为小西湖街区更新项目的实际操盘手,事无巨细,总是亲力亲为,正是他的创新实践,使小西湖实现了从“老旧棚户区”到“网红街区”的蝶变。说来真是巧合,我曾在马道街119号大院住过几年,对一街之隔的小西湖破旧杂乱景象略知一二。范宁和东南大学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韩冬青团队并肩战斗,经过不断调研和反复推敲,决定采取“小尺度、渐进式”的微改造思路,确保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更新改造过程中,尊重居民意愿,一户一策,并做到活化利用。如今充满生机活力的小西湖街区更新改造经验在南京14个老城区推广,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首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创新设计大奖。更让人兴奋的是,四百余平方米的水体“小西湖”正在建设之中,小西湖这个地名将实至名归。
话剧舞台上的于建东,是介于政府和居民之间穿针引线的灵魂人物,他精心统筹、协调和解决更新改造过程中的种种难题,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亲民态度、务实作风和牺牲精神。吸取以前“推倒重建”的教训,这次更新改造,他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尤其是顶层设计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更新改造方案和微型管廊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在小西湖街区微改造过程中,做群众工作之难可以想象。他以推心置腹、无微不至的深入沟通和贴心服务,一一化解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为了满足徐香美、朱家胜就近解决过渡用房硬性条件,他甚至让出了为孩子上学购买的尚未居住的新房,因此与妻子产生了尖锐矛盾。该剧第五场是情感大戏,为了要回五千万工程欠款,他奋不顾身地拼了一回酒,结果晃晃悠悠、不知不觉来到新房楼下,而赌气几天不回家的妻子陈娟同样坐在这里。借着酒意,他对妻子的各种赔小心,他真情告白中的心里隐痛,包括自己盖了那么多高楼,有多少历史文化在他手上被埋在了废墟里,愧疚和反省之心溢于言表,尤其是一句“肩上好像扛着座山”,深深打动观众,令人潸然泪下。由此我们也似乎看到了从“推倒重建”到“微改造”转变的内在逻辑。后来从徐香美、朱家胜两家隔墙里发现的徐霖先生的金陵散曲手稿,从朱家胜后院挖出的没有爆炸的炸弹,就是这一内在逻辑的有力佐证。
显然,于建东是被艺术加工了的范宁。据我所知,让房一事,现实生活中并未发生,但这一情节并不夸张,具有很强的情感和艺术张力。更为可贵的是,在全国都存在老旧小区改造的今天,于建东这一人物形象的设置和贡献,对于城市更新中的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无疑具有典型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
从细微处看宏观,从小人物身上看大世界,是编剧唐栋构思该剧的一个主要想法。小西湖街区居住着三千多人,大多是像徐香美、朱家胜这样的城市底层市民,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他们的所思所想、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喜怒哀乐,折射的往往是民生。
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巧妙构建了徐香美、朱家胜不是冤家胜似冤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特殊邻里关系。街区老屋一堵隔断墙、一根晾衣绳,于建东新房一堵隔断墙,以及徐莹莹、朱大鹏婚恋问题,其积怨、隔阂都借小西湖街区更新改造这一中心事件浮现出来,从而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戏剧冲突,并成为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性格的重要契机。
徐、朱两家积怨的根源,主要来自孩子的婚姻大事。徐莹莹、朱大鹏从小一起长大,互相喜欢,但徐香美为了女儿的幸福,将她嫁出了小西湖,这让朱家胜记恨在心,双方经常话不投机半句多,甚至剑拔弩张。随着婚姻失败回到娘家的徐莹莹和朱大鹏逐渐走到一起,两家吵闹斗嘴的硝烟也就一下子散开,两位老人终于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吃饭,随后又一起走到阳台,望着小西湖方向,那儿,晚霞似火,红云铺满了半个天空。徐香美问:“看见了吗?我们的房子。”朱家胜动情地说:“看见了,那是我们老百姓的希望啊……”
剧中徐香美、朱家胜这两个人物比较鲜活,多年的冤家,性格的反差,以及时不时的诙谐与方言化处理,让该剧更有可看性、趣味性。
四
刚刚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的杨彦这次在《南京有个小西湖》中饰演男一号于建东。作为一个富有先进理念和人文情怀的城市建设者,于建东这一舞台艺术形象以往并不多见。于建东之所以被大家喜欢,是源于他的喜剧性格刻画和可亲可敬形象。当“于建东”步入第一个拆迁户徐香美家碰到灶台、撞倒水桶、踢翻痰盂、坐歪缠着绷带的凳子时,便开始在舞台和观众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喜剧效果。剧中于建东与观众的距离非常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会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努力平衡,会默默为妻子付出,也会为了工作拼尽全力。演出过程中,杨彦将于建东的语言表达定位在带有南京话尾音的普通话,因为无论故事内容还是角色本身都深深扎根在南京这片热土上,外部形体则设计为开始时的矫健身姿和大步流星,随着工作难度加大变为疲态尽显,最终在“醉酒吐露心声”的桥段达到形体表达的制高点,似醉非醉、似醒非醒,情感表达也慢慢推进到苦中有乐、笑中带泪的温馨场面。剧终大幕合上之前,“于建东”看着幸福的小西湖居民,看着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小西湖,开心得像个孩子似的“蹦蹦跳跳”走了,这一细节刻画得非常传神。
对于朱家胜这么一个角色,因为年龄、阅历和爱好差不多,老戏骨于东江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可谓驾轻就熟。剧中他与徐香美是多年的冤家,房子破、家里穷,儿子30多岁了还是光棍,所以他就脾气暴,感觉到生活没有希望。因为没有希望,所以和徐香美争吵、对于建东冷淡。于东江在舞台上呈现的人物性格非常鲜明,大嗓门儿,时不时冒出几句南京方言,让观众看起来更像小西湖的老百姓。朱家胜手里始终拿着一把折扇,这就给于东江的表演增加了一个支点。扇子的变化运用反映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不同,是其情绪变化的生动表达,有好几次扇了一半就停下来了,然后再继续扇,扇子扇得快慢、停下来、全部打开和打开一半儿,凡此种种,都有讲究,使得朱家胜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南京市话剧团夏莹、李倩、吕泽诚、许源、姚奕、赵飞和马小宁等众多演员在该剧中的淋漓尽致发挥也是值得称道的,一个投入丰沛情感的“徐香美”,一个苦尽甜来的“徐莹莹”,一个会背诗的“朱大鹏”,一个贴着收款二维码的“烧饼张”,不禁让人产生许多联想,令人回味无穷。
五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民记住乡愁,是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舞美设计、音乐设计的最大特色和亮点。
舞美设计上,该剧最大限度还原了小西湖街区的真实场景,保留了具有文明传承、文化延续精神内核的明砖墙、老戏台、石榴树等,同时随着剧情展开,将故事、情感融入到舞台场景的变化中,呈现了小西湖街区改造前、后的不同模样。开场第一幕,舞台上复制了街区改造前老城区的街巷场景,老旧挂衣绳、门前的洗手池、老式的空调外机等,再现了老旧居民区的生活状态,迅速把观众带入话剧场景当中。最后一幕修改提升为朱家胜、徐香美利用手机开直播这一全新场景,新旧文化交融与碰撞让小西湖街区焕发出新的活力,这里的人们日子越过越好、生活更有希望,与第一幕开场时候的居民生活状态有了明显对比。故事结尾特别交代一对“猪宝宝”慕名来到“快乐朱老头”家观看“石榴树”,石榴树既是小西湖街区真实存在的标志,也是街区居民、城市建设者共同为把街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团结在一起的象征,同时借由石榴树的百年历史,串起了小西湖街区的文化底蕴,成为最为核心的形象标志。
音乐设计上,主要使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主旋律,根据剧情的推进进行相应的变调、变奏。该剧还着重营造旋律情境,强调音乐对剧情的推动和烘托作用。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音乐旋律,将演员的心理活动、舞台氛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音乐充当了推动剧情发展和人物心理变化的催化剂。
“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南京市话剧团成立于1960年,是活跃在国内话剧舞台上的生力军,也是江苏国有文艺院团的领军团队,曾三次获得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得文化和旅游部“文华大奖”。相信南京市话剧团会一如既往,发挥在现实题材、民生题材创作方面的传统优势,把人民放到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身入心入情入,始终与人民同行,在人民的共鸣、回应和参与中,进行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文艺创作。
(作者系江苏省艺术评论学会会长、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