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文学>文学评论

读评江子散文集《苍山如海——井冈山往事》

时间:2013年08月0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熊国太
0

战争题材的深度书写

——读评江子散文集《苍山如海——井冈山往事》

  作为一名出生和成长在吉水、邻近井冈山的作家,江子文学创作的使命意识不容置疑。他在书写生活史、心灵史和乡村散文等作品的同时,面对上个世纪那一场发生在井冈山的红色革命,不萌生创作激情和冲动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因体内流淌的血和内心的信念,作家江子定然不会与井冈山失之交臂。

  但有关井冈山战争题材的学术文章、影视作品和长篇传记,早已汗牛充栋了。如何再去写这个含有历史事件和政治取向的重大题材,这是每一个想碰触它的人绕不开的课题。还去写“朱毛会师”吗?去写茅坪八角楼的灯光吗?抑或去写黄洋界保卫战和龙源口大捷?写“红米饭、南瓜汤”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作家的选择困惑肯定存在,可这难不倒江子。作家有非常灵敏的嗅觉,有充沛的体力,有精巧的构思能力,更有独特的切入角度和叙事功底。

  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苍山如海——井冈山往事》,透着墨香摆在了读者面前。这是在反映井冈山战争题材众多读本中非常独特的一本书。它的阅读和留存价值在于:暂时抛开所有关于井冈山战争的巨大光环和伟大成就,深入那一段战争史的根部,以观照历史事件中的小人物命运,剖析战争与人性的交融与共振,从而折射井冈山斗争的艰难、慷慨、悲壮和革命潮流的恢宏气势和不可逆转性。

  江子就像一名采矿工,不断地往井冈山战争的深井里掘进。他找到了十七处采矿点,绘制了一座大山的藏宝图。这些宝藏是前人和同辈人不曾留意的,现在由江子灿烂地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全书由“火”、“信”、“盐”、“枪”、“囚”、“碑”、“药”、“歌”、“母亲”、“寻亲记”、“藏身记”、“拾镯记”、“蒙冤记”、“失路记”、“长生记”、“离散记”、“归来记”17题组成,史料真实新鲜、故事曲折感人,加之配以故事主人公使用过的革命文物图片,能让读者立马回到那一场既轰轰烈烈、又惊心动魄的风云际会之中。

  我比较钦佩江子获取井冈山战争史料的方法和通道,更惊讶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作家对井冈山战争史的执著探寻。曾经,江子在电话里告知我,他要写一本全新的关于井冈山战争历史的散文集,那时我并未当真。我甚至以为,在如此红尘滚滚的时代,他想要静下心来埋进故纸堆里,要遍访五百里井冈和散落在民间的革命见证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江子做到了,而且凭着自己的坚韧、学养和能量,做得非常出色。

  在独特的历史印迹里,江子从另一角度窥见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的原貌、底色和风骨。《信》这篇,江子通过革命者陈毅安写给情侣李志强的50多封信件,呈现那场革命人的高尚情操和执著信念,即便在陈毅安为革命献身后又不被李志强知晓的情况下,后者都一直精心呵护和珍藏着那些信件,直到解放后捐献给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在《盐》中,作家通过写当年国共军队对盐的争夺,具象到一个叫张子清的红军将领的虚拟自述上:红军为了吃到盐而不致于身体浮肿,从陈年老墙上抠出泥土熬制硝盐;为了把盐送到红军部队里去,女群众聂槐妆先把盐融入锅里,将棉衣浸泡其中,在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后再用水将棉衣稀释获取白盐。然而,聂槐妆最终还是被敌人发觉并被折磨致死,年仅21岁。

  这样的故事现在听起来,似乎有点穿越和奇幻色彩,可它是历史的真实。江子写下的这些故事,正是专业的井冈山革命历史研究者,因不屑和难觅而被遗漏的“金子”,或史学结论上模棱两可的存疑之处,但这恰恰为作家的想象力和文笔展开提供了一个恣意挥洒、纵横捭阖的契机和平台,也为作家在历史矿藏的深处收获了红色革命的真金。

  通读全书,无论是写书生省委书记欧阳洛、农民爱枪者贺国庆、囚徒刘仁堪、西医医生张宗逊、歌唱者江治华和江满凤、寡妇张龙秀及其儿子陈正人、红军女战士段子英一生寻亲历程,还是回放党史教材上绕不过去的袁文才和王佐、蒙冤者刘真、暴动领导人曾天宇、多次大难不死者许拔芳、红色美人曾志、革命情侣杨至成和伍道清离散聚合故事,江子都尽量借助史料和民间口碑回到历史现场,展示战争状态下革命参与者的生死、善恶、爱憎、离散和更为复杂的人性表现,让一个个叙述对象生动起来,让读者触摸到革命的温度和历史的表情。

  历史并不完全由站在塔尖上的那几个英雄组成,在塔基底层的奋斗者尽管只能归类于小人物的角色,但以作用言,小人物释放出来的能量同样不能被忽视,更不应被历史云烟和后来人所掩埋。在任何一场伟大革命和社会变革中,处于底层的小人物同样干着英雄所做的事情,推动和改变着历史进程。而这,恰是江子《苍山如海——井冈山往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