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互补,促进戏曲人才培养
——中国戏曲学院西山永定河高研班回访调研小记
近日,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先后组织秦华生、封杰等专家学者赴天津、河北邯郸,就中国戏曲学院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戏曲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西山永定河高研班)进行回访调研。
在天津的回访调研座谈会中,天津参培学员所在单位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领导及本届高研班结业学员施立红、曹鹤、孙浩,线上学员蒋涛、董春水、韩萌等代表纷纷发言。学员们表示参加了高研班的学习后,在个人学养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对于地方戏曲非遗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学员所在单位来说,学员学成归来,也给院团引入了新认知、新动力。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合作交流部主任姚志强介绍了西山永定河高研班的非遗研培工作、办班背景以及此次回访调研的意义与目的后,对戏曲非遗研培工作如何提高站位与统筹规划以及国戏与各兄弟院校、院团间持续加强联动、保持互补共赢等方面提出建议与思考。
在河北邯郸,回访调研组举办完座谈会后跟随魏县四股弦剧团赴邯郸市村镇演出地点进行回访调研,并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专家们对剧团在有限的条件下,坚持活跃在基层文化一线,服务乡村人民群众,讲述中华民族美德故事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剧团演出剧目、发展规划提出建设性建议,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了基层剧团非遗传承发展的能力与思路。演出后的第二天,回访组一行人又来到河北邯郸魏县四股弦剧团、魏县四股弦艺术研究会进行回访调研。魏县四股弦剧团团长、省级非遗传承人李会林,剧团3位参培学员田楠、李晓凡、李丹丹参加回访座谈。李会林向各位专家详细介绍魏县四股弦剧团非遗传承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学员们参加非遗研修研习培训后自身的成长与变化,同时提出目前剧团所遇到的困难与瓶颈;各位专家和剧团成员们共同探讨非遗剧种生存、保护、活态传承以及非遗传承人们的成长、进步与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
中国戏曲学院西山永定河高研班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落实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委托中国戏曲学院紧扣北京“一城三带”建设主题,继成功举办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戏曲非遗传承人高研班之后,紧密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建设而精心设计与开展的重点工作,也是“一城三带”高研班教学系列的最后一个项目。该班学员中既有国家级、省市级专业院团优秀演员,也有全国主要戏曲院校骨干教师;既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亲传弟子,又有市区级非遗传承人,更有来自最为基层具有较好戏曲表演能力的非遗传承骨干。课程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以课程+讲座、理论+实践、素养+技能、课堂+课外的体系,帮助学员们开阔视野、提升站位,增长能力、启智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