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与导师冯双白在毕业典礼上合影。本报记者 方非摄
因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刘岩成为全中国最受大众关注的舞者之一。经过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历时3年的刻苦学习,这位顽强的艺术家昨天终于戴上了博士帽。下学期,她将回到北京舞蹈学院的讲台,为古典舞专业和编舞专业的学生开班授课,而其课程主题,正是她读博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6年,北京舞蹈学院学习4年,毕业后留校做职业舞者6年,刘岩对舞蹈的理解从来不是学术上的,而是活生生每一个节拍、每一个动作带来的身心愉悦。直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受伤后,再来看舞蹈,她才发现了不一样的角度。2010年,在众多师友的鼓励下,她报考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对于大多数从社会“回炉”的学子来说,最大的享受是回归单纯。但刘岩的感受却完全不同,因为再简单不过的事情,都可能是对她身体极限的挑战。读博第一学年有门课程,授课老师从早8时讲到中午12时,中间不安排休息。其他同学坐累了,可以在位子上稍微挪动、放松一下;可对于从第十二胸椎往下身体彻底瘫痪的刘岩来说,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全部压在臀部4个小时,简直是煎熬。但刘岩很少缺课,“因为不想搞特殊。”她淡然地解释。
不过,学校生活也有轻松的一面。泡图书馆,是让刘岩感到最自由的事情。看书,几乎是她受伤以后最大的爱好。只要去上课,她一定在下课后留在图书馆看两个小时书。不过还是有个小小的遗憾,一共8层的书架,她只能够到第5层的书,想要读到更高处的书,就必须麻烦别人了。
三年前,刘岩曾担心自己考不上博士研究生,“今天却毕业了,觉得很不可思议。”毕业典礼上,手捧鲜花由衷微笑的她轻叹。受伤后,刘岩成为北舞的教师,她开的第一门课,是《中国古典舞手部动作与印度古典舞手部动作比较研究》。后来,她将这方面的研究扩展,才有了读博期间的研究方向。
三年来,她研究了中国聋人的手语、佛教手印、京剧以及梨园戏手部动作等三大体系。从手部舞蹈研究古典舞,这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方向。刘岩琢磨得津津有味。“我观察到,有语言功能的人打手语时,节奏与聋人永远不一样。因为前者是按照开口说话时的节奏来打的。”刘岩说,节奏是舞蹈的灵魂,她对此尤其敏感。不同人打手语的不同节奏曾是她研究时的一大困扰,却也是最令她开心的发现。
再过两个月,这些研究成果就要化成一门全新的课程。开课第一天,想对学生们说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刘岩的回答很专业:“中国古典舞基本样式的基本手型只有7个,但经过中国古典舞三个流派的发展却可以变生出数以万计的手型。”刘岩说,她甚至想在第一节课就给学生看一组图片——光是梅兰芳先生演唱戏曲时的手部动作就有53式,“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领域!”
如今的刘岩,看上去身姿依旧苗条挺拔,透着遮掩不住的美感。她说,自己一周要去四次健身房举哑铃,还要游两次泳,同时还要定期在医院做腿部康复训练。“锻炼是为了让自己健康地生活下去。”刘岩没再提起她曾极度渴望和追求的“万分之一痊愈的可能”。现在的她,更加知性,更加理性,也更加充实。“过太平淡的生活,那不是我。”刘岩说,自己的蜕变,是个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