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民间文艺>资讯

民间文艺不仅仅是名片

时间:2013年09月13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罗 杨
0

  罗 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各具特色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既像一幅展示出历史文化记忆和地域风采的绚丽画卷,又如一曲谱写着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家园和谐乐章的恢弘诗篇。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保护本民族和本地区的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民间文化的独立性,进而展示其别具一格的地方文化特色,已成为当代民间文艺工作的神圣使命。

  民间文艺之乡是灵魂的居所

  民间文艺之乡既是生活的家园,又是灵魂的居所。民间文艺之乡既承载着这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反映着这一地域民众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丰富的历史文化基因和独特的心灵密码使之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灵魂的归宿。人类生活不仅要有一个生态良好宜居的物质家园,还要有一个能够让人们可以耳闻目睹得到鲜明的历史印记、浓郁的文化风尚的灵魂居所。只有保留住灵魂的家园,才能使人在浮躁的社会里得到更多的心理安宁和身心愉悦,从而提高生存和发展的质量。如果割断了历史记忆和文脉传续,忽视了对当地民俗的尊重和精神传续,即使把房子盖得再好,设施再现代化,都会使人产生陌生和距离感,从而得不到内心的安宁和精神的愉悦。

  如果没有那些世代流传于村巷阡陌,铭刻于民众心头,穿越历史时空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以及代表地域特色的民间习俗,我们该如何理解家园和故乡?民间文化寄托着民众的欢乐和悲伤,引导着民众对宇宙、历史、地方和家园万物的理解。离开了民间文化我们无法认识和了解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和乡土世界。可以说,在我国每一个地方都有着与其独特的地理景观相映照的民间文化和地方风物传说。也许在地理学上一个地方只是一片自然形成和人工造就的地形地貌而已,而正是由于有了风土人物等民间文化的晕染,才使一个地方有了诸如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天女下凡、得道升天、风水堪舆、福地洞天等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化意义,才有了超越自然景观以外的丰富内涵。从而在本地人心中勾勒出一幅美妙的乡土画卷,在外来者心中揭开一个令人神秘向往的世界。青田的石雕文化,荆州的三国文化,庆阳的香包文化,宜兴的紫砂文化,丽水的龙泉青瓷……为什么阆中有个春节老人?为什么涉县唐王山有座女娲宫?为什么这里是愚公的故里?为什么这里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地方?为什么沙田唱水上民歌?为什么祁连唱藏族拉伊?正是这些历久弥新的风物传说,才使一片原本洪荒的土地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成为受人关注的地方,令民间文艺研究者接踵于此。而民间文艺之乡所关注的并不在于那里是否有一个山川环绕、山花盛开的自然世界,而我们探索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空间。遍布神州的民间文艺之乡在中国版图上也决不是要铺陈出一个自然地理的图卷,而是要展开一幅铭刻在中华儿女心中的人文地图。

  民间文化之乡不仅仅是名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方面重视。很多地方通过对本地民间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整理,建设成为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的民间文艺之乡,使优秀的民间文化成为地方发展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本来我们应将有限的经费用于普查、挖掘、整理、研究民间文化历史资源和恢复历史文化的本来面目,客观完整、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本地民间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出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但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了拼命寻找和争抢民间历史文化资源的现象,甚至夸大其词制造假象,出现了“先造谣再造庙”浅薄浮躁的诟病,甚至以传承文化的名义打造出一批真实性与文化内涵近乎乌有的假景观和假人物,并藉此大搞商业开发活动,如果民间文化不再是自然原生态的文化,而是按照旅游经济的需求重塑文化的认同,则必然会损害民间文化的真正内涵。既严重亵渎了我们的民间文化资源,又浪费了大量经费。

  那么,我们申办民间文艺之乡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们对待民间文化遗产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毫无疑问,申办民间文艺之乡的初衷是为了抢救和保护优秀的民间文化,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民族民间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未来上,而不是放在一地一时的功利上。申办民间文艺之乡只是动力,保护才是根本,甚至不能把“品牌”和“名片”作为建设民间文艺之乡的目的,不应把迷人的民间文化当作商业标签来使用。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着眼长远和未来的襟怀和气魄,决不能寅吃卯粮、鼠目寸光。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壮丽河山与丰富的人文遗产,首先是对人类文化多样的完美演绎,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满足,是对于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是对人们道德情操的培养,是对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是对悠久历史与美好未来的寄托与拓展。所谓的品牌与名片可以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但如果缺失了对文化的虔诚和敬畏,就会造成对文化传统的歪曲和贬低。正因如此,民间文艺之乡的创建应该有自己的品位与追求,有自己的境界与底线,不能停留在市场与传媒炒作的层面,不能停留在招牌与名片的层次。任何与民间文化遗产相关的开发项目,都应当考虑其对文化传承的影响,要避免过度开发和不当开发破坏其固有的遗产价值。

  民间文化之乡是历史文化的展示,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民间文艺之乡命名不是民间文艺抢救保护工作的结束,而只是文化传承弘扬和发展的开始。在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荣誉后,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者们还要花更大、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确保民间文化“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使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不止于过去和眼前的显现,还要让她在未来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摘自作者在“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研究人才培训班”上的讲话)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