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实例
每一个古村落 都是一个传奇——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范和村巡礼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说:“古村落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它不仅有精美和独特的建筑与大量珍贵的物质遗产,还有那一方水土创造的口头与无形的文化遗存……可以说,非遗的载体在村落里。”
每一个古村落,都是一个传奇。它们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和社会发展轨迹。范和古村落里的每一座老宅,每一棵古树,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民间传统文化气息,彰显出稔平半岛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情调。
范和古村落
范和古称“饭箩冈”,亦作“饭罗冈”,相传地理形貌酷似饭箩而得名,亦有取“富饶之地”之意。早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朝廷已经在范和设置巡检司,派驻官员进行管理。在明初,已有饭罗冈这一地方。
后来,由于在本地方言传播中,村名“饭罗冈”逐渐改易雅化为与其方言读音相近的“范和冈”。据村中山顶文昌宫旁,嘉庆十三年(1808年)所立通乡《公禁界碑》“范和高岗,由狮坑山开屏,穿田起头”可以推断,最迟至清乾嘉时期,村名已经改为“范和冈”。
“范和冈”作为村名被普通民众广泛使用,随后,在书面文字记载时,“冈”字又逐渐被有意识地去掉,简化为“范和”二字。据《惠阳县志》记载,“范和”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被作为正式地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范和村开始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始于明代,而它的历史,则应该可以追溯到元代末季之前。相传,最早在饭罗冈定居的是高、王、郭三姓。南宋末年,元兵入侵,中原战火纷飞,高、王、郭三姓先人与逃难大军南下,先后来到烟敦山下的田心仔,见此地背山靠海,清溪平川,深觉此地是非常理想的安身之地,便在此安家立业,垦荒造田,这就是饭罗冈最早的先民与村落。
自范和开基建村后,百姓诸家纷纷迁入范和繁衍生息,数百年间,使范和成为共有50个姓氏在此聚居的杂姓大村。范和村中的姓氏大多数是从福建莆田、泉州一带辗转迁徙而来,少部分则从粤东兴梅山区一带迁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融合,范和成了兼具客家、广府、福佬文化特色的古村落。
随着诸姓人迁入范和,范和的发展建设逐渐以姓氏将房屋串联围建,显露“村中有围,围中有村”的布局,到鼎盛时期,有四大围屋以及围仔、六顺围等多座小围屋。规模最大、最著名的是罗冈围、吉塘围、尚德围、长兴围四大围屋,除尚德围因沧桑巨变而遭毁坏仅剩一座民居遗存外,其他围屋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范和村最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建筑遗产。
吉塘围
罗冈围的古老围屋
林屋宅第
范和古建筑标志:罗冈围
罗冈围是范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围屋,由陈氏族人所建,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1610)前后,属陈氏围屋。其设计理念充分演绎了饭罗冈这一地名的含义,整个建筑如同一只装满米饭的箩筐,构思新颖,布局独特。整个围屋呈正方形,长、宽均为99米,围内建筑以祠堂为中心整齐排列。共有坐北面南的建筑八排,每排建筑并列六座房屋,作为围屋外墙的房屋正好有100间,48座、148间房屋鳞次栉比,面积大小、设计风格和建筑构造基本相同。四个进出口的门楼,特地仿效所城和县城,建有酷似箩耳的小瓮城。站在高处鸟瞰,箩筐形状异常清晰,围屋依山顶旁而建,山顶犹如高耸的谷堆,围屋就是盛谷的箩筐,可谓匠心独具。
罗冈围的传说
据说罗冈围当年动工打地基时,在围中地底深埋着两道对角线地砖,作为“箩签”筑牢基业。破土开线用的是谷壳而不是白灰,意在播入种籽,五谷丰登。围屋四周的墙面不准开窗,忌讳箩筐有洞,谷物外泄。墙的里面夹墙中装满谷壳,除了可用于防盗挖墙外,还包含米谷遍地的好意头。东、西、南、北四座门,北门已堵塞,相传与北门后面的竹篙巷(黄厝巷)有关。黄氏落基范和后,紧靠着罗冈围北门营造屋舍,由于得到高人指点,所建房屋故意设计低矮,形似白鸽笼,白鸽面前有谷堆充饥,能保不劳而获,风水可谓得天独厚。
清中叶建筑风格的代表:吉塘围
吉塘围位于妈前,属林氏围屋,大约建于林氏第五代,乾隆初期(约1740年),但具体始建于何时,未曾留下文字记载。
吉塘围整体呈正方形,面宽60米,进深62米,围内正中央并排着16座双层潮式下山虎(爬狮)格局民居,四横四纵,坐北朝南,四周各有12间房屋环绕,合拢成“口”字形密实外围,只开一个南门,上盖门楼。房屋的墙角均用花岗岩条石砌筑,青瓦硬山顶,呈现出显著的清中期建筑风貌。
吉塘围的传说
林赐公,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壮年携带两子辗转归善县良井、白花等地谋生,嗣后裔孙进入吉塘围开基立业。族间传说,始祖妣颜氏严正淑德,教子有方。有一回,其儿赌博赢钱,买回山珍海味孝敬母亲,不想颜氏闻知详情,拍案而起,一手掀翻全桌佳肴,召集满堂儿孙训斥良久,义正词严,订立家规禁止不务正业,自此子孝孙贤,各求上进,世代人丁兴旺,家境殷实。
惠东渔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14日是全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这一天,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揭晓,惠东渔歌榜上有名,成为惠东惟一入选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广东省惟一入选的传统音乐类项目。
惠东渔歌是我国岭南民族音乐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历史悠久,据《惠州府志》和宋朝《太平环宇记》等史书记载,惠东渔歌于宋朝时期随惠东渔民的先祖从福建沿海一带传入。早期的惠东渔民(疍民)社会地位卑微,疍民之间形成了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社会群体,长期过着艰难的海上漂泊生活,“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就是他们生存境况的真实描绘。面对大海、蓝天,他们用一些古老本土曲调来寄托情感,以歌自乐、以歌解忧。经过岁月的积淀,逐渐形成了疍家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唱形式,皆为无伴奏清唱,旋律优美、婉转且带有一点淡淡的伤感,这与他们当时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
惠东渔歌的音调接近语言且在演唱中情绪平和,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悠扬婉转,曲式较为短小。渔歌的衬词、衬句和拖腔运用十分丰富,几乎每首渔歌都有,有在开头的,也有在歌曲的中间部分的,更有放在结尾处的,特别是在结尾处的衬词、衬句和拖腔,使歌曲的风格具有海洋气息的独特音韵,既保留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调式特点,也善于吸收地方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来充实自身。
古戏台古色古香 白字戏原汁原味
在范和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敬神,每逢庙会年节必唱戏,凡唱戏必奉神,并且形成固定的习俗。一年十二个月里,范和村总有祭祀活动,因此也难怪范和有那么多的戏台了。而范和人对戏剧的喜爱,恐怕也与当地的这些民情风俗不无相关。
范和人将看戏当成他们的文化大餐,村民不仅请人来演戏,在鼎盛时期,村中还自行组建了粤剧团、潮剧团、白字剧团。粤剧《秦香莲》、潮剧《刘璋下山》、白字剧《崔鸣凤》都是村中剧团的保留节目。
旧时村中的剧团由民间组织,除了当地农会部分支持,就靠当地一些对戏剧较有研究的人当教练,结合自学方式,进行编、抄剧本合曲等,再培训演员的唱曲和台步动作。
白字戏是一个古老的稀有剧种,它用闽南方言演唱,是明初自闽南流入广东海丰的戏种,流行于海陆丰及惠东、惠来、紫金等东江流域一带。白字戏自闽南流入粤东地区后,吸纳竹马、钱鼓、渔歌和潮剧音乐等民间艺术,改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唱念做打俱全,剧本故事性和艺术性强,群众基础深厚,它和渔歌成为惠州闽南语系人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2006年,白字戏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陆龙舟穿街走巷 迎妈祖邻里和谐
陆龙舟是岭南地区具有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范和陆龙舟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是该地祭祀妈祖的一种民间习俗,祈求民康物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二,龙舟队去巽寮迎接天后宫妈祖,初五举行龙舟赛或在隆重节日活动中表演,甚至大型醮会、大型表演节目都有参加。
龙舟表演时,由数位渔家女人头戴银饰金钗,身穿青、蓝便服,手持木桨,配骑龙舟,站列两排,随打锣击鼓节奏穿越大街小巷,迎接妈祖。龙舟为手工制作,龙身宽1米,全长11米,能容纳15人,有金、银两种颜色,俗称金龙、银龙。通过陆龙舟表演增进人民彼此间了解,加深邻里感情。
酬神祈福娱人娱神 会景巡游蔚为壮观
范和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常见的种类有赛龙舟、舞狮、舞龙、扮景、高景、腰鼓、陆龙舟等。除了赛龙舟,这些在十年一度的谭公醮会期间的会景巡游中都能全部看到。
范和的会景巡游始于清末光绪十三年(1887年),源于每十年一届的谭公醮会。会景巡游从谭公醮会的第四日起,共举行三日,届时,有龙景、扮景、扮戏、舞鲤鱼、舞狮、飘色、腰鼓、舞蹈等队伍,从村内到外村来回巡游,参与扮景人数达2千多人,场面蔚为壮观。
每逢节日喜庆、落成庆典、醮会、公司或商店开张,均有演出。而盛大的醮会或春节,会出现舞狮队同场斗艺的热闹场景。
每逢十年一届谭公醮会才有舞龙。舞龙时,有男龙1对,女龙1对,每队60人(分两班人员,每班30人轮流)。男龙是金龙,要配圆形转圈的龙珠;女龙为银龙,要配椭圆形火焰边龙珠。
此外,还有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高景。高景巡游囊括了八仙过海、三藏取经、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五谷丰登、八仙骑八兽、观音送子、百零八将等场景。
中国民协考察组在范和考察
范和陆龙舟队展演
范和白字剧表演
惠州国际龙舟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