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民间文艺>资讯

宝石山下的非遗传人 30余年如一日的雕版印刻

时间:2013年01月11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0

  连续的阴霾天气终于散去,冬日的暖阳又重新照进窗台,黄小建把自己的工作室搬到了阳台上,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中,抓起拳刀又开始了他30余年如一日的雕刻创作。

  黄小建的住所是一幢老房子,位于宝石社区北山街道,离人们熟悉的西湖十景之一的宝石流霞走路也就分分钟的距离。上世纪70年代末,黄小建在中国美术学院跟着一位老师傅学习雕版印刻,3年后学到刚有点感觉的时候,专业却被撤掉了,一起学习的人都转了行,黄小建却有些不舍。

  黄小建告诉记者,当时他学了3年雕版印刻,正好学出有点味道出来了,刚刚有点入门,觉得忽然断掉又很可惜,在这个情况之下,他就是通过业余时间,自己慢慢刻些小的东西,把这个技术慢慢保留下来了。

  凭着对雕版印刷的兴趣和责任,黄小建拾起了这项已经被时代所淘汰的技术,但是他并不满足,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笺谱,里面带有拱花技术,王小建立刻被吸引住了。

  拱花技术是通过木板上的纹理,在宣纸上印出凸凸凹凹的花纹,印完后的图案,具有极强的立体感,黄小建把它称作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拱花技术是一项明代的技术,代表着雕版印刷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十竹斋笺谱》中有过图例,但由于只剩下了文字记载,却没有技法上的流传,因此这项技术慢慢失传了,清代以后就几乎没人会了,因此这对于立志要掌握这门技术的黄小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当时没有什么文字和经验,老师或者文献当中介绍过,只知道有这么一个饾版拱花名词,但是这门技术怎么做,怎么印出来,没有人介绍。但是黄小建并不放弃,他觉得既然已经在搞这个专业,就一定要把最高境界的东西搞出来。在黄小建的不懈努力下,花了四五年的功夫,终于把这门技术给掌握了。

  2006年,黄小建凭借精湛的杭印雕版手艺获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此同时杭州雕版印刷术也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黄小建的雕版印刷不仅走进了工艺美术馆,这也让他有更多机会向人们展示这项古老的技艺。

  闲暇时,他还喜欢到到各个社区把雕版印刷介绍给孩子,给社区孩子们介绍雕版印刷几乎成了黄小建最主要的工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雕版印刷。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