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摄影>摄影话题

摄影人如何拥抱AI?

时间:2024年11月2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范雪娇

第十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AI新创意影像’作品展”举办——

摄影人如何拥抱AI?

  输入“孩子、拿着鲜花、站在广场上”几个关键词、选择模型、选择艺术家风格、确定生成数量、选择图像比例和大小……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AI新创意影像’作品展”现场,几个简单的操作,不到1分钟, AI(人工智能)影像生成程序便为记者生成了若干张符合“要求”的图片。

  正如该展览介绍所陈述的那样——“Al工具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影像艺术创作开启了全新的大门,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无限的可能性”。人工智能正对传统摄影领域产生多方位的影响,智能影像引发的深刻变革浪潮备受关注。在第十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类型各异的摄影展和摄影器材展示区,与AI有关的展区人头攒动,人们或询问、或探讨、或尝试,显现出大家对影像艺术在新时代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关注。

  AI与摄影融合:打造无限创造力

  由中国摄协策划、中国摄影报社主导的“AI新创意影像专题创作项目”被纳入了2024中国文联重点创作目录项目。该项目旨在让广大摄影人深入领略这场变革的独特魅力,并能在实践中熟练运用AI工具,推动更多摄影人借助这一全新工具拓展创作思路。此次“‘AI新创意影像’作品展”展出的AI影像作品汇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该项目高级研习班学员的影像创意作品,并特别呈现摄影家、AI影像专家陈建强、黄一凯、董冬、蒋澍的邀请作品。

  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中国摄协智能影像委员会委员蒋澍的参展作品《烟江梦巡图》受出土于河北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的“错金青铜博山炉”启发。香炉以仙山峰叠为特征,炉底绘流云纹,当使用香炉的时候,熏香的烟就会从炉中间隐蔽的孔洞里升起,在奇峰之间绕旋。这种状态就融合了仙山的三个基本要素:山、水、云,这种观念成为后来山水画的基本元素。借助AI,《烟江梦巡图》在黑白灰的变化中,由山、水、云、树等的特殊组合方式,展现了作者将中国传统山水美学与超现实主义手法进行融合的创作理念。蒋澍表示:“AI与艺术的融合为无限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平台。”

  在展览现场,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借助AI创作的影像作品的图片说明都富有“AI特色”——由“关键词介绍”和“阐述”两部分组成。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观看者进一步理解AI生成影像的过程和特点。例如,参展作者柯晓青的作品《控制》在创作中使用了关键词“一部真手机,一部屏幕空白的手机,许多手机碎片在飞,一个青年人,男人,背影,两手抓着头,黑白作品,高清”。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影像表达出“当下时代,手机是最广泛便捷的信息交互工具,但信息的大世界与手机的个体小世界,带给我们所处这个时代的另一个思考:我们是在控制信息还是被信息所控制”这一内涵。

  柯晓青说:“AI是当前的趋势,其中有许多我们摄影人可以感受和探索的内容,虽然在我的理解中,它并不能代表摄影,但它和摄影融合后,能拓宽我们的创作视野。我这一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融合了AI技术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并带有一些观念性。”另一位参展作者吴大伟的作品《黑白狂澜》通过关键词“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大海,巨浪翻滚,夜晚,一艘大型游艇,航行”生成,灵感来源于一次对海洋深邃与未知的遐想,通过AI技术的辅助,以黑白影调捕捉了在雷电交加阴云密布之下一艘游艇在海浪中坚韧前行的震撼画面。吴大伟说:“过去对AI生成影像有偏见,时常会联想到‘作假’,但通过这次尝试,体会到AI确实能拓展并帮助实现影像艺术创作者的想象力。但确定关键词并不容易,经常为了生成一幅满意的作品需要多次调整关键词,现有的技术也还有待完善。 ”

  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有待制定与完善

  “AI新创意影像无疑对摄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就像是Photoshop出现时那样。因为它改变了摄影人的创作方式——摄影师把握作品的主题,控制画面生成的主体和配体元素,由AI生成图像。这可以帮助大家打开创作的思路、丰富作品。AI是这个时代的潮流,作为媒体人、摄影人,至少我们要有能力判断一幅作品是否为AI生成的作品。对于摄影人来说,AI影像生成也是乐趣无穷的。”中国摄影报活动项目部主管薛楠介绍,“AI新创意影像专题创作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AI新创意影像高级研习班”,主要将AI新创意影像与地方文旅资源相结合。第二部分是与有关公司合作研发了一款全中文AI影像生成软件“AI影像百宝箱”,该软件植入了大量的摄影家风格,偏重于摄影创作。第三部分是在第十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展出的“‘AI新创意影像’作品展”。

  “摄影人对AI应正确理解。关于AI,我主要有4个观点。第一,在新技术条件下,AI可以助力摄影的创作。例如,我过去在做摄影项目时,会写文案,画线稿指导自己的摄影,现在我可以将文案用AI‘生图’,用生成的影像来作为我创作的范式。第二,以我使用AI技术创作的作品《白驹过隙》为例,该作品结合贵州海龙屯的历史和故事,将现实影像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梳理和拓展,实现对历史题材的补充和再现。第三,可以在AI提供的图形范式中寻找到创作的灵感。第四,成为艺术家离不开深厚的积淀和思考,并非简单地通过几句话的描述生成的图像就是艺术作品。就目前的学术定义来看,AI生成的仅仅是图像,不能等同于摄影。”蒋澍介绍,中国摄协智能影像委员会正致力于研究生成式AI的最新发展,为中国摄协与图像行业未来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