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热点推荐

纪录电影《大学》:以个体视角折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时间:2021年07月2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朱今
0

  纪录电影《大学》由清华大学3位在校生孙虹、王静、柯永权联合导演,于7月9日在全国院线上映。这部纪录片以4位“清华人”为拍摄对象,摄制组在3年时间内跟随着4人的生活轨迹,呈现出当代中国大学师生的学习生活与人生境遇,并以他们在人生转折点的重要选择折射出当下中国的“大学精神”。

  以典型人物展现平凡生活中的崇高理想 

  《大学》与商业院线上的同档期影片相比非常特殊,它不仅是全国平均排片率不到1 %的纪录片,还是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名学生在本科期间拍摄、在毕业前夕完成的毕业作品。它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上映,也被视为清华学子献礼母校的一封“家书”。《大学》跟拍了4位清华人在几年中的人生片段,清华大学的校园成为4人生活共同的背景:刚经历过高考的新生严韫洲怀着对百年名校的期待与自豪之情开始逐渐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博士生宋云天即将毕业,面临留校任教还是回到农村基层的人生选择;旅美顶级科学家蔡峥为了实现中国人的科研梦毅然归国,却在推广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建设的过程中遭遇了未曾设想的困难;执教50多年的荣休院士钱易坚持继续在校园中教书育人。4个人物的故事都与清华大学紧密相关,他们在人生岔路口面临的问题,也是许多“大学人”都面临的问题。这部以《大学》为名的纪录电影虽然以清华大学为背景,但其中的人、事、物却非常具有时代的典型性。

  新生严韫洲以601的分数考上清华计算机系,这个并不算高的分数令他的入校之路一波三折:考入心仪的学府后,他满怀着对百年名校全新生活的憧憬,却在雨中凌晨20公里的军训拉练中,负重前行,疲惫不已;在新生舞会上由于不会跳舞只能和同学坐在一边,羡慕起成双成对的男女同学来。旅美归来的顶级科学家蔡峥为了中国自主、独立的“天问”研究不再购买外国数据,一直在致力于推进下一代6.5米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建设。面对屡次遭遇被专家质问等困难,他一直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片尾处,蔡峥为女儿做了一个小小的望远镜,像一个普通父亲一样送女儿上幼儿园,在茂密的草地上给女儿演奏吉他……这些角色生活、学习、工作在中国几乎人人羡慕的最高学府,但同时也拥有着普通“大学人”的苦恼。影片在呈现“清华人”光鲜一面的同时,也把高校新生、青年教师等角色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普通一面,甚至他们遇到的重重困难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了观众。他们身后的大学也超越了清华大学本身的标签,焕发出一种彰显当代高等教育价值与精神的力量。用“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的话来概括——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学不是通向更加优渥物质生活的阶梯,也并非指引上层阶层的敲门砖,而是一群普通人为国为民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地方。他们心怀大国学者应有的思想与情怀,这样的情操使他们得以在平凡的生活中坚持崇高的理想,为远大目标克服困难,不断奋斗。

  以多视角重新阐释当代“大学精神” 

  纪录电影《大学》虽然作为清华学生对母校的献礼片拍摄,但影片格局并未局限在对本校师生生活的展现上。影片的英译名“The Great Learning”,取自“四书五经”中《大学》的译名,代表着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大学之道”。《大学》开篇即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纪录电影《大学》所要阐述的精神,便承接着《大学》中对“大学问”的终极求索目标。在当下,中国的大学教育要着眼于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大学精神”因此被赋予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新时代的“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也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成为当下对中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要求大学教育培养出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得到全面而丰富发展的人。

  在影片中, 4位主人公都在努力从各自的专长出发,自觉践行着当代的“大学精神”。新生严韫洲进入清华大学全国排名顶级的计算机专业,一步步从稚嫩、青涩的少年成长为成熟的专业学生;宋云天在清华大学水利学院博士毕业后,经过再三考虑选择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回到艰苦的农村基层,为地方百姓的幸福尽一份力量;环境学院教授钱易院士终身践行环境保护理念,在荣休后依然坚持给最基础的本科生上课,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清华大学“家国天下”的情怀,让每一位教师和学子都要做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大学》虽然以讲述清华大学中的4个人作为切入点,却以“大学”而非“清华”命名。影片中的清华大学也不仅是一所具体的学校,更是当下理想“大学精神”的代表。

  以个体情感折射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 

  纪录电影《大学》以纪录片形式展现了4位主人公在大学的生活,也以主人公真实的情感折射出他们对当代“大学精神”的认识。影片中的主人公从稚嫩的大一新生到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不仅具有明达理性、言谈优雅、举止得体的“大学风度”,更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流露出令观众动容的“大学温度”。3位学生导演把镜头对准自己熟悉的校园,对准自己的学弟、校友、师长的时候,影片中真切的情感力量成为传递“大学精神”的一道桥梁。毕业生宋云天在结束博士课程的学习后,放弃留在北京优渥的条件,回到河南开封的农村基层。观众通过镜头见证了宋云天在电话中问女友是否还会考虑嫁给他,见证了他在黑夜的办公室中独自长久地默坐,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时他兴奋地踩着自行车到离天安门最近的地方看烟花。“大学精神”与个体情感融洽地体现在同一个人物身上,他具备过人的才智和广博的知识,也有着质朴的心愿与鲜活的孩子气。最重要的是:他秉承着非功利的学术传统与乐于奉献的精神,历经个人情感的纠结却始终选择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国家。另一位主人公蔡峥也是一样,他在回答为什么要放弃在亚利桑那大学的顶尖资源和深造机会而选择回国时回答:“我想现在趁着年轻,回来做一些实事。”

  纪录电影《大学》的叙事方式是将个体情感与散点叙述结合,看上去片中4位主人公都有各自的情感与思想,在平行叙述间没有交集,但围绕“大学精神”展开的逻辑却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令观众体会到知识的高贵、学者的尊严、当代“大学精神”下的价值选择及判断标准的高尚。纪录电影《大学》以最为朴素的个体情感串联起4位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并以个体的人生选择折射出时代思想的洪流,体现出以清华大学师生为代表的大学人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征程中的自觉回应和使命担当。

  (作者系苏州大学助理研究员) 

(编辑:高森)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