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即将消失的职业:谁做轻鸢壮远观

时间:2017年08月0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侯晓艳
0
  位于山东潍坊市寒亭区的杨家埠,不仅是全国三大民间年画产地之一,而且是全国四大风筝流派之一——潍坊风筝的故乡。在千姿百态的风筝世界中,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气韵,特别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借用了木版年画的工艺和国画的传统技法,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2006年,潍坊风筝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个个擅扎鸢”,杨家埠的风筝艺人满村庄。曾经德高望重的一位叫杨同科,1902年出生,扎风筝半个多世纪,人称“风筝王”。在选料、骨架扎制、风筝糊面、绘画施彩各个方面都有绝招。如今,他的孙女杨红卫成了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杨红卫从小就跟随着爷爷杨同科学习扎制风筝。耳濡目染,再加上自己的爱好,很快便掌握了扎制风筝的“绝技”。每一个风筝从选竹料、打弯、劈条到扎制、蒙纸、绘图上色,60多道工序都是一个人完成。杨红卫说,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质量过硬的风筝。其中,破竹材、削竹材、打弯竹材、扎风筝、画风筝都包含看似平淡无奇中的技艺。

  削竹材,这是最初的反复的修形的过程,一定要修成合适的粗细,还要保证均匀。

  竹料打弯是有要求的,必须向竹青一侧弯曲,这样弯曲后竹料不容易回弹。她一手拿工钳,另一手捏一根根丝竹,像变戏法一样,不一会,将细竹条在烘烤中弯曲定型。

  风筝几乎人人会扎,但遵循古法的越来越少,很多必要细节因为太繁琐被省略掉了。比如这最简单的线扎,很多作坊嫌麻烦,不再使用线绳而改用胶粘,很容易造成脱胶,而杨红卫却能做到一丝不苟。

  现代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传统的工艺的效率,就像这风筝的制作,大多数厂家采用的是印制的风筝面。但高效率的流水线却很难让工艺透出精致。杨红卫的绘画艺术,为每个风筝赋予了生命。

  例如用每个不同的画面最后组成的《百子呈龙》风筝,这是现代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风筝不能相比的。《百子呈龙》的龙头,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画风筝时,一手托着风筝,一手握笔,直接往上画,这可是真正的功夫活儿。

  这样才有了独特的风格,每一个都像是一幅精彩的年画,这样的风筝飞上天,真是不折不扣的“飞上天的年画”。

  在别家都用尼龙布料印制的时候,杨红卫还是坚持每一个风筝都用绢丝手工绘制,先在绢丝上把画画好了再糊上骨架,最后还要修整,确保每一个风筝都能飞上蓝天。

  木版年画的绘画艺术揉进风筝的绘画之中,挂在墙上是年画,飞到空中是风筝。每一个都凝结她的辛劳与智慧,每一个都是独具特色的风景线。据了解,杨红卫曾多次获奖,还曾远赴德国、美国的孔子学院讲学,她和她的风筝成功地走向了世界。

 

  

  “飞上天的年画”

  破选好的竹材

  每一个画面都不一样

  绘画体现独特风格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