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南方的阵雨说下就下,老百姓有着过街带雨具之说,而在山区气候更是变化无常,看是烈日当空,继而阵雨不停。当晚,雷电交加,汤川乡临近的戴云山脉,承接着倾盆大雨,沿着连绵不断的山峦,茂密的森林黑色一线,树枝在风雨中摇曳垂落,大雨给山川溪流不尽奔腾的天上之水,咆哮着向下游直泻而去,发出哗哗的巨响,和着瓢泼的大雨声,形成响彻夜空的协奏曲。
大山深处的公路,远远望去有个小黑点,这是一辆载着千册书籍和一些物资送给扶贫点的丰田牌旅行车,抛锚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山深处的公路上,冒雨待援。此时,听到愈益清晰的手扶拖拉机声,车里连同司机三人都振奋了,雨点打在车上如同打在心上,变成闷热中送达的清凉。这应该是领导搭货车到乡里搬来的“援兵”,因为这种天气,又深更半夜,拖拉机不可能出门干农活或跑运输。在全国揭开扶贫序幕的年代,救援,乡一级能使上劲的只有这种工具。果然,乡里同志得到求助的信息,带着缆绳来了。两位司机忙着将缆绳拴住车头,随着“突突”的声音,车还没拉动,又一个“啪”的声响,把在场的人心给揪了起来,受重有限的缆绳断了。司机被淋得落汤鸡似的回到车里,门开之处带进一股冷气,把清凉变成清冷。
这时,车上的小陈开始埋怨:听领导的话,就不至于这么倒霉。
在省城,听说尤溪修路,车子不好走,要选另一条路,司机硬坚持说:我从这个地区调出,跑了多少年,情况熟着呢,放心吧,不会有事。
牛皮吹破了吧?这不,出大麻烦了,心不仅放不下,而且提到嗓子眼了。
车一进山就开始折腾,山道七拐八弯,崎岖不平,加上修路难行,沿途颠得厉害,个个晕得想吐。车轮所到之处,一路扬起黄沙烟尘。前行时,车底部被凸起的土石块重重擦了一下,水管被刮裂了,在晒得滚烫的公路上,大家急得团团转,想不出更好的法子。
司机说一声有法了,就顺手拿了车上唯一带的一把削铅笔的小刀,往山下奔去,弄得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一会儿,看到晃动的身影,翻过丘陵山坡,找到竹林,用小刀劈竹子。小刀——竹子,这么大的反差,可以想象多费劲啊。拿着来之不易的竹管,真兴奋,好像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似的,试了一下,司机像泄了气的球,瘫坐在地上,竹子是硬的,水管是软的,硬竹管顶软水管用,怎能接在一起、粘在一块?
此时正是正午时分,日升中天,太阳火辣辣的,大家在没有树荫的山路上,不仅用不上餐,连口水也喝不上,嘴里直冒烟,如期到用餐点成了泡影,只能望梅止渴。
拦车吧,或许有希望。一辆又一辆车子被拦住,不是没带备用管,就是型号对不上。这时领导急中生智出主意说:找电线胶布吧。这一着还真灵,胶布一缠,把破裂的水管扎好了。大家松了一口气,巴不得快点找个地方先把肚子填饱。当然,并不奢望很快能到扶贫点,那还要百把公里的路程。
车子加好了水启动了,又前行不到一里地,只感觉颠簸的车身剧烈地蹦了一下,大家心里一紧,知道又有麻烦了。司机下车一瞧,糟了,把机油罐碰扁了,有点小漏油。大家着急,说小毛病将就着开吧。司机不放心,小毛病放过会出大毛病,孰不知小毛病处理不好也会出大毛病。司机精神可嘉,大热天爬到车底,用石头想把凸凹的油罐敲到原位,这么一敲洞更大了,往下滴的机油变成往下流了,车子彻底不动了。
小陈又说:出门不了解情况不要紧,又那么固执,跑长途还不好好检查车况。
是啊,去年春节,送单位领导下乡,这位司机开的也是同一辆车,路上看到右侧一个轮子在飞,瞬时,乐得嘲笑说,谁的轮子飞了还不知道,接着看到同侧又一个车轮在飞。在奔跑的车子失去惯性时,车身倾斜了,才知道飞出去的两个轮子都是自己的,幸好人少车轻,且人坐在轮子没飞的那一侧和急刹车的功夫,否则,非出事故不可。
这时,手扶拖拉机声夹着噼里啪啦的大雨声,从远处又渐渐近了。车上三人又抱着希望,静静地听着,拖拉机开到眼前,跳下车的还是刚才那位乡里的同志。看到来人带着比之前粗得多的缆绳,真是喜出望外,没想到一个小乡还有不同规格、粗细不等的备用缆绳。抛锚的车终于被顺利地拖到了汤川乡政府所在地……
雨住了,天边即将露出新一天的晨曦。
太阳从山头冉冉升起,雨后的山峦更显清新秀丽,绿色的山间升腾缕缕炊烟。大家无暇顾及山村亮丽的景色,忙着感谢为之操心一夜的乡政府和支援派车的县委,县委派车卸装送扶贫点的书籍……司机忙着联系省城,把抛锚的旅行车吊回城去修理。
这时司机叹了口气:教训啊!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不要成为再失败之母。大家挥手相互送别,祝愿回程顺利,不要再抛锚了。小陈调皮地说,再抛锚就等着我们来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