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获悉,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叶春生教授于2023年11月26日在广州去世,享年84岁。
讣 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退休教授叶春生同志,因病于2023年11月26日9时15分在广州去世,享年84岁。
叶春生,男,汉族,广西灵山人,1939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河口县。197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9月至1964年7月,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64年9月至1967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研究生班,师从钟敬文先生。1968年10月至1978年4月,在广东信宜县委办公室工作。1978年4月起,任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重启中山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1984年11月任中文刊授中心主任,1987年1月任中山大学中文系副主任,1996年12月被聘为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2006年6月退休。1998年12月至2010年11月,任中国民俗学会第四、五、六届副理事长,2007年5月,任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2010年10月起任中国民俗学会顾问。
叶春生教授深耕教学、热爱学生,创办“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自筹经费复刊中山大学民俗学学术期刊,深受师生爱戴,在民俗学与民间文艺领域勤奋著述,先后出版《广东民俗大典》《区域民俗学》《岭南俗文学简史》《岭南民间文化》等学术著作达50余种,500多万字,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和广东省“鲁迅文艺奖”,2022年获“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叶春生教授重视田野调查,注重理论建设,在大量田野个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域民俗学理论,倡议建设“岭南民俗学派”,共培养硕士、博士50余人,在中国民俗学与民间文艺界具有重要影响。叶春生教授的去世是中国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界的巨大损失。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3年11月27日
叶春生:广东民间文化保护的先行者
作为岭南民间文艺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叶春生逾六十载的学术生涯,始终以“岭南”为治学之“根”。云游千山万水,广结三教九流,他将毕生的心血都凝结在20余部专著、500万字文章的字里行间,开创“岭南民俗学派”的先河。
从叶春生的学术轨迹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位学人守护岭南文脉的热忱,看到一位传人绵延先贤遗志的初心。他在执教中山大学的20年里,重启了中大民俗学的深厚传统,创造了新的辉煌;他亲手栽植的满园“桃李”,更成长为各大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中流砥柱。
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学术史》所收录37位访谈人里,叶春生成为唯一入选的广东学者。面对新时代赋予岭南文化“双创”工程的使命,由他开创的“岭南民俗学派”砥砺前行的足迹,仍将带给后学无穷的启迪。
民俗学是用脚走出来的学问
叶春生出生于云南河口,从小深受和谐共融的多民族文化影响。自1959年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后,他的学术生涯就与“岭南”二字结下不解之缘。5年后,叶春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成为钟敬文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培养的三届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之一。
钟敬文是中国民俗学奠基人。上世纪20年代,他与顾颉刚、容肇祖等发起创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中山大学也成为中国民俗学的重要发祥地和学术中心。负笈北上的经历,让叶春生从内心深处燃起了重铸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传统的热望。
“我们搞民俗学的人,就得扎根在民间,田野就是我们的课堂。”叶春生还记得,导师钟敬文初次见面留下的谆谆教诲。长年累月的田野调查让他深深体会到:民俗学是用脚走出来的学问。叶春生也以此为座右铭,通过言传身教指引和鞭策学生。
研究生毕业后,叶春生被分配到信宜工作。经过十年的乡野磨炼,民俗研究的初心却始终没有淡忘。无论身在何处,他都怀着浓郁的兴趣搜集当地的民间文学。1978年,叶春生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全心投入民间文学研究和教学。
“岭南民俗”从此成为叶春生治学安身立命之本。此后30年间,他踏遍了岭南的山山水水,写下500 多万字各类文章,个人学术著作20多部、合作编著30多部。《区域民俗学》《岭南俗文学简史》《广东民俗大典》等岭南民间文艺经典深受学界肯定。
顾名思义,“学问”之道,“学”与“问”是关键。要收获“来自民间的学问”,自然应向民间问道。与人们眼中的“学院派”不同,弟子们眼中的叶春生却有几分“江湖气”。贩夫走卒、高僧贫道、匠人术士、江湖郎中,都是他乐于交游的对象。
“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我都拜他为师、跟他学艺。”与三教九流相处,先生总是虚怀若谷。在叶春生看来,这些“俗界异人”不仅是“故事篓子”,更是岭南风俗最权威的“解码人”,身上总有象牙塔里学不完的“绝技”。
有一次,叶春生去开平调查,招待所服务员看到“中山大学”的介绍信,误以为来者是中山人,便安排他与两个中山的打石工同宿。叶春生索性“将错就错”,与二人交起了朋友,打听到许多有关石匠的习俗趣闻,成为此次调查之行的意外收获。
跟随过叶春生下乡的学生,总忘不了叶老观天察地的本领,身体若有不适,叶老还会热情地献上自己收集的民间“偏方”。叶春生也喜以“万能胶”自喻:“我们搞民间文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得懂一点,否则又谈何研究呢?”
“书斋里永远学不到真正的‘民俗学’,田野才是民俗学者的‘家’:只有走进田野,我们才能汲取养分,才能得到‘活’的材料。”叶春生总结道。
筚路蓝缕再续岭南民俗学脉
从恢复传统到再创辉煌,叶春生可谓中山大学民俗学成长历程的见证人。改革开放之初,作为中大中文系民间文学、民俗学方向唯一一位任课老师,他自掏腰包设立“振兴中山大学民俗奖”,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生,并将学生们的优秀作业刊印成书。六期院系刊物《民俗》辑刊生动地见证了这段往事。
步入新世纪,叶春生担任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创办了新的《民俗学刊》。刊物的时代特性也更加鲜明,“区域民俗学”成为刊物探讨焦点,并在内地学术界率先发起有关民俗文化产业、应用民俗学的讨论,引起广泛关注。
2002年12月,经过整合,由古代戏曲研究所、民俗研究中心组成的“中山大学古代戏曲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研究所”挂牌,两年后被确立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3月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大民俗学的影响力由此再上新台阶。
脱胎于《民俗学刊》的《文化遗产》,如今已成为民俗学界重要的核心期刊。为深化前辈学人留下的民俗学脉,叶春生带领学生重新出版《中山大学民俗学丛书》,书稿几经周折方告集纳齐备,凝聚三代岭南民俗学人心血的力作终于在2003年与公众见面。
“一为学术,二为文艺,三为民生”,是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初心。身为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创会会员,叶春生没有停止过对民间文化的发掘。通过他的积极奔走,黄阁镇古老的麒麟舞重返时代舞台,过百座古村落也通过认定得到抢救与保护。
对保护文化遗产的态度,叶春生从不故步自封。在他看来,民俗学不仅是一门学术,更是一种技能,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文旅融合就是‘活保’民俗文化很好的途径,一代一代地传承才能永葆生命力。”
著名民俗学者王文宝将叶春生誉为“岭南民俗学派”的开创者。“岭南民俗”之所以成门成派,既得益于叶春生本人取得丰硕卓著的研究成果,更有赖于叶春生悉心培育出一群为岭南民俗文化的保护、宣传和弘扬不懈努力的“守望人”。
叶春生曾荣膺“南粤优秀教师”称号,门下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计其数,民俗学专业硕士、博士就近50名,可谓桃李满天下。如今,这批民间文艺的“种子”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开枝散叶,结出累累硕果。
除了脚踏实地的学风,叶春生亦师亦友的人情味,让其弟子同样铭记于心。无论学生在经济、生活或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即使在退休之后,感念恩师,登门探望和求教的门生依然络绎不绝,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从未间断。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施爱东满怀感佩地评价恩师叶春生:“作为一位沉潜乡间田野的民俗学者,叶老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他的思想和学说却能借助学生、借助文字,穿越时空而流播天下。”
人物名片
叶春生,男,汉族,民间文艺家、民俗学家,1939年10月出生于云南河口,祖籍广西灵山。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刊主编,中国民俗学会顾问,国际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会(ISFNR)会员。从艺57年,被誉为岭南民俗学派的主要倡导者和建设者,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学术史》所收录37位访谈人中唯一入选的广东学者。学术专著达50多本,代表作品有《区域民俗学》《岭南俗文学简史》《民间文艺学教程》《岭南民间文化》以及《广东民俗大典》等。成立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创办《民俗》新刊,后发展为《民俗学刊》;编辑出版《文化遗产》,成为国内大学第一家定期出版刊物。曾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和第二届、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1959年,叶春生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在学期间,阅览了闻名已久的中山大学《民俗》周刊,并在第一批民俗学会会员名单中找到他的表哥招北恩的名字,于是立志要报考民间文学的研究生。1964年,他终于如愿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先生的研究生,成了钟先生“文革”前的关门弟子。
1968年,他研究生毕业后先被分配到了山西临汾,几经周折,又回到广东信宜,之后开始了整整十年的行政工作。从政之余,他仍抽空做些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工作。1978年,他从信宜县领导岗位上调到中山大学,做了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并率先在中山大学恢复了民间文学课,赶写了《民间文学论纲》,也即后来曾被多所大学用为民间文学教材的《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的雏形。
此后二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领域勤奋耕耘,著述不断,仅学术专著就达25种之多。早期学术方向主要在民间文学领域,20世纪90年代后着重于整理和研究广东的区域民俗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资料搜集、整理、考源、辨正的工作。近几年则在此基础上,开始转向于对区域文化与地方社会、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民俗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南方新都市文化的研究和神秘文化的研究。近几年的专著如《岭南俗文学简史》《广府民俗》《岭南民间文化》《广东民俗大典》《俗眼向洋》,论文如《现代口承文艺的超时空传播》《岭南民俗的嬗变与认同》《广府民俗源流及其特征》《从盘古神话的演变看岭南民族的融合》《珠三角的自梳女》《新办节日的民俗底蕴》《民俗传统的认同与复归》《民俗文化与科学人文》等,部分地反映了他的这一学术兴趣。
中山大学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祥地,但这一传统随着《民俗》季刊的停刊而中断了。为了接续先贤的事业,叶春生教授从1984年开始,就在中山大学在校学生中筹组民俗学社,还把自己在中文系主持刊授中心得来的奖金拿出来,设立了“振兴中大民俗奖”,并将学生的民间文学作业刊印成书,并请钟先生题写了书名,是为《民俗》新刊,他用自己微薄的稿酬艰难地维持了五期。进入21世纪之后,他终于有机会使用自己的科研经费大展鸿图了,从2000年以来的短短的三年中,他主编出版了三期大型的《民俗学刊》、五种新“中山大学民俗丛书”,还有许多书稿正待付梓,并正着手重印原“中山大学民俗丛书”36种。
叶春生教授曾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有多年的行政和组织工作经验,在人才培养和组织工作上,他在最近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共招收了20名硕士研究生、13名博士研究生,许多学生已经毕业走上了民俗学的教学和科研岗位。2000年,他主持成立了“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01年与中国民俗学会联合主办了“现代社会与民俗文化传统国际研讨会”,使中山大学再度成为中国民俗学研究的重镇,钟敬文先生在给大会的录音讲话中仍“翘首南望”,看到了“这种事业发展的很好的新的开始”。这也正是叶春生教授的夙愿。
——施爱东《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s1期。
主要著作
《南海诸岛的传说》,叶春生、许和达搜集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4-9
《岭南民俗与旅游》,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1
《广府民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6
《岭南民间文化》,广东高教出版社 2000-8
《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导读》,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3
《岭南圣母的文化与信仰——冼夫人与高州》,卢方圆、叶春生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12
《俗眼向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6
《现代社会与民俗文化传统》,叶春生主编,关溪莹副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6
《黄阁麒麟文化》,叶春生、罗学光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2
《悦城龙母文化》,叶春生、蒋明智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12
《典藏中山大学民俗学丛书》,叶春生主编,施爱东、何仙盛副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2
《顺德民俗解码》,叶春生、罗瑞强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8
《罗浮山文化旅游》,叶春生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5
《广东民俗大典》,蔡东士荣誉主编,叶春生、施爱东主编,徐霄鹰、信力建副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9
主要论文
《神话理论新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02
《论〈粤讴〉》,《上海民间文学季刊》1985(获广东省鲁迅文艺二等奖)
《广东水神溯源》,《学术研究》1993
《广东民间迷信与走向》,《民间文学论坛》1993
《天籁同声唱客音》,《广东民俗》1996
《海峡彼岸的民俗老人》,《民俗研究》1997/02
《神秘的高山族矮灵祭》,《广东民俗》1998/01
《广府民俗源流及其特征》,《广东民俗》1998/03
《比干后裔的乡邦巨著》,《华风》1998/04
《现代口承文艺的超时空传播》,《民间文学论坛》1998/04
《水上人家的风采》,《民间文化》1999/02
《岭南民俗的嬗变与认同》,《岭南文史》1999/02
《当代大学生的写作训练》,《中山大学学报》1999/02
《葡京的风水》,《炎黄世界》1999/09
《澳门的土生葡人》,《炎黄世界》1999/10
《从盘古神话的演变看岭南民俗的融合》,《学术研究》2000/02
《珠三角的自梳女》,《民间文化》2000/04
《神秘游戏探秘》,《广东民俗》2000/02
《新办民间节目的民俗底蕴》,《民族艺术》2000/08
《在佤山听〈阿佤人民唱新歌〉》,《北方音乐》2006/10
《激活一种创造》,《读书》 2006/06
《龙母传说与民间传统的关系》,《学术研究》 2005/08
《从龙母故事看民间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古城商都发祥地的人文精神》,《岭南文史》 2003/02
《清脆木鱼怎无声?——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应与时俱进》,《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我们相遇在田野上》,《西北民族研究》 2002/02
《民间信仰的升华与超越——冼夫人信仰透析》,《广西民族研究》 2001/03
《西王母神话在广东》,《岭南文史》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