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甘肃秦安县文化馆里传出了热闹的奏唱:“世间唯有读书高,脱去了蓝衫换上紫袍,休笑我腹内文章有多少,天子重英豪”。
迂回跌宕的旋律、宽广悠长的音韵、婉转圆润的唱腔,这正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秦安小曲表演现场,省级非遗传承人安志平聚集几个老艺人弹唱小曲,自娱自乐。
秦安小曲,别名秦安老调,流传于甘肃天水的秦安、清水、甘谷等县。安志平说,秦安小曲的演唱最早在明嘉靖年间就已出现,至今有500余年历史。
这种别样的艺术的诞生,据说与著名的秦安文人胡缵宗有关。《甘肃新通志》中记载,明弘治二年(1499年),胡缵宗在他19岁时首创“四六越调”《玉腕托帕》,成为秦安小曲的开山鼻祖。
在秦安县文化馆里,表演者们或打快板,或弹三弦,亦或是敲一种叫做“摔子”的碰铃,当然也少不了艺人的忘情演唱。安治平告诉记者,秦安人爱这种小曲几乎到了陶醉和溺爱的程度,不仅在舞台上,在田间地头也要唱上几曲。
秦安小曲跟秦腔和京剧不同,戏剧是板腔体的,而秦安小曲是曲牌体,它的演唱形式接近南方小调,由一个人表演一个故事情节,“由此看来,秦安小曲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小曲”。
秦安小曲“音调高而不炸,节奏紧而不急,变化多而不乱,起迭繁而不硬”。秦安县文化馆馆长姚常德说,很像江南曲调,有雅气,不同于西北秦腔粗狂、高昂和激越,“这可能跟胡缵宗曾在江南做官及其文人气质有关”。
文士秀才的垂青,让秦安小曲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出尽风头。当地老人说,清代张思诚创作的《小登科》、李文赞创作的《闺怨》和《想情郎》,都是红极一时的剧目。解放后,小曲作为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抢救、保护和挖掘。
在当地,这种小曲世代相传,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欢,只是传统的秦安小曲并无专业艺人和演出团队,一般都由爱好者临时搭凑,在农闲时节以自娱自乐的“地摊”形式活跃于街区路口、田间地头。不过,传承人安志平、张天喜等人自发组成的相对正规的自乐班,在姚常德地联系下,也开始参与一些大型节会演出节目。
记者在当地采访获悉,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外来文化冲击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老艺人的急剧减少和农村中青年进城务工,使得秦安小曲倍受“冷落”,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已不利于今天的普及推广。
谈及未来传承问题,姚常德并不乐观。他说,目前,秦安小曲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政府要重视传承人的生活问题,很多秦安小曲艺人没有收入,生活困难,长此以往,在传承上将会流失;此外,希望秦安小曲能走进校园,普及小曲教育,培养未来的观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