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电影人

先生远矣 战鼓不绝 ——记电影艺术家陆柱国

时间:2022年12月1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雪桦
0


陆柱国(1928-2022) 

  作为军旅作家,他时刻牢记着贴近人民、倾听呼声、感受时代,将个人悲欢融进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热情洋溢地描绘那些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意志的“人民影像”。 

  如今,他在冬日安静地离去,但他的作品带给观众的温暖却不会随风消散。他曾用力描绘过的人民战争的雄奇画卷,因为建构了重要的国家集体记忆也注定将被延续下去。 

  著名电影艺术家、中国电影家协会原理事、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一级编剧陆柱国于2022年12月1日在京因病逝世,享年94岁。作为电影编剧,陆柱国心怀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感,紧扣时代主旋律,热情讴歌英雄人物,为我国电影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从小县城走出的大作家 

  陆柱国于1928年深秋出生于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庭贫困,受人资助才得以上学,青少年时期很珍惜读书机会,嗜书如命、涉猎广泛,从民间传奇、五四新文学到苏俄文学,都很感兴趣,读起来爱不释手,这为其日后走上进步道路并从事专职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1948年,解放军攻克宜阳县城后,陆柱国加入了朝气蓬勃的人民军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在全国解放前夕,他对多次重要战役进行报道,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陆柱国正式的笔墨生涯始于1950年,在完成小说《决斗》后,他被调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组,从此开启了专业文学创作。1953年,第二次赴朝采风回国后,他出版了长篇小说《上甘岭》,塑造了在严酷的朝鲜战场上顽强奋战的解放军形象,感人至深、催人泪下。1959年,他被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1985年升任副厂长。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银幕耕耘中,陆柱国创作了军旅题材剧本35部,其中搬上银幕的有18部。这些作品因声誉、品格俱佳,多次获得文艺界大奖,如《黑山阻击战》获得电影局电影文学剧本三等奖(1957年),《西南凯歌》获得第一届“夏衍文学奖”一等奖(1977年),《闪闪的红星》获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1980年),《太行山上》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二等奖(1980年)等。陆柱国本人凭借《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太行山上》分别获得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因为非凡的创作成就,在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之际,他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2007年,获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殊荣。

  记录硝烟战火,绘就共和国壮丽诗篇 

  革命战争的光荣历史对新中国意识形态建构非常重要。八一电影制片厂是部队电影厂,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国营大制片厂之一,将革命战争题材作为影片生产的中心内容是必然选择。一个国家和民族,倘若回避战鼓和进军号,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步伐必然会遭遇严重阻滞。在当时的电影生产体制中,编剧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陆柱国很自然地充当了“革命擂鼓手”和“吹号兵”角色。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组的“台柱子”,他面临着时代所赋予的命题——在银幕上再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斗争生活,歌颂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部队进行教育并促进战斗力提升。

  陆柱国以创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本向年轻的共和国致敬,以记录硝烟战火来绘就共和国的壮丽诗篇。他很清楚,“写战争,一定不能只写战争”,如果把精力放在写战役过程上,无异于步入死胡同。在创作《大进军——席卷大西南》的剧本时,他略去了为解放大西南而召开的所有会议,将主要精力放在写人、写事上,拉大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距离,避免陷入单纯描写战争的陷阱,努力用人物形象和时代精神来打动人。在聚焦人物塑造的过程中,那些他幼年看过的传奇性的“闲书”帮了他的大忙。经过充分的艺术构思以后,他将小说中那些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情节搬上银幕,并在层层推进中演绎故事,通过“英雄成长”“英雄颂歌”或“塑造伟人形象”的叙事主题,呈现出对于家国历史的集体记忆和对民族精神的承续。

  陆柱国热爱自己的工作,他说自己永远是一个“兵”,书写火热的战场是自己的使命,只要自己写得动,就会永远写下去。不仅如此,他还带动夫人鲍梦梅和女儿陆芸芸勤耕不辍。老百姓不喜欢那些脱离了生活的文艺作品,因为它不鲜活。而陆柱国编剧的作品,反映了现实生活和火热斗争,虚实相生、情理交融,具有生动的艺术感染力,让传达的道理直抵人心,因而总能受到观众的喜爱。牢记延安文艺精神,为时代呐喊,为人民放歌

  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回答了“文艺为什么人”的核心问题。以《讲话》为标志,延安开始了全新的文化建构,建立起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观念。《讲话》奏响了文艺为时代呐喊为人民放歌的先声,此后劳动人民成为艺术作品的主角,翻身的劳动人民尽情地感受着新中国文艺带来的欢快气息。既然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针对当时工农兵观众的认知现状,陆柱国将剧中台词对话质朴化和简化——不用长篇对话来进行解释、叙述和介绍,力图让观众明白艺术来自生活,而非作者的臆想。

  通过学习《讲话》精神,陆柱国一步步成长起来。早年间,小说《风雪东线》《上甘岭》对后来的革命历史题材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成为同时期人民文艺创作队伍里成长较快的青年艺术家之一。但后来由于个人视野不足,在小说《对虾岛》中,出现了对战争的“感伤”情绪、表现“庸俗”爱情和运用自然主义的描写方法等问题,因而招致了批评。对此,陆柱国重新审视了自己是一个“兵”的身份,认真领会《讲话》将“人性”放在阶级社会中来考察的意图。在《战火中的青春》中,他对爱情主题进行了升华、移置,聚焦事业和友情,避免了无谓的自我陶醉和嗟叹。

  《讲话》中有关“人性”的论述,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是反映并超越时代的。20世纪80年代,时过境迁,陆柱国在人性方面也有新的认识,《花枝俏》《道是无情胜有情》都体现出他对人性思考的深入。作为军旅作家,他时刻牢记着贴近人民、倾听呼声、感受时代,将个人悲欢融进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热情洋溢地描绘那些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意志的“人民影像”。

  “甘居人后”的幕后英雄 

  陆柱国父亲不识字,无其他谋生本领,在农闲外兼做点小买卖贴补家用。陆柱国说父亲的这种小农小商的思想习性对他产生很大了影响,他常常甘居人后,满足于小本经营、胸无大志——既不具有写大作品的能力,也没有写大作品的计划。他说自己好在还有另一个特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其实,这里面更多地表达的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谦虚。

  他的这种性格让他在集体主义大家庭里如鱼得水。八一电影制片厂通常的电影摄制流程是:上级下达任务、厂领导组建电影剧本创作组,然后组内分配任务。编剧组以集体创作为主,加上陆柱国“甘居人后”的性格,因此除《南海风云》《道是无晴胜有情》《通天塔》《大进军——南线大追歼》《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和《太行山上》等少数几部影片是他独自编剧外,《黑山阻击战》《海鹰》《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闪闪的红星》《南海风云》和《八月一日》等多部影片都是他与人合作完成。作为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文化战士,他不仅甘当绿叶,不计名利,还特别享受这种过程,多年后仍对这种集体合作下产生的友谊念念不忘。

  由于“甘居人后”,他不追逐荣誉,不在乎曝光度,把精力真正投入到创作中。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几大“台柱子”编剧之一,他的作品常常能高产和优质两不误,这与他长期深入基层连队、舰艇、哨所体验生活有关。二次赴朝、重走长征、西沙探秘……他将作品写在了祖国大地上。为了追求艺术的真实,他对近现代史上各战役的史实细节考证一丝不苟,对各将领的籍贯出身、脾气秉性,双方军队的编制等,都作了深入研究。他常说:“(史实考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搞创作也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为了写好剧本,陆柱国不断研磨,他一生写下了数十篇电影评论文章,思想隽永、文笔质朴。如他曾论述过高山和雷振林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塑造问题。他认为,高山形象之所以更成功、观众更接受,因为她是虚构的理想人物,而雷振林是现实人物,“可能的”比“实际的”更靠谱、价值更高;高山形象的成功还在于,在遵循“不写英雄的缺点”的原则下,“缺点是他的优点的不适当的延续”。在他的探索下,他的电影剧本展现出很强的银幕思维,如《闪闪的红星》在幻觉、梦境、回忆、思考间来回切换,自如地表达了潘冬子抽象的思维活动。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就是用这样的姿态虔诚地书写着一部鲜活的“中国当代战争影像史”。

  尾声 

  据友人回忆,陆柱国河南乡音很重,又常常自嘲是“爬格者”“大路货”(作品主题开掘不深、艺术雕琢不细的缺点),但实际上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家,既才思敏捷、走笔如神,又德艺双馨、忠直诚恳,对妻女呵护有加,对朋友赤诚坦荡,对作品认真负责,堪称好编剧、好作家、好丈夫和好父亲的“典范”,因此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称赞。

  童年时代的陆柱国梦想当个手执教鞭的“先生”,这是他当时所认为的最好的职业。这个梦想与其说是一种理想,倒不如说显示了他对知识的敬畏。几十年下来,教书先生没当成,作家先生却当得痛快淋漓。如今,他在冬日安静地离去,但他的作品带给观众的温暖却不会随风消散。他曾用力描绘过的人民战争的雄奇画卷,因为建构了重要的国家集体记忆也注定将被延续下去。

(编辑:王渝)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