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洛书在第十届济南年货会上签售年画 和树泉 摄
“这个拿鞭的是敬德,那个拿锏的是秦琼……”闻声望去,年画摊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认真地给小孩讲解年画。这位老人名叫杨洛书,今年1月被评为山东潍坊首批民间艺术大师。近日,记者采访了他,聆听他讲述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风雨历程。
杨家埠木版年画于明朝洪武年间兴起,盛行于清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6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我的祖先是明洪武年间由四川梓潼县迁来山东的。这之前,他们自宋代起就从事佛经雕刻。到这儿后,受儒家思想影响,开始用木版套印年画。”受祖传木版年画技艺熏陶,杨洛书自小学习木版年画制作,韶年入行,弱冠之年就已掌握年画的全部制作工艺。
伏案刻板七十载
杨洛书生于1927年,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第十九代传人,自1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年画,至今已逾70个年头。
他告诉记者,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其中最关键的是刻板,要在梨木板上雕出线版和色版,且雕刻线条必须清晰,否则印刷出来的年画会模糊不清。为了保证年画质量,多年来,杨洛书拒不使用机器刻板,而是始终坚持手工刻板。
据杨洛书徒弟介绍,一到刻板时,杨洛书就整天待在屋子里,趴在桌前,一刻不停地直忙到深夜。
“刻板是个硬功夫,需要全身力量集中到身体一侧,又要手腕轻柔。我现在颈椎和腰都有问题,都是刻板时留下的后遗症。”70余年的刻板生活,对杨洛书的身体造成了不少伤害。如今,他的脊椎已经变形,肩膀倾斜,因脊椎压迫血管导致供血不足,经常头晕。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他的手指骨节比常人都大,其中右手已严重变形,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不能自由伸缩,指关节肿胀隆起。“如果不握着刻刀,就是只废手。”杨洛书说。
几十年的伏案苦练,杨洛书自创了“刀头具眼、指节灵通”的刻板术,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造型夸张、构图饱满、想象自由、色彩鲜艳、古拙质朴的雕刻风格。
探索木版年画新形象
杨家埠年画主要以门神、灶王神等传统形象为主。为紧跟时代潮流,杨洛书在传统年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创作了一系列年画新形象。他的一大梦想就是把文学名著变为版画精品,创作出以四大名著为原型的系列版画。为了在有生之年实现这一梦想,已是耄耋之年的杨洛书承担着惊人的工作量。
1995年,杨洛书专门到梁山遗址进行实地考察,搜集了许多素材,并花了2.5万元买了一卡车梨木,开始“一百单八将”的创作。其间数易画稿不说,单画板就刻了540块。“一般来说,每幅年画都要一块线版、以及套红、黄、绿、紫的4块色版,每块版的单节都要一刀一刀刻出来,有时忙上一整天都完不成一块板的制作。”一年多后,大型成套版画《水浒》问世。
此后,杨洛书又投入《西游记》年画的制作中。在这套作品中,他一改以往杨家埠年画以单一人物造型为主的传统模式,详尽地描述了西天取经的故事,每个画面都有几个人物,并以山川、河流做背景。整套《西游记》年画刻画的人物达三四千人,成了年画中的绝世珍品。
经过10年的辛勤劳作,四大名著《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版画全部制作完成。虽然辛苦,但老人忙得不亦乐乎。“我希望我的四大名著系列版画能给先人一个交代,也让后人有个念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杨家埠版画。”杨洛书说。
无私奉献为传承
从艺70多年来,杨洛书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中。“文革”期间“破四旧”,杨家埠不少年画的画版遭毁坏,他冒着风险把150余块明、清时期的画版精心包裹好,埋藏在猪圈里。杨家埠现在印制年画的画版,有2/3都保留在杨洛书的手里。他珍藏至今的1000余块画版,如今已成孤版。
为更好地弘扬杨家埠木版年画,1993年,杨洛书将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50余块明、清画版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博物馆。经专家考证,其中一块刻于明朝弘治年间的画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质年画画版之一,可谓无价之宝。
为了表彰他为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做出的贡献,2001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5年,他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2007年6月,他被命名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并于2009年被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杨洛书看来,自己是国家级非遗文化的传承人,理应将国家的文化遗产好好传承下去。然而,让杨洛书极为痛心的是,如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杨家埠木版年画也遭遇了时代的冲击,面临着保护和传承问题。“现在,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喜欢年画的也少了。加之刻板比较辛苦,年轻人也不愿意干。我现在年龄大了,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工艺能传承下去,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可不能丢啊。”语罢,一声长叹。
杨洛书说,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再多创造几件新产品,能手把手地多教几个徒弟,让更多人了解、喜欢、传承杨家埠木版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