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热点推荐

“多重身份的电影人”沙龙分享电影人跨界经验

时间:2018年07月16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王渝
0

在跨界之路发掘创作的更多可能

——“多重身份的电影人”沙龙分享电影人跨界经验

  近年来,影视行业发展势头红火,新时代和大环境给了影视人更好的机遇和发展机会,于是,许多影视工作者在行业内部不断地转换身份、身兼多职;同时,不少影视行业外部人员也跃跃欲试,希望进入行业内部寻找机遇。针对这样的现象,7月15日,CHAO艺术中心联合华时代全球短片节(HISFF)和豆瓣电影专业版举办了“多重身份的电影人”沙龙,HISFF轮值主席、导演张杨,演员梁静,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李霄峰,台湾青年导演林孝谦和影评人、编剧张小北等影视工作者从自身的从业经验出发,分享了对影视行业内部跨界现象的认识,并对当下青年导演的发展提出了诚恳建议。 

  7月15日,CHAO艺术中心联合华时代全球短片节(HISFF)和豆瓣电影专业版举办“多重身份的电影人”沙龙,图为活动现场。

  7月15日,CHAO艺术中心联合华时代全球短片节(HISFF)和豆瓣电影专业版举办“多重身份的电影人”沙龙,图为张扬、梁静、林孝谦、张小北、李霄峰等影视工作者在沙龙中进行对谈。

  多元化的年代为影视人创造机会

  导演、编剧、制片人、出品人、演员……参与本次沙龙的各位影视工作者都同时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业身份: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导演张扬多年来执导了各种类型的电影,可他第一次接手制片人工作的种种艰辛却不为人知;演员梁静曾在《杀生》《老炮儿》等电影中以出色表演塑造出个性鲜明的角色,而她近年来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制片人和出品人的工作中;台湾青年导演林孝谦的电影关注普通人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充满温情,同时他还是一名词作者,把写歌词作为有趣而奇特的挑战;影评人、编剧张小北在转型“新导演”的第一步就执导了一部科幻电影——《拓星者》,抱着非常谦虚的态度在学习;导演、编剧李霄峰非常珍惜自己演戏的经历,把其作为拍电影理解演员的良好途径。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因为身边或者是新兴出来的一些事情,发现新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就改行了,这个年代因为多元化,反而给很多人创造了很多的机会。”正在从事制片人工作的梁静认为自己“就是在这个行业里多了一个身份而已”,她表示,是时代或者技术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降低了很多事情的门槛,在这样的背景下,“转行”和“跨界”都是自然而然。“因为我看到身边有很多不错的资源,没有人整合,我觉得挺浪费的。而且大家都是从年轻过来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渴望有真正资深的人帮助到我们。所以我觉得如果我有这个能力的话,我就开始吧。”梁静说。  

  对于“门槛降低”“拿个机器都可以拍、可以成为导演”的现象,张扬反过来觉得,这个时候不能太着急,他认为电影需要一些经验,一点一点的积累,等慢慢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去做导演的工作会更好。张扬分享了自己第一次“被逼”进入制片人角色困难重重的经历,并以拍摄电影《冈仁波齐》为例,讲述了自己和执行制片人一起做预算的经历。“我们最开始做的是70多天的拍摄计划,两个电影投资3000万,剧组在高原上拍130天,后来发现这个东西做不下来,最后我自己能解决的就是压缩拍摄时间,比如压缩到65天,我必须在剧组的这个阶段开始做一些修改了,有些地方要删掉一些东西,再做一些合并。导演在做这些的时候,其实他已经想到整个拍摄周期、计划等等所有的这一套系统,在剧本的概念里完善这些东西。”张扬指出,当一个导演很突然的站在导演的位置的时候,可能没有这么多的经验,但不管在电影的任何一个领域里,如果做过制片的工作、美术的工作或编剧的工作,那么每件事都会有助于了解电影的基础概念,而当一个人接触的领域越多,等到有一天做导演的时候,就会更明白每一件事。

  拍电影的压力很大,但影视工作者们对于这份压力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承担。刚刚完成从资深影评人到导演转型的张小北告诉观众,只要我们坚持“不忘初心”——也就是不要忘记为什么要拍电影,电影的乐趣一定大过压力和焦虑。“从头到尾要学会享受电影带给的快乐,能够把电影作为职业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的事情,因为很少有工作能够让你把兴趣、职业、梦想都融合在一起。”张小北说。导演、编剧李霄峰认为拍电影“最难的就是赚钱”,也经历了资金链差点断掉的有惊无险,但他表示,只要经历过以后,想到拍电影的初衷,就会认可自己在做一件“纯粹的事”。台湾青年导演林孝谦则把自己多重身份看作是另外一个抒发跟创作的出口,作为华纳的签约作词人,他也一直“笔耕不辍”:“我写了很多小样去参赛,还写了很多有趣的快歌,所以你们可能有机会在KTV唱到我写的歌。”

  青年导演“不要太着急”

  扶植青年导演、发掘新人,是资深影视工作者都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梁静曾经担任2017华时代全球短片节的形象大使,也一直在选择新的青年导演来完成电影作品。“我特别想跟年轻的导演说的是,一上来千万不要着急。你连经验都没有的状况下,一定要老老实实讲故事,老老实实表达情感、讲好人物。”梁静表示,年轻人知道的东西肯定是有局限的,要稍微把注意力放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上,关注社会问题,更开放一些,让作品为更多的人接受,让表达得到共鸣。

  同时,大家一致认为,拍摄短片对于青年导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和表达方式,短片电影节也提供了平台,让投资方可以从里面选择有才华的导演。梁静直言,每一个导演都应该从短片开始:“我们参加过很多的创投,最后年轻导演能胜出的都是用几十秒的影像。很清晰的知道将要做什么、怎么去做,这是跟外界沟通的方式,对于年轻导演很重要。”张扬回忆,自己上学的时候还没有条件拍摄短片,但是现在很多导演正在通过短片渠道被别人看到,剧本是必经的敲门砖,但除了有一个剧本,制片人还是希望看到实操性的东西,就是短片。在张扬看来,长片是要面向市场、拿着投资人的钱,真正在商业领域做的事,压力很大,但是短片没有这个压力,可以自由的去表达、去玩。他回忆拍摄《寻人启示》时候那种“好玩的年轻人的”心态,拿着16毫米的电影机就拍了一个四五十分钟的片子。“晃着摇着,所有的感觉很特别,那时候想实验特新的那种感觉,我们就拍去了。这个其实就是有自己的想法要表达。”张扬说。

(编辑:王渝)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