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扶贫先扶精气神,为脱贫摁下“快捷键”

时间:2017年10月1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 博
0

  精准扶贫题材影片《十八洞村》将于10月13日全国公映——扶贫先扶精气神,为脱贫摁下“快捷键”

  十八洞村退伍老兵杨英俊和几个堂兄弟家均为精准识别的贫困户,面对现状,兄弟几个虽心态各异,但内心深处都有对改变命运的期盼。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杨英俊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决心打一场脱贫攻坚战。在追求生活脱贫的过程中,他们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脱贫……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花垣县,早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此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10月9日,由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出品,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苗月编剧、导演,王学圻、陈瑾主演,以反映精准扶贫为题材的影片《十八洞村》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首映式,宣布影片将于10月13日登陆全国院线。

  作为迎接党的十九大的重点影片,《十八洞村》不仅充满主旋律的正能量,也极具诗意与东方美学风格,通过兼具时代主题与艺术深度的镜头语言,展现出湘西乡村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村民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折射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的碰撞与融合,进而引发人们对于如何脱贫以及怎样才是真正脱贫的深度思考。

  “我希望影片像一篇散文诗,蕴含着一种温馨的情感与诗意。”曾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导演苗月笑言,自己和主创团队“一不小心把主旋律电影拍成了文艺片”。的确,《十八洞村》用散文化的电影语言抒写着当下乡村居民的内心世界,既不沉溺欢喜,亦不回避悲辛。在影片中湘西的大山深处,流淌着十八洞村人民的淳厚与纯良,那连绵不绝的群山、苍翠欲滴的丛林、随风飘散的山歌、漫天飞舞的流萤,共同构成了影片充满地域风情的诗意背景。

  中国农民对土地的依恋,缘于内心对于传统和文化的坚守。为了完美地展现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剧组在湘西多个村寨取景,“这里的一花一木、一草一石,丝毫未曾受到工业化的侵染,令人感动。”苗月说。《十八洞村》在主旋律的剧情之下,包裹着人与土地的深层关系。“在拍摄时,我加了很多当地村干部的微信,跟他们成为好朋友。如今电影拍摄完成,我依然在朋友圈里关注着那些村子的变化,发现这些变化不仅来自于物质和环境,更源于村民的内心。而正是这种由心向外产生的变化,帮助脱贫工作摁下了‘快捷键’。”苗月希望《十八洞村》能成为一个窗口,向生活在都市里的观众讲述精准扶贫是如何改变贫困地区老百姓生活的。

  “人生一辈子,过完了都要走,只有田土不得走。”男主角杨英俊在影片中道出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对白。著名演员王学圻饰演的杨英俊,为了土地、为了改变命运,带领十八洞村民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愚公移山”。第一次饰演农民的王学圻用一口浓厚的湘西口音笑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农民”。谈及自己扮演的角色,他表示:“杨英俊是被识别为贫困户的退伍老兵,但那股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促使他不畏艰难,带领村民打赢了扶贫攻坚战,以实际行动证明,扶贫先要扶的是精气神。”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表示,电影《十八洞村》作为一部真实反映中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电影作品,不仅具有推陈出新的现实主义主题,同时还兼具较高的艺术品质。影片用艺术的手段聚焦精准扶贫的重大主题,不仅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也通过人物精神世界的变化提炼出“扶贫重在扶志”的主题,是近期农村题材电影创作中的一部优秀作品。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傅若清认为,《十八洞村》是一部展现当代中国乡村图景、紧扣时代脉搏、唱响时代旋律的优秀影片。他表示,犹如上世纪80年代摄制的农村题材影片《人生》和《老井》,《十八洞村》也是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电影,平淡却充满历史的质感,同时又不乏鲜活的生活气息,是一部值得尊敬、值得赞赏的佳作。

  首映式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主持,李国奇、周建东、马佳、蒋强先、谷良、韩梅、唐伯超、冯云生等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编辑:王解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