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热点推荐

党史主题电影的教育功用与精神启示

时间:2021年06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中华
0

  党史主题电影以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历史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历史正剧形式反映中国共产党参与主导的重大历史事件,描写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的生平事迹,或受到我党思想影响、为党和革命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战斗英雄、革命烈士的革命故事。目前临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通过观看新老众多党史主题电影继续加强对党史的学习,是在全党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手段。无论是《刘胡兰》(1950年)、 《上甘岭》(1956年)、《董存瑞》(1955年)等“十七年电影”时期的经典电影,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拍摄的《风雨下钟山》(1982年)、《大转折》(1996年)等党史史诗大片;抑或《建国大业》(2009年)、《决胜时刻》(2019年)等近年来受到全国观众欢迎的革命题材影片,我国的党史主题电影都取材于真实历史,并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革一路走来。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展望中国电影事业的新起点,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史主题电影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围绕党史主题电影进行积极的创作、讨论、批评与交流,也是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的必由之路。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中国共产党素来有重视历史、重视学习教育的传统。党史主题电影作为一种兼具艺术性与历史文献性的视听作品,其内容广泛地涵盖了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和奋斗的历程,到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后对新社会、新时代进行建设的历程。这些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中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仅能够鼓舞观众的斗志、在百年历史新起点明确前行的方向,还可以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从而令观众对历史充分了解、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以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史主题电影在导向上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在内容上以歌颂党的伟大功绩为主,在取材上严格忠于历史史实,在风格上体现出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精神特征。在“十七年电影”时期,《刘胡兰》《上甘岭》《黄继光》《董存瑞》等电影以充沛的革命激情反映了战斗英雄故事,以及他们经历的重大革命或历史事件,从而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在战火中成长,在党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始终对党忠诚,将马列主义思想理论积极运用在实际斗争中;在群众路线上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在犯错误时主动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与不同的敌人进行英勇斗争,并且善于斗争;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时期的党史电影尽管没有直接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生平、事迹、工作和生活经历进行表现,却通过普通战士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当下组织观看党史主题电影,有利于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代代传承,鼓舞观众满怀信心地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是党员干部与年轻观众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通过学习党史、观看党史主题电影,可以从党的成功经验中增长智慧、从党的挫折失败中汲取教训,为精神注入强大的奋进力量,根植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从而构筑起牢固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党的历史充满了昂扬奋起、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党史主题电影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党的实践与历史经验都有着详尽的描述。在电影《开天辟地》(1991年)中,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员在我国内外交困、积贫积弱之时,冒着敌人的镇压在嘉兴南湖红船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组织。这部影片作为建党题材电影的典型,在情节基本构架上高度忠于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历史事实,以表现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为基本叙事目标,呈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革命英雄主义美学风格,影响了之后一系列主旋律电影创作。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依靠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团结带领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员干部与青年群众需共同努力,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与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发扬“中国精神”

  学习党史,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学习,以及对“中国精神”的发扬。从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时期,到1978年后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改革创新的声音成为当下重大历史事件电影中的主旋律与最强音。不同的时代孕育出不同的时代精神,滋养和鼓励着中华民族血脉传承不绝。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概括,以及由伟大民族精神、伟大时代精神构成的“中国精神”是党在推进社会变革、时代发展的历程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主题电影的思想表达源于时代的发展变化,也是中国经验与“中国精神”在每一个具体时代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是我们继续前行的珍贵历史财富,而爱国主义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特区精神等“中国精神”则是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和坚强不屈的中国魂。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与收益并重,中国经验的总结与“中国精神”的发扬比以往更加重要。通过党史主题电影在审美中提升思想认识,在个人层面上可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组织层面上则可以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每一位中国电影创作者都应该传承时代精神并向其中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而党史主题电影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发扬“中国精神”,不仅可以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经验,也可以为民族电影美学的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开阔历史视野,增强对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党史根基深厚,源远流长,不仅是党、国家与人民在长期探索中累积的精神财富,也是和平、创新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宝库。面对当下的新形势,我们党和国家在改革的深水区中面临挑战,增强对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紧迫。因此,我们要通过学习党史开阔历史视野,主动从历史中总结、提取经验,并积极将对党史的学习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党的号召与领导,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改革和开放的历程中砥砺前行的伟大力量,以及把全体中国人紧密团结在一起的伟大力量。电影《风雨下钟山》中,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和平谈判时展示出开阔的胸襟与长远的眼光,以及朴素、诚恳、自我批评和虚心学习种种美德;电影《决胜时刻》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不惧牺牲的品格与对祖国、对党的忠诚,发扬了伟大的战斗精神与拼搏精神;电影《建国大业》围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历史,呈现出生动鲜活、富有人性气息与人格魅力的诸多历史人物,从而达到了当下对历史的观照。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革命者与建设者前赴后继写就的,而党史主题电影以一种现代生活与革命历史对话的方式,凸显出在当下的社会情境中回望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美学价值。我们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要继续继承与发扬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系包头师范学院讲师)

(编辑:赵超)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