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云在创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北京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拥有这一系列头衔的便是1954年生于内蒙古的著名油画家杨飞云。
杨飞云很小就喜欢画画,由于父亲业余时间也画画,杨飞云就常常在旁边跟着模仿,时间长了也就受到了不少的熏陶。不过真正的学习是在“文革”以后,那时杨飞云正上初中,学校里面所有宣传画方面的事都派给他做,慢慢地开始接触得比较多了,在这方面也越来越多受到鼓励。1978年杨飞云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开始接受学院式的训练,比较正规、全面、科学地进入了一个专业绘画的领域,也有了做画家做艺术家的想法。
近年来,杨飞云致力于中国油画院在油画创作、学术研究、展览策划及美术教育等多角度为中国油画事业发挥积极作用。2008年策划并参与创作“热血·五月”抗震救灾捐赠作品;2009年参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项目并创作作品《宋庆龄》;2009年策划并参与“寻源问道——中国油画艺术邀请展”;2010年策划并参与“回到写生——三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面对原典——三代油画家临摹作品展”;2011年起策划“中国油画家学术研究”系列展;作为中国写实画派的发起人之一,杨飞云连续数次参加中国写实画派展览。出版个人油画专著20余部,主编《寻源问道》等系列展览相关画册10余部。
杨飞云及其创立的中国油画院,学术基点定位于尊崇永恒、弘扬经典,以承载和发展真、善、美为价值核心的大道艺术为己任,以审美作为艺术追求的永恒核心。尊崇这一宗旨,杨飞云及其同仁们注重研究古典艺术精神的产生根源与文化意义,总结古典文化作为人类主要文化成果的丰富表达经验与社会意义,为从中产生新的当代艺术做好准备,并鼓励探索新的艺术实践道路;注重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与方式,介入中国社会实践,挖掘社会中人的存在与意义,以优秀的东西方人文文化成就为基准,创作有中国现实精神与审美风范的油画艺术,推动社会的进步。在杨飞云的带领下,中国油画院在从事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教学及交流等实践中,注重研究东方艺术的语言特征和西方艺术的语言特征,在深入中国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促进东西方表达方式的高水平融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优秀理念,强调创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对公众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艺术,为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做积极准备与实践。深入研究西方油画造型语言体系,注重研究借鉴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的经典艺术精神及其优秀成果,崇尚永恒、和谐、理性的艺术法则,致力于对传统的继承、对自然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这个共性课题的深入探索,追求纯正的艺术审美原则和价值标准,正本清源,在多元互补的文化格局中,寻找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表现途径,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真诚民族情感的高品质艺术作品,推动中国油画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