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军旅文艺

大型革命史诗电视剧《寻路》 回望历史 启示明天

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陈先义

  作为庆祝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开场大戏,由王朝柱同志创作的44集大型革命史诗电视剧《寻路》于日前与观众见面后,已然成为2013年度的荧屏热点。该剧对“中国梦”在精神内容层面给予的追根溯源的历史解读,为当下现实以深刻的启示。

  鲜明地高举信仰旗帜

  《寻路》旗帜鲜明地高举理想信仰的旗帜,剧中对坚守信仰的崇敬和背叛信仰的唾弃,使其焕发出思想的巨大光彩。

  作品浓墨重彩地写了蔡和森、恽代英、罗亦农、彭湃等20多位烈士的英勇就义。面对敌人的屠刀,他们镇定从容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其悲壮场面,感人至深。而更让观众震撼的是,这些优秀的共产党领导人,无一不是遭遇了内部叛徒的出卖。而这些人对革命的背叛,无不是从放弃信仰开始的。当我们在剧中看到,顾顺章这样一个曾经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起义英雄,最后沦落为蒋介石的鹰犬,手举驳壳枪追杀自己的战友和领袖时,心灵一定会受到拷问和敲打。

  《寻路》把这样一些十恶不赦的叛徒从革命到反革命的演变演绎得如此清晰,绝非为了追求有看点,它意在给今天的共产党人,也给每一个中国人敲响警世之钟。那就是——不论是哪一个党、哪一个民族,丢掉信仰不仅意味着失败,还意味着要亡党亡国。

  大胆创新无惧写矛盾

  众所周知,矛盾是构成戏剧思想和艺术的核心,有了矛盾,戏才能好看。但是怎么表现矛盾,却能表现编剧思想和艺术水准的高下。

  许多年来,关于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多是表现民族矛盾的对日作战,和表现针对国民党军队的解放战争。而《寻路》则不同。其所表现的矛盾错综复杂,纵横交织,其中既有国共两党的矛盾,又有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争斗,既有党内不同路线的交锋,又有党的领导者与叛徒的斗争。然而所有这些矛盾,又无不是围绕党内路线斗争这条主线为中心展开的。过去,我们的文艺作品表现党的路线之争,要么浅尝辄止,要么讳莫如深,而王朝柱同志则知难而上,第一次把党内斗争作为故事的主线。应该说,这正是《寻路》的一大创新和突出特色,使其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作品,有了别样风采。

  作品详细而真实地展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以及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等主要人物在寻找革命道路上出现的严重分歧。在这个奋斗求索的过程中,不论是毛泽东主张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还是占多数派的其他领导人坚持城市为中心的暴动道路,都是在为中国革命寻路。因此,尽管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等人让革命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他们并非为一己私利,他们同样高举的是信仰的大旗。《寻路》昭示的是一个真理:那就是一个正确的道路选择来之不易,它的代价是千百万仁人志士的头颅和鲜血,历史如此,今天也同样。

  鲜活情节还原真实历史

  在追求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实现完美结合的道路上,《寻路》走出了甚为坚实的一步。

  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特别是对大革命和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历史,许多文艺作品从不同侧面都有表现,但也毋庸置疑,以往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都有历史教科书的局限;而在《寻路》里,大量具有揭秘性的情节和故事,第一次鲜活生动地展现在荧屏上。

  在“四·一二”大屠杀发生的当天,周恩来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大义凛然地去面见蒋介石,当面痛斥他的滔天罪恶;当毛泽东在前委选举中意外落选,连军委前委会议也无人主持时,陈毅自告奋勇当了前委主席;毛泽东一次又一次被撤销职务,依然无比坚定地高喊:“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错误的决定和路线,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实际,即使来自中央,我也无法执行……”这些鲜为人知的画面,让我们不能不对一代共产党的领袖们表示由衷的敬仰。

  有人说,王朝柱的成功,是因为他以其天才和勤奋,占有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因其史料的揭秘性,剧作必然能引起轰动的效果。殊不知,史料是一种公共资源,怎么去驾驭和表现史料,表现的是一个作家思想的睿智和水准的高下。《寻路》的成功,不仅在于作者有删繁就简的才能,而且他善于从浩繁史料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艺术手段给予完美呈现。这不仅要编剧具有非凡的艺术架构能力,更主要的是,作者要有马克思主义文艺家的宽广胸怀和理论功底,要有对党史军史的清晰认知,要有高屋建瓴的驾驭能力,要有对党对人民发自内心的热爱。正因如此,《寻路》播出以后,人物的亲属、身边人员及其历史学家们才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它不是历史,胜似历史。

  “中国梦”的思想注脚

  作为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鸿篇巨制,《寻路》绝不仅仅是还原历史和再现历史,更为重要的,它在通过对历史的回望,给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以重要的现实启示。

  道路的选择,决定着革命的成败。在探索中发展前进,是党90余年的基本经验。历史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党依然在寻路。可以说,《寻路》的推出,从艺术的角度为伟大的“中国梦”提供了富有内涵的思想注脚: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承继老一辈用几代人的努力打造的治国理政经验,按照中国自身的规律,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新路,将是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作为一部应时之作,《寻路》给遭遇信仰危机的当今社会以清醒和振奋的作用。它用感动人心的故事和画面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不仅需要物质的富足,更需要标志民族独立和自强的信仰和精神。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