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 徐进
2012年的新年到来之际,正赶上农历的腊月初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龙年春节真的是指日可待了。小时候过年,祈盼的是吃好吃的,穿新衣服。当这些都变成平常事以后,于是“年味越来越淡”的议论声不时响起,然而,年来了人们依旧在过,而且年复一年。这表明年在中国人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它新的希望。
什么是年?
古代的“年”字由上面的“禾”和下面的“人”字组合而成,仿佛一个人在头上插着禾(或手捧着禾)在舞蹈。在古代的平原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禾一年只能收获一次。于是,人们把春播—夏耘—秋收—冬藏这样一个轮回称为一年。在一个轮回结束,另一个轮回开始的节点上,人们载歌载舞地进行庆祝,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对于给予过我们帮助的自然和亲友、先人表示感恩,为来年的丰收祈盼。
唐朝诗人卢照邻在《元日述怀》中写道:“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这首诗准确地把握了过年之际,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和节日氛围。百姓首重的,就是岁岁有余,家庭和睦,图的就是欢乐和吉祥。这些诉求,通过祭祀、亲情和休闲三大主题加以体现,这些也正是年味的本质和核心。
祭祀
《战国策》上说过,“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祀”就是指祭祀,以隆重的仪式,摆上供品,向神灵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寻求保佑。保护什么?主要是丰衣足食,人丁兴旺。祭祀仪式主要是用腊制的肉类作为供品,这些仪式持续时间之长,以至于农历的十二月被称为“腊月”。
祀之际,人们无不喜欢庄严、肃穆、敬仰的感觉,真诚地用心去交流和祈盼。人们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纵然是在热闹的除夕之夜,一家人相聚一起,在享受一生中最期盼的丰盛年夜饭之前,都要先整齐衣冠,分列两排,依次向祖先牌位行礼,举行祭祖仪式。祭祖仪式不光是要感恩祖先,同时更是族人情感的沟通,体现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亲情,素常的一些磕磕绊绊都在交流中显得微不足道,凝聚力陡然增强。
在祭祀仪式当中,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的因素也被化解。腊八习俗起源于远古的“八蜡”,即祭祀八种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神灵,祈求它们在来年为丰衣足食帮忙。这八种神灵中,不仅有天、地、帝王,还包括“昆虫”,即主管昆虫的神灵,以免蝗灾等灾害的发生。
亲情
感情的交流,来自亲人与朋友的赞誉、理解和支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可或缺。这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尤其显得重要。这种浓浓亲情的沟通在年节风俗当中,体现为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最普遍的活动。早在宋代,《东京梦华录》中就写到汴京元旦之际“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记载的更加具体:“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团拜,是古代官方拜年的主要方式,最早也出现在宋代。家人围成一团,互行拜礼。《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中记载:“元旦,尊卑长幼以序而拜,曰团拜。”直到上世纪30年代仍然有这种拜礼,在浙江绍兴,家族内部也以团拜形式相互贺年。“相向立作四方或圆形,相向跪拜,合以贺年。”在清代,正月初一百官前往紫禁城,皇上升殿受贺,谓之拜官年。这一官俗也波及到了地方的多级衙署,蔚然成风。
相比之下,民间的拜年则是丰富多彩。大体分来包括四大类:
首先,也是最普遍的,就是走亲戚,主要是儿女前往父母(包括岳父母)家拜年,其余近亲则不限日期。拜年之际一定要备些礼物,并向长辈依次行礼。由于是家人,拜年后可以吃饭、玩耍。其次,是同事、朋友间的拜年,属礼节性的拜访,一般不宜久坐,行礼、寒暄后即可告辞。再次,是感谢性的拜访,对于给予帮助的相关人士,则要买些礼物,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最后,是串门式的拜访,主要在邻里间进行,在院子里或街上见面,彼此行礼,或进家稍坐。
北京人有一个专门的祝贺新年的说法,叫“年禧”。“禧”是一个象形字,仿佛用双手捧着一份祝福献给对方。这份诚意,这份亲情,在言谈话语中就得到了生动的表达。如今,在商场、超市,过年之际还可以看到“恭贺新禧”的大字招牌,传达的正是人们过年时特有的祝福。
喜迎龙年:虫的梦想 罗琪
休闲
在农耕社会,并非按照星期的运转安排劳作,而是一年忙到头,在四季轮回结束之际才能歇息一下。所以,过年期间的休闲娱乐、放松身心,才能在即将开始的下一个四季轮回时,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其中。这正是过年娱乐的重要之处。
说到过年的娱乐,逛庙会曾经是历代中国人的最爱。香飘四溢的各种美食、小吃,精湛热烈的民间花会表演,荡漾着陈年回忆的儿时玩具、年货、工艺品,小摊上商贩卖力气的叫卖……这一切都构成了庙会特有的热闹场景,吸引来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感受过年的热闹。
诚然,传统的庙会,不仅给人感官上的满足,还提供了情感的支撑。在北京东岳庙、白云观里,庙会期间举办不同主题的祈福法会:为老人增寿,为自己求健康,为儿女求前程……强烈的祈盼在高歌吟诵以及民乐的喧嚣声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和满足。那里空灵、神圣的氛围,提供了我们与神灵、祖先沟通的契机,让我们在感恩中仿佛直接得到了超自然、超人间的保佑。这种心理过程不会因科技的进步而淡化,应算是民间的吉祥文化,它对人类的作用,与科学技术异曲同工。所以,祭祀才会成为庙会的主题,庙会才能久盛不衰。
过年期间,每天都有独特的民俗活动:初一拜年,初二祭神,初三老鼠娶亲,初四诸神下界,初五财神生日,初六开市,初七人日,初八顺星……层出不穷,丰富了过年的内容,也给人们带来快乐。特别是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更可称为民间的狂欢,在玩灯、赏灯、猜灯谜、舞龙的热闹气氛中,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创造了一个喜庆、热烈的开头。
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在祭祀、亲情、休闲三大元素构成的民俗活动中,来欢度自己的新年,并不断地为其充实新的内容。这当中,凝聚了中国人的深厚的民族情感,包涵着先人、今人的智慧和诉求,体现了民族的理念和民族精神。要想恢复浓浓的年味,也正是需要在这三方面入手,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丰富新的内容和形式。尤其应该看到,过年,不仅是物质的消费,更是心灵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