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情缘》
伊莎贝尔·沃尔夫(英) 著
张晶 王海铭 译
中信出版社出版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英国范儿的电影、电视剧、小说风靡全球,从热播的英剧《唐顿庄园》到深受知识分子追捧的《黑镜》,更不用说被反复翻拍的简·奥斯汀的小说和在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中大放异彩的电影《国王的演讲》。英国范儿究竟是什么,莫可言说,但绅士、淑女、贵族、爱情无疑是广大受众自然而然的文化遐想。正是在这样一种英国文化大热的背景下,《画中情缘》作为颇具英伦风情的治愈系小说备受瞩目。
小说作家伊莎贝尔·沃尔夫是英国女性小说掌门人,评论家所谓的“现代英国最具有叙事天赋的女性作家”。在《画中情缘》这本小说中,作者文笔的独到之处就在于通篇文字具有英国文学的细腻、优雅、波澜不惊,笔触娴熟且自然流畅,娓娓道来中又透着淡淡的伤感。虽然小说中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但是行文中的每一个架构,每一处落笔,乃至人物语言的设计上,无时无刻不存在美感,无不让人震撼。另外,小说中包含大段的对话,这些对话非但没有使读者感到啰嗦,反而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循序渐进、入木三分,使读者不自觉地被吸引进小说的情感之中,从这一点看也是体现了当代英国文学对于莎士比亚剧本文学的承接。无论是从小说《画中情缘》的文风亦或是文体上来讲,都可以说是看点十足。
当然,对于小说的故事情节来说同样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小说的女主人公埃拉是一位35岁专门画人物肖像画的女画师,她作画时擅长通过人物的脸和表情来捕捉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整本小说都是围绕着她而引出一系列的话题:“一个掩藏一生的秘密;一段不被认可的爱情;一次给受伤的心灵带来慰藉的机会。”都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其实作画也是如此。小说中正是因为画,埃拉开始解读人心;因为画,埃拉揭穿模特们掩饰的谎言;最后同样是因为画,让埃拉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感情归属。埃拉的每幅肖像画都是在揭示真理的谎言,而每个谎言的背后,也都隐藏着一段很轻的故事,却又是很重的人生。小说故事情节紧凑,跌宕起伏,作者通过正叙倒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或温馨或凄惨地讲述了几段不同的人生故事:一个经常同好莱坞巨星出镜演出却从不露脸的女手模、因害怕变老而心怀憎恶的高贵夫人、二战时期父女生死永隔的秘事和一位深藏悲痛私情却难以启齿的政治家等等。作为一本纯正的英式小说,《画中情缘》具备了英式的小资、家庭伦理、不明的身世和三角恋情等元素,除此之外不同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每段故事都让人既兴奋又震惊,故事中每一个人物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读者的心。逃避、责任、谎言和爱充斥在整部小说中,读过之后,叫人久久无法平静,回味无穷。
小说故事中所有的谎言看似与你我无关,但又却是多少人的人生缩影,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谎言的存在的确拉开了人们的距离,无形中给人与人之间上了一道枷锁。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尤其是人与人之间,当人与人之间不再伪装,轻松地表达出最真实的自我,也就不会存在那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面对现实,越来越多的谎言充斥在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当中,有太多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的谎言,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长此以往,这种阴暗的灵魂必将摧毁人与人之间原本的那种单纯的、真挚的情感。阅读这本小说,不仅仅只是使读者窥视小说中不同人物所极力掩盖的谎言,更重要的是使读者领悟和感受人生的真谛。
无论之前你是否存有谎言,请放下那沉重的包袱,找寻最真实的自己。当然也不要立刻否认你曾经掩盖的谎言,因为这在埃拉的画笔下显得是那么的脆弱、无力、甚至不堪一击,如果你坚信自己是真实的、毫无隐瞒的,那么你有勇气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目光直视埃拉,让她为你画一幅肖像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