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文学>作品展示

万象杂说之吃亏与歇后语

时间:2013年03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照国
0

  吃 亏   

  近年来,养生保健的话题,犹如文革时的癫狂口号一样,充斥着报刊和电台,令刚刚活过命来的国人,一时竟然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了。每天端起饭碗,伸出筷子,居然踌躇不安起来,不知吃什么才能养生,喝什么才能保健,做什么才能长寿。

  到底吃什么才有利于养生保健呢?是山珍海味还是奇珍异宝,抑或黑豆白豆?对此,专家们你方说罢我登场,赤橙黄绿青蓝紫,挨个地摆了个遍。百姓们伸着脖,仰着头,听得认认真真,看得诚诚恳恳,似乎有醍醐灌顶之妙效。然而,一进厨房,却又糊涂了,不知该听哪位专家的好。

  其实呢,现实地说,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真正有利于养生长生的,并非是要吃所谓的“黑五类”、“白五类”、“红五类”或“绿五类”,而是要吃一种天上不飞的,地上不爬的,水上不浮的,田里不长的东西。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这东西嘛,说是东西,其实又不是东西,因为你看不见,也摸不着。但说不是东西呢,似乎又是东西,因为它就摆在你我他的面前,总是让人避之不及。这个不是东西的东西,就是人人都怕吃的“亏”。

  以老辈子的经验和先贤的教化来看,要养生保健,还是吃“亏”的好。历史和现实地看,唯有吃过“亏”,并且愿吃“亏”,敢吃“亏”,能吃“亏”的人,才能最终得以养生,得以保健,得以长寿,得以全身。

  一般人以为,养生所要养的,就是自己的胃。其实呢,养生所要养的,并不是胃,而是心。只有心得养,身才能得养。如果心没有养,身再养,也只能是增加脂肪赘肉而已。

  养胃需要的是吃粮,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而养心所需要的,则是吃亏,这也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所谓“吃亏人常在”,说的就是这个理儿。对此,前人讲得透彻,历史记得分明。然而,现实,却总是南辕北辙得很。或许,这就是时人养心不得的主要原因吧。

  凡人都怕吃亏,大家都是凡人,所以都不愿吃亏,因此也养不了生。真正能养生的,都是愿意吃亏、甘于吃亏、勇于吃亏的人。

  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三位圣人——老子、孔子、孟子,其实,都是终生吃亏的人,因此也都是最会养心长生的人。老子寿无可考,不知所终,孔子七十又三,孟子八十又四,其寿皆得大益,其年皆得长延。

  歇后语

  歇后语,大概是中国特有的吧。若说其是国粹,总有人感到不很自在。就像给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时,谈孔孟,很自然,论李杜,颇自豪。但若说刘姥姥,可就有些局促了,好像刘氏不是中国人似的。

  然而,刘氏确是中国人,而且是《红楼梦》里的名人——贾家盛时为配角,贾家败后为主角。而中国人的品性意识,也正因为借了刘氏之辈的心智,而遗传至今。若按贾家上等主仆的品貌德行延续,炎黄子孙的繁衍还不知要拐几十几道弯呢。

  所以,我以为,歇后语应该归位于国粹。况且圣人语录中,就有歇后语的存在。

  “巧言令色,鲜矣仁”其实就像“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一样,是圣人时代的歇后语,或者说是圣人首创的歇后语。其实呢,“巧言令色”并非孔子之言,而是大禹之语。据《尚书·皋陶谟》记载,禹帝曾对皋陶说:“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禹帝所谓之“巧言令色”,即“花言巧语、谄色满面、奸邪不正”之意。从禹帝到孔子,中间又不知经历了几世几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然而“巧言令色”却经口耳相传,世代流行。

  到了孔子的时代,这句话大概已经像我们现今挂在嘴上的脱口辞“不是东西”一样了。大概孔子——也许比他更早的人——觉得用“巧言令色”来形容一个无耻之徒已不足以表达激愤之情了,就像用“不是东西”来形容秦桧之流而颇显轻浅一样。于是就在其后续上一个结语似的词语“鲜矣仁”,这就像在“不是东西”前加个形容词“实在”或“确实”一样。

  然而“不是东西”前饰以“实在”或“确实”这样的副词,只是增加了语气而已。而“巧言令色”之后续以“鲜矣仁”,却是神来之笔的刻画,将“巧言令色”者掩掩饰饰的龌龊内心,彰显于大庭广众之下。

  去其皮而显其实,这就是歇后语的功用。“山间竹笋”并无特别意味,但若续以“嘴尖皮厚腹中空”,则立显画人画面又画骨的鬼斧神工之效。

  歇后语是否为国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不仅可以营造别情异趣,而且还颇具钟馗打鬼之效。尤其在这个鬼火幽幽的杏苑池边,像“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样的歇后妙语,不仅能发挥钟馗打鬼的功用,而且还别具去腐生新的神效呢。

(编辑:路涛)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