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民间文艺>民俗百科

中国传统民间印染:传统与当代的融合

时间:2011年07月0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世界享有盛誉。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表现出式微之势。南通的扎染和蓝印花布却异军突起,在保护、传承、发展等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南通扎染的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民协调研组

    5月31日,罗杨赴”现代扎染之乡“南通海安县调研,在海安锦华服饰有限公司和扎染艺术大师焦宝林交谈。方成/摄

    5月下旬,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深入到南通市海安县,对“南通扎染”产业进行了调研。“扎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秦汉,兴于魏晋南北朝,丰盛于唐代。到了民国时期“扎染”已十分普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扎染”技艺逐渐走向消亡。而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南通市扎染厂和海安县扎染厂先后诞生,并逐步对外扩展,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一度加工点达200多个,加工队伍达60000人。仅用了不到5年时间就占领了日本扎染和服市场的90%。又向欧美、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拓展,商务部授予南通和海安两厂为“出口创汇基地”。

    “南通扎染”为了适应市场,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工艺的同时又开拓了现代扎染的延伸领域,工艺水平进一步提升,新的服饰品、家用纺织品、旅游品、欣赏品等产品占领了国内旅游市场,从而实现了内外销市场一齐上。“南通扎染”以其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产品的多重文化特征,成为江苏工艺美术品牌。

    生产性传承让濒临绝迹的古老工艺再放异彩

    海安位于江海平原,农闲季节广大妇女有从事副业生产的悠久历史,尤以网业、勾衣、刺绣、蓝印花布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面对蓬勃兴起的扎染市场,民间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焦宝林,依据“美乐”牌钩针衣社国内产的班底与“网络”,很快把扎染生产的加工点普及全县,并迅速扩展到扬州、徐州乃至安徽、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区,仅用10年时间就占领了韩国用了50年才进入的日本市场,为国家创利税2000多万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

    南通扎染产业开发的历史成因

    南通扎染的崛起,恰逢我国改革开放之际,选择的是一条产业发展的路子,南通的民间艺术家们凭借远见卓识,抓住机遇,敞开大门,与进出口部门紧密合作,承接了这一历史性的开发。南通市扎染厂和海安县扎染厂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建立健全生产流程,配备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造新厂房、改造旧厂房,培训加工队伍,整改后两厂厂房面积达12000平方米,工人近千人,发展加工点100多个,加工队伍达40000人,年出口日本扎染制品达150万条(件),产品覆盖了90%以上日本扎染和服市场。

    文化特性是南通扎染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南通扎染除了技法的传承,诸如运用点、线、面原理,使点、线、面相间,形状大小穿插,繁简对比,构成千变万化的图案纹样。从古至今,扎染制品纹样的基本单位都是“点子”,中国古代叫做“鱼子绞”。

    扎染作为来自民间的古老工艺,它深深植根于民间的土壤,是充分利用自然原料并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扎染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用为前提的,而又以文化内涵作为产品特性的根本,离开了民间艺术和工艺这一属性,扎染则会失去其在市场发展的空间和存在价值。

    与时代同行是扎染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扎染这门古老的艺术不断绽放出新的时尚性。南通扎染从复兴那天起,它就广泛吸收国内外的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其中日本对南通扎染影响比较大。日本著名的工艺大师三宅一生的作品为南通扎染的设计师们所称道,他们的产品技法吸收了三宅大师丰富的营养。30多年来,南通扎染企业老总们对日本市场的考察研究,少的有几趟,多的达几十趟,对日本扎染同行的开发思维、设计理念、经营管理和严谨的作风无不佩服之至,他们受到日方影响也多少改变着自己的行为模式。

    南通扎染产业的发展模式总结

    南通扎染的产业化实际上是形成社会普遍承认的规模程度,并从质的规定性上达到提倡的目标。十多年的时间,南通扎染企业从上海、南通等口岸出口到日本和其他国家级地区的各类扎染制品就达1000多万件,产值5.5亿元,创汇1.5亿美元,并多次获得全国创汇大奖。随着企业制度改革,催生了一批民营企业、工贸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集团企业,其中以“锦华”、“三友”、“华艺”、“金桑”、“兰希”、“银帆”、“艺龙”等企业的规模、技术力量和开发能力最具有代表性。他们迅速将外加工渠道延伸到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湖北等地。

    经过以上考察,作出如下的总结和思考:

    一、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效方式。非遗的传承规律首先在于其恒定性——遗产是经过时代积淀后形成的文化形态,其次是活态流变性——文化遗产也在发展、衍变。

    二、民间艺术通过生产使非遗重新回归到人类当代社会生活。品牌对非遗传承有很大的推动力,对产品市场的影响、对当代传统技艺达到的水平都会有所贡献。

    三、民间艺术的生产性保护,必须要有政府的扶持。各级政府应进一步研究和加大推进民间艺术的生产性保护扶持政策,以及传承生产的贷款和减免税收等相关措施。

    四、文化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以传承传统工艺为手段,以壮大民间文化实力为目标,以使民间艺术与社会发展同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更大的社会效果。

    南通扎染开创了一个民间艺术发展崭新的时代,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南通扎染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同样面临新的课题。南通扎染的产业发展之路极大地提高了扎染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扎染的独特魅力闪烁在非遗中的同时也体现在它的商业价值中。(陈胜妍执笔)

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民协调研组

吴元新在染色[图片由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提供]

    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一朵鲜艳的奇葩。它历经沧桑,几近枯萎,今天,我们又一次走近了她,看到了一幅风雨过后清新的画面。

    蓝印小花千古传 花到今朝更好看

    南通濒江临海,土质、气候宜于种植棉花。蓝印花布起源于江南一带,明清时传入南通。明代南通地区已有靛蓝出产。蓝草的普遍种植为染制蓝印花布提供了丰厚的染料来源。蓝印花布作为生活用品与南通的农耕文化相伴走过了数百年的灿烂历程。

    建国前,全国大部分明清染坊受到洋布的冲击,而南通由于特殊地理位置,蓝印花布的作坊一直延续到解放后,植根于南通的蓝印花布小染坊、印染合作社遍布南通各县乡村。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引领着蓝印花布业的新发展。如皋的石庄,通州的二甲、石港,海门的三阳,启东的汇龙等都为蓝印花布的传承发展作出过努力。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品印染厂、旅游工艺品研究所,为开发传承蓝印花布民间艺术做了很多的研究整理工作。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南通分会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即对南通的蓝印花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在各级政府关心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民协副主席吴元新于1996年创办了我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蓝印花布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得以进一步的挖掘和弘扬。2002年,南通市政府又出资建立了蓝印花布博物馆新馆,馆藏明清以来的大量蓝印花布以及相关的传统印染藏品。

    新馆成立以来,坚持以宣传民间艺术,继承传统工艺为宗旨,先后赴海内外展览30多次,接待了中外宾客50多万人次。并坚持以商养文,以文促商,在继承传统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抢救、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研究传承民间工艺为己任,把所得的效益全部投入到蓝印花布的搜集、挖掘、开发、宣传之中。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在生产性保护中,创建了“蓝艺”品牌,将传统蓝印花布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作了一系列的蓝印花布新品。同时,蓝印花布作还多次参加全国的民间工艺品展览,并多次荣获民间工艺最高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06年,南通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期。

    精品件件皆绝世 流连忘返声声叹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坐落在美丽的濠河风景区,馆内分5个展厅,第一展厅为起源与发展;第二展厅为古旧精品;第三展厅为工艺流程;第四展厅为外向开拓;第五展厅为创新与发展。动静结合的表演展示了古今蓝印花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国内外广大爱好者、大中专院校学生欣赏、学习、研究民间工艺美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是最具特色的南通旅游景点和民间工艺美术的生产和教育基地。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竭尽全力弘扬和传承民间传统蓝印花布,整理收藏明清以来实物及纹样资料,保存着大量优秀的民间制品,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蓝印花布》《刮浆印染之魂——中国蓝印花布》《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等著作。

    蓝印花布博物馆在努力保存传统工艺的同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并不断开发新产品。目前馆内有台布、壁挂、包装、工艺品、鞋帽、服装6大系列产品,计1000多个品种,适应了现代家庭生活的需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称赞该馆“蓝艺”品牌在保护、传承染织文化遗产的工作中走在全国的前列,并欣然题辞:“靛蓝人间布上美,青花世界馆中看。”

    小花也需护花神 呕心沥血群花妍

    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农耕时代的“活化石”,它“活态”地表现了江海平原的民俗、民风、民情,它的生产工艺、花样、花版和纹样,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鉴于蓝印花布博物馆长期以来在保护、抢救、创新、继承、开发蓝印花布传统艺术上的贡献,2006年,吴元新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个人成就奖”;同年12月,吴元新获国家发改委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成为建国以来传统印染行业第一位“国家级大师”;2007年6月,吴元新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6月,被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授予“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开馆十余年来,在对蓝印花布的抢救、传承中,已走在全国前列,保护了一大批濒临消失的古旧蓝印花布作品共计1.26万余件,10万多个纹样,收集了古旧蓝印花布花版1500多张,为传承传统蓝印花布技艺、弘扬传统民间印染文化作出了贡献。

    为了抢救和保护蓝印技艺,让蓝印花布重现昔日辉煌,吴元新呼吁了30年、奔走了30年、奋斗了30年,并倾其所有,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私人蓝印花布博物馆,恢复了明清染坊,开设了研究制作中心、站式销售中心,还编篡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收集整理了他30年来收藏和创作的蓝印纹样精品,为织染艺人和专家学者提供了研究蓝印花布的丰富资料。他是蓝印花布的收藏家、研究家,是传统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人,更不愧是蓝印艺术的忠诚守望者。(刘未执笔)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