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文学>文学评论

语言艺术的“狙击手

时间:2022年01月1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红霞
0

语言艺术的“狙击手”

——浅谈王法艇诗歌语言的艺术价值

《芝麻开花的隐喻》 王法艇 著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21年11月出版

  “杏花/惹人怜惜/羞答答地抒写信笺/她要寄给诗经中的铎铃/一首最稠密的情诗/邮差迟到,诗句发酵/漫山遍野的歌乐/注满池城,流过宣纸/唤来同住的情人,倾诉甜蜜”。有这样一组诗句,其线条、色彩、旋律、音韵和节奏,都拼足了艺术的彩儿,而与《小桃花》的邂逅,如品味滴滴醇厚的花间酒令人陶醉不已:“阳光满园/小桥涨水/春天正靓装微步/攀条弄粉”。这些都出自诗人王法艇之笔。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幸运的读者与唯美的文字劈面相逢,便会不由自主地沿着玲珑的诗径,打开全部感官,在音韵、节奏的起伏变换中,屏息静听个性化的声音,展开绮丽的想象,在通感的空间里游弋,领略奇异诗境的美不胜收。诗者为读者创造了奇观,也创造了新的审美世界。

  读王法艇的诗,语言唯美、鲜活、清新、灵动,同时又敏感、贵气、思辨、庄重,一旦落入玉盘,便珠珠琳琅,带着国色天香的独特气质。它的贵气有点“霸权”,逾越藩篱,拒绝喧闹,然而,它的贵气又有些质朴,甚至简单,只需一枚诗心。或热情、或沉默、或深刻,都可。

  王法艇虽经了古典文学的熏染,却脱去了“范式”的成长印记,刨去科班谱系定制的规则,可谓野蛮生长,自成一统。这无需犹疑和求证,这是志向的由来已久,也是文字个性的天经地义。语言的个性绽放应该是作家生命的绽放,诗人不自知地实现着“一个人的张灯结彩”。

  且来欣赏王法艇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政治抒情长诗《芝麻开花的隐喻》。“母亲和芝麻都有相同的歌喉/同样在秋天飘荡暖芒和光泽/甚至,她们都有自己羞涩的旋律/只是,在土地消瘦的时刻/母亲对芝麻的审美过于现实/它的叶子在沸腾后黝黯如焚/它要在汗水流淌的午间/和母亲赛跑/诉说期望和乡愿”。

  今日的乡村和土地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然而,乡土背景依然是王法艇的精神背景,他借助强大的背景音和“嶙峋”的芝麻引出了壮观庞大的隐喻。其间的乡愁、土地、炊烟和祖国四十年的恢弘巨变,优雅地嵌入了叠茂多彩的文字之中。那是他向暖的心对乡土的无垠热望,也是对乡情和土地公正的价值判断与思考,思考中有疼痛和诗人变频的呼吸,不乏悲悯情怀的细致呈现。

  王法艇坚定地为自己拓展领地,极少使用公共空间的语言,就语言的重构与探索而言,有不可抵御的先导意义。为此,他是语言的“勘探者”,也是语言的“入侵者”,大举入侵之时,一副“冒犯性”的姿态,因而,多少有些“革命”的意味。

  于广博的文字王国中,作为统领,诗人是慷慨的、激昂的,他以王者的风范自由地调兵遣将,然而,他又是谨而慎之的,对每一个字词的去向和用度是极为严肃和有分寸的。王法艇的语言无疑是精美的,然而,美得精准,堪称语言的“狙击手”。“一针见血”,刀切入水,精准叩击读者的纤细神经,将自己的声音一贯到底,从而为机变的、流动不居的语言开辟了新的战场。诗人的机敏、爽利,令人惊叹。

  七月是信仰,是暖意,是诗境。再品诗句的气势恢弘、引经据典,诗人在文学的技艺上是精致、精良和精湛的,他以对文字的真诚姿态,推动语言在文学的赛道中彰显风华。但时代的号角、昂扬的气息、壮观的辞丽、宏大的隐喻又如何能深邃至尽头?

  除却语言的探索,王法艇诗作涉猎的主题较为广泛,政治的、历史的、哲学的,抗战、抗疫、抗洪的诗,等等,从每一枚诗句婉转着的气势、气场、气韵和气魄之中,便可领略到宏阔的气象和力量。诗人执念于这种践行与坚守,他的灵魂式书写、艺术化书写,已然注入血液之中。

  《七月,光明浩荡在辽阔的中国》《和一株向日葵并肩眺望河山》《十月,光明是中国的前程和底色》等,王法艇抒写的类似这样极富格调和品位的诗作还有很多,并且结集为诗集《芝麻开花的隐喻》,近期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在王法艇看来,历史是一面镜子,用来实现观照的目的。诗人凭借敏锐的视角,触摸历史节点和细节,延展历史维度。然而,诗人更是笃信艺术性、审美性是文学的前提性标准与核心价值评判标准,用纯熟高超的艺术手段创作大量的政治抒情长诗,巧妙地呈现了历史,又实现了精神表达的强烈愿望,诗人在语言的格致之中,实现了语言的个性化价值功能。可以说,王法艇是将时代精神与艺术精神高度融合的诗人。

  作为诗人,王法艇是幸运的,在清晰恰切的艺术观的引领中,诗人与文字相互成全,生发和释放着恒久的光芒。

(编辑:高涵)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