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资讯

突破儿童电影窘境 三个要素不能少

时间:2013年06月09日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
0

关注“儿童电影遇冷”(下):

突破儿童电影窘境 三个要素不能少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黄维、王鹤瑾)“中国儿童电影在产业化大潮下,还不能很好地进行市场运作,不具备赚钱的能力,拿不出宣传费用,观众也很少买票看,学校又不组织学生进影院,电影院就不愿放映。”著名编剧张之路在分析造成儿童电影窘境的原因时如是说。那么如何才能改变如此的尴尬境遇呢?

  政府加大投入

  “像北欧等国家对儿童电影都有固定的投资,尤其在北欧,儿童电影有改变畅销读物或者童话故事的传统,而且每年有专门的基金会投向这些儿童影片。”92岁的老艺术家于蓝认为,政策是最根本的原因。据了解,儿童电影是北欧最成熟的电影类型,政府对儿童电影的投入非常大。比如丹麦,电影对于儿童而言,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次别样的体验。在丹麦的电影中心内有一个专供孩子自制影片的场所,场所内有一些道具、装饰和多台摄影机,导演和演员都由孩子担任。虽然该场所造价不菲,但丹麦政府仍然希望能再多造几间,以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创作的乐趣。

  “儿童电影放映在人力物力资金方面都得不到保证。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支持影院低价、免费给中小学生发放电影票,争取将此项措施纳入教育和公益轨道。”张之路认为,“中小学可以定期开设电影课,电影公司或者制作人也可以选择将学校作为儿童电影首映式场所等。”

  增加放映渠道

  “对于孩子来说,电影不是教科书,也不是单纯的娱乐,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应该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想象世界并发现自我,同时也能让成人有更多的人生体察,能让儿童在虚拟世界感受快乐。”张之路说,寓教于乐,才是儿童电影真正的原动力。因此,想办法丰富儿童电影发行放映的渠道,如开辟学校、文化中心等非院线发行渠道,让孩子们能看到儿童电影,推动中小学影视教育发展,当地教育部门将儿童电影纳入到相关的课程表里。张之路说,“有些地方,像陕西,用大棚放映电影,搭起一个五六百人的大帐篷,送电影进校园的做法可以借鉴,收效也很好,被概括为“棚子+幕子=电影公司的票子”。

  儿童电影的发展是需要社会干预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促进孩子走进影院看电影。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侯克朋认为,“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学校定期的组织孩子们进影院看电影,做儿童的专场,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放映不同的电影,甚至还组织跟电影主题相关的教育活动,同时票价也相应降低,让更多的孩子进影院观影,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2008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曾联合发文,要求全国中小学生每学期观看两部电影。”侯克朋说,“这方面上海做的很好,上海教育系统每年都会组织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孩子轮流到影院观影,由学校推动孩子们的观影动力。”

  重视儿童的喜好诉求

  从创作的角度分析,国内知名电影制作人高军说,“在国外儿童影片和动画片的刺激下,我国儿童的欣赏口味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往传统的拍摄方式和故事情节已经不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了。我国儿童编剧的思路大都停留在过去的年代,他们习惯了《黑猫警长》的思维模式,猫一定是正面英雄,无名鼠辈当然是反面教材,但美国电影《精灵鼠小弟》不是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吗?”

  另一方面,儿童片的受众是分年龄层的,“不同年龄的孩子看不同题材的片子是符合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如果我们把年龄定位是5岁的片子给12岁的孩子看,那么年龄大的孩子可能就不爱看了。”侯克朋认为,以市场为导向,在强调扩宽创作题材的同时,以儿童的诉求为出发点。比如《喜羊羊》,10岁以下的孩子看的哈哈大笑,结果旁边的妈妈却几乎都拿手机发短信。又如奥斯卡获奖电影《雨果》,该片的定位就是儿童剧,在美国票房非常高,但是国内大部分家长观众对该片的评价却是‘很无聊’、‘不给力’。”侯克朋表示,“儿童片发展的核心问题不仅在于需要更多更好题材的电影,而且还需要让孩子们自己选择爱看的电影。” 

(编辑:李钊)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