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用镜头定格大爱 用影像诠释担当

时间:2020年02月25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立
0
  2020年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举国上下勠力同心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摄影人没有缺席。全国各地摄影人、各级各类摄影组织充分发挥摄影记录历史、反映民生的功能,用镜头为时代立传、为人民画像,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摄影作品传递大爱、凝聚士气、鼓舞人心,描绘出各行各业共克时艰的英雄图谱,将一个真实鲜活直观的中国展现给世界,以实际行动彰显摄影人的责任和担当。
  深入战“疫”一线,步伐坚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新闻媒体、宣传战线上的摄影人以相机为枪,勇往直前奔赴最危险的战场,在疫情发生、发展的第一现场,用镜头传递抗疫一线最真实的影像。他们,也是最美逆行者。 

“在这场看不到硝烟和战火的战役,我也置身其中。”——新华社记者 才扬

  春节前,新华社摄影记者才扬就向单位申请增援武汉,终于在1月26日接到采访通知。1月27日,大年初三,才扬挥别家人,与同事登上了开往武汉的列车,开始了他的报道工作。一路上,整列火车就只有才扬和同事三个乘客。谈起肩负的职责,他自豪:“在这场看不到硝烟和战火的战役,我也置身其中。” 在武汉,他带着相机去了很多地方,各大医院、口罩厂、普通社区,也看到过早上5点和晚上11点的武汉解放大路。“在这段特殊历史时间下,我用手中相机和麦克风录下了一些勇敢的人的众生相。此时此刻,我跟他们没什么两样,那些医生、防护服工厂的工人、快递员、厨师、环卫工人、社区工作人员......他们都在默默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而我,也在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同样是大年初三,《北京青年报》的记者高曌跟随北京医疗队的专机抵达武汉,入驻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他说:“我是自愿报名的。作为一名媒体记者,面对这样大的事件,我希望可以用亲临现场的方式来发出声音。”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第1天,在武汉星悦城生鲜市场,市民在购买生鲜蔬菜。10点开始买菜的人多了起来。当日,武汉正式封城。《长江日报》邱焰 摄 

  作为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疫情报道指挥部摄影组组长,邱焰坦言:“虽然摄影记者的防护装备非常基础,并不专业,但无论如何,我相信怀有新闻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摄影记者,一定会坚持冲在一线,尽可能全面、真实地记录、报道这次疫情。” 

     中国摄协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出征视频

  2月20日,一则“中国摄协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出征”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由中国摄协主席李舸率队,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原主任刘宇、《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柴选、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网络信息处编辑陈黎明组成的摄影小分队,在中国摄协分党组的加油鼓励声中“逆行”武汉。2月19日上午,中国摄协从接到组建摄影小分队任务到组建完成,只用了短短3个小时的时间。在出征仪式上,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转达了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对中国摄协小分队的殷殷嘱托。李舸表示:“在中国摄影家协会,我是摄协主席,但是我深深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就是一名摄影记者。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在社会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摄影记者应该冲锋在前”。小分队成员一致表示,他们将不负重托,用影像讲好一线抗击疫情的真实故事。 

中国摄协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逆行武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摄影人达千人以上。 

  聚焦白衣天使,致敬英雄 

  当疫情的阴霾袭来、当患者亟待救治,广大医务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以“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信念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投身战“疫”,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护航,成为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新时代最美丽、最可爱的人。

  于是,摄影人将镜头聚焦白衣天使,捕捉他们可歌可泣的感人瞬间,定格他们医者仁心的无私奉献,用影像谱写医务人员奋战一线的动人赞歌,向英雄致敬。 

一线抗疫人员的手

  由人民日报新媒体刊发的一组摄影作品《一线抗疫人员的手》,让人震撼和泪目。这组摄影作品由9幅以医务人员的“手”为主题的图片组成,每一张图片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生死相托》讲护士长马晶握住因害怕而流泪的一位老年患者的手安慰她:“可以治愈的,我们一直都陪着你”;《挺身而出》讲石家庄第九八〇医院白求恩医疗队60余名队员写下请战书,要求奔赴武汉抗疫一线;《伤痕累累》讲22岁感染科护士胡佩英因长期受消毒液和酒精浸泡而被侵蚀得伤痕累累的手;《全力以赴》讲28岁的王涛下夜班后脱下防护服和口罩,露出被汗水浸得皱巴巴的手;《无惧前行》讲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在工作间歇竖起拇指为自己鼓劲打气;《依依不舍》讲上海奉贤区中心医院吴玲在大年初三与丈夫依依挥别走向抗“疫”前线;《感恩有你》讲一位小患者举起小手给武汉同济医院儿科急诊临床护士鲍翠芳比了一个大大的心;《众志成城》讲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生们紧握彼此的手互相加油鼓劲;《负重前行》讲武汉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危而泣不成声,用手抹干眼泪后继续救治病人。这组摄影作品无声却感人,“于细微处见真情”,正是这样一双双普通而平凡的手为全国人民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摄影人有情怀,作品才有力量。 

“重症隔离病房是我最该出现的地方。”——新华社记者 熊琦

 

  1月24日,除夕时节,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患者黄淑丽在经过十余天的治疗后,已经退烧,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与她交谈时,笑着给她拜了个年,她也双手合十回礼。熊琦 摄

  新华社记者熊琦是上组摄影作品中《生死相托》的拍摄者,他腊月二十八刚刚从武汉回到老家准备过年,但腊月二十九得知武汉即将封城的消息后,他毅然告别亲人,独自返回武汉,走进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全力投入拍摄报道。他说:“拍摄完成,我坐在隔离病房的凳子上休息,虽然精疲力尽,内心却无比坦然。没有犹豫,也没有丝毫恐惧,作为新华社记者,我知道我出现在最该出现的地方,这也是成千上万医护人员日夜奋战的地方,无数病人寻找生之希望的地方。” 

确认过眼神,你最值得信赖。中国军网记者 高辉 摄

  中国军网记者高辉在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拍摄时,感慨地说:“没有穿上防护,体会不到医护人员们的感受,也没有办法拍出好作品,只有感同身受,才知道穿上那么难受,才知道患者除了用药最需要什么,最后我发现了眼睛,因为声音拍不出来,所以我选择眼睛,抓拍眼神。”于是,就有了一组关于医护人员“眼神”的特写,“用影像帮患者们记住他们的眼睛,让所有人记住那一双双坚毅的眼神!”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值得我们行注目礼。确认过眼神,他们是患者最信赖的人! 

  2月21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右二)和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原主任刘宇(右一)在病区清洁区拍摄医务工作者肖像。陈黎明 摄

  中国摄协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到达武汉的当晚,就参加疫情防控指挥部宣传组召集的会议,会上下达了工作任务,要组织当地摄影人一起为最可敬的白衣天使们拍摄肖像,尽可能做到全覆盖。第二天,小分队即进入“高速运转”的工作状态,每天高强度工作时间长达整整12小时。小分队成员、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原主任刘宇说:“真希望将来能用这些照片建一堵英雄墙,让人们永远记住他们”。 

  2月13日10:57,病房里传来加油的声音。新冠肺炎的住院病人都比较担心和恐惧,家人又不能陪在床边,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在病房里告诉他们:“放心!我们是江苏省过来的医护人员,和你们这边医院的医护会把你们治好的。大家一起加油,好不好?”这时,随着护士长举起的手,病人也随着举手喊起加油。贾晓民 摄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美国公共卫生的先驱、结核病学专家特鲁多医生的这句名言是很多医护人员的座右铭。医护人员并不天生就是英雄,他们也有妻儿老小需要安慰,也有艰难困苦需要面对,但“大敌”当前,他们毅然决然将情感的天平倾斜给了大众。作为他们中的一员,身为医护人员的摄影人有更多的职业认同和情感共鸣,于是,在战“疫”阵地救死扶伤之余,他们用手中的相机或手机,记录了身边平凡而感动的瞬间。贾晓民作为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派往武汉支援疫区的医疗专家,也是徐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他在武汉一线拍摄了众多医务工作者与“死神赛跑”的照片。 

  这样的摄影人还有很多,在中国卫生摄影协会的微信群里,会员们陆陆续续从各地发来了各自立足医院拍摄的抗疫一线的动人影像和视频,记录了在疫区艰苦条件下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的工作身影,弘扬了白衣天使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体现了卫生健康系统摄影人的使命担当。 

  2月5日22时,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方舱医院”正式启用,开始接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患者。中国卫生摄协提供

  记录各行各业战“疫”场面,众志成城

  1月30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一家专业生产医护用品的企业生产车间,工人在严格消毒环境下生产医护产品。孙中喆 摄

  2月2日,凌晨5点,在寿光市绿圣果蔬专业合作社,菜农桑雪梅带着头灯在采摘黄瓜。为了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蔬菜供应,寿光菜农的摘菜时间由以往的下午调整到凌晨。  郭绪雷 摄 (山东省摄协提供)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全国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协调联动,打响了一场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摄影是观察世界的眼睛,摄影人用真切的视角将镜头对准坚守在“抗疫”战线上的人们,除了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各行各业默默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的普通工作者:24小时坚守高速路口的公安干警,早出晚归巡逻排查的社区工作者,春节期间返工生产防护装备的车间工人,昼夜奋战在工地的医院建设者,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出租车司机,每天为医院免运费送餐的外卖小哥,保障新鲜蔬菜不间断供应的菜农,为封闭楼栋居民送代购物品的志愿者们……镜头下,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平凡而伟大,汇聚成全民抗疫的磅礴力量。 

建设中的火神山医院。黄蕾 摄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让万众瞩目,中国速度令世界惊叹。湖北省女摄影家协会理事、军人出身的黄蕾克服种种困难,从大年三十起,顶风冒雨连续十个昼夜,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现场用镜头记录了全过程,多维度地展现了保卫武汉“生死战”的历史瞬间。 

昼夜坚守。覃文乐 摄

  中国摄协会员、湖南省张家界摄影家协会主席覃文乐春节以来一直关注日夜奋战在一线的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用镜头记录下他们最美的感人瞬间。“他们默默奋战在最前沿,不计辛劳,是最可爱的人!我要为他们记录,我相信,走出孤岛,我们终将在温暖的阳光里拥抱。” 

众志成城,全力防控。陈晓港 摄

  河北省文安县的摄影人陈晓港只身走遍文安县各个村镇,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文安人民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的场景。在他的眼中,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今年的春节笼罩上一层阴影,但勇敢的人们并没有报怨,也没有退缩,有的只是挺身而出。“这期间我走访了我县的各个村镇,看到各个村街的防控地点,有共产党员,有志愿者,有年逾花甲的老人……他们尽职尽责,为我们构筑起防御的坚固防线,这一幕幕深深感动了我,我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人间的真情!” 

      举办专题摄影展览,铭记感动

 大年夜。中国摄协副主席 雍和 摄

  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举办抗疫专题摄影展览,既是对摄影人阶段性战果的呈现,也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当疫情退却、春回大地,回首共同走过的战“疫”路,我们会感谢摄影人用镜头记录的一张张面孔、一个个瞬间、一幕幕场面,欢笑或泪水、感动或感伤、拥抱或别离,点点滴滴,都见证了那一段与子同袍、感天动地的历史。正如走过上海的大街小巷,用镜头定格疫情下真实上海景象的中国摄协副主席雍和所说:“尘埃终将落定,但我们不会忘记。” 

《来自“疫”线的摄影纪实》展览

  2月14日,中国摄协集各媒体、各地和各行业摄影协会之力,在短时间内推出的《来自“疫”线的摄影纪实》展览,在中国摄协办公楼门前的橱窗展览区展出,为冷清的街道增添了暖意,吸引了路人驻足观看。展出的20余幅优秀摄影作品讲述了全国各地抗击疫情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鼓舞了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心。 

  1月26日,138名医疗队员组成的天津第一批医疗队飞往武汉,踏上了驰援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一线。杨梦礼摄 选自天津摄协主办的《抗击病毒,守护平安》主题摄影作品网络展

  天津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抗击病毒,守护平安》主题摄影作品网络展,作者来自于战斗在防控疫情一线的医疗、公安、交通等单位的市摄协会员、骨干和媒体记者,真实反映了一线医务工作者出生入死的奉献精神,展现了社会各行各业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昂扬风貌。 

  宅在家里,每天都能听到,抗击病毒的广播声音,电视画面。爸爸妈妈同宁宁一起画画、剪成帽子戴在妈妈的头上,小宁宁正用玩具枪消灭“病毒”。叶小平摄 选自重庆摄协《2020“抗疫”宅家日常生活摄影作品集》

  在重庆摄影家协会官网推出的《2020“抗疫”宅家日常生活摄影作品集》,透过“宅家”摄影人的镜头,展示百姓大众在面对无妄之灾时的“众生相”,既是2020年独特中国春节的影像志,又是普通百姓与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务人员、志愿者们共同抗疫的战歌。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谢子龙表示,湖南摄协计划待战胜疫情后,在全省举办一场高规格的“文艺抗疫·口罩下的故事”大型主题摄影展,通过优秀的影像作品来铭记、激励和致敬。 

中国摄协《来自“疫”线的摄影纪实》展览海报

  正如中国摄协《来自“疫”线的摄影纪实》展览海报上写的:“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摄影人的镜头里,定格的是人们摘下口罩,在温暖的阳光下尽情欢笑热情拥抱的场面。

  我们相信,那一天不会遥远。 

(编辑:杨玳婻)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