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系、男性,这3个关键词似乎很难与一位织造云锦的传承人联系到一起。然而在江苏南京云锦研究所,就有这样一位大学生“织男”,为学技艺多年隐瞒学历,经历清苦寂寞,逐步成长为新一代的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传承人。
2003年,还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法律专业的蔡向阳,在学校组织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之后,偶然踏入了仅一街之隔的南京云锦博物馆的大门。无意间走入这扇门的蔡向阳没有想到,这一步,竟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当时这里还不叫云锦博物馆,我记得是叫中国织锦工艺陈列馆,门面比现在小多了。”蔡向阳回忆,陈列馆一楼当时摆放了五台云锦织机,几位40多岁的操作工正在织机“上下”忙碌。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第一眼看到就很好奇很有兴趣,然后很快就被吸引住了,后来竟然萌发出了想学这门手艺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也有点惊讶于当时的决心。”蔡向阳说。2004年,大学毕业的他带着这个决心,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加入了南京云锦研究所,由此成了该所历史上第一位“大学生织工”。2009年,他又报考了南京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研究生班,获得了硕士学位。
虽然成了织机房里学历最高的“织工”,蔡向阳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隐瞒自己的学历。“老一辈云锦艺人都认为年轻人吃不了苦,大学生更是很难呆得住,如果告诉他们我的学历,很可能就不肯教我了。”事实上,老艺人的顾虑绝非没有道理,一天埋头苦干只能织七八厘米布料的活儿,看起来的确不那么适合年轻小伙子。
为了考验蔡向阳是否有这份“耐性”,南京云锦研究所所长王宝林一开始就“设计”了几道“关卡”:先让他去资料室足足呆了3个多月,每天翻来覆去看云锦的资料;好不容易让他进织机房,又让他在织机上干了半年“提花工”。“提花工主要是为织手服务,真正的技术活是在织机下面。提花只要背熟口诀就行了,每天8小时要重复几千次同样的动作,实在是很枯燥。但我知道,这是师傅们对我的考验,就是要磨我的性子,所以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我始终记得老艺人常说的一句话——织得云之锦,必须守得静、耐得苦。”蔡向阳说。
10年过去了,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蔡向阳也成了一名熟练的“织男”。他不仅已是云锦研究所的生产计划部副主任,还拜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织锦工艺大师周双喜为师,参与过定陵龙袍等文物复制品的织造。在学习技艺的同时,蔡向阳更没有忘记自己的“专业”——法律。历史悠久的南京云锦一直面临着被仿冒、被山寨的困扰,它们不仅以低劣质量危害云锦声誉,更以低价抢占市场。“我正在跟师傅们研究,如何在织造过程中,用尾线在每件作品中织入条形码,然后通过技术手段扫描就能查出这件作品是哪年哪月哪位织工用哪台织机织造的,以此来保护南京云锦的知识产权。”蔡向阳说。
“云锦研究所把我当做传承人来培养,我认为传承中‘传’固然重要,更要重视的是‘承’,就是要能够承上启下。现在的蚕宝宝吐出的丝都比过去粗一倍了,如果还固守技艺不做创新显然是不行。”蔡向阳说,“仅将云锦作为旅游纪念品来做就辱没了其艺术价值,中国元素对世界时装潮流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云锦的机遇,而抓住这一机遇更是我们这代传承人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