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民间文化遗产必须融入现实生活

时间:2017年06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前身是创设于2006年的“文化遗产日”,更名后内涵更加丰富。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论述,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办转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民间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方面遭遇了极大的挑战,注重非遗的传承性、活态性和实践性,强调非遗传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聚焦非遗实践,注重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中国民协发起了一系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包括“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也发现了许多新问题,“伪民俗”“假故事”“边缘化”“高端化”等现象的出现,也暴露了社会上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之间仍存在差距。形态各异的民间文化遗产和民俗事象,如何融入现实生活,如何推动转化创新?只有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本质规律进行深入了解,从适应时代发展和时代需求的角度着手,才能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做到活态传承。

 

  民间文化遗产必须融入现实生活

  □ 侯仰军

 

  民间文化遗产是指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的、保存至今的“草根”文化遗产。一方面,它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流传不下来,不能成为“遗产”;另一方面,它又是不断变化的,民间文化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随着新的民间文化事象不断涌现、积淀,新的民间文化遗产也不断产生。

  民间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民居、工具、服饰;无形的文化遗产,如口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礼仪、节庆等,内容十分丰富。仅口头文学一项,略加记录整理,就汗牛充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协曾经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口头文学进行了拉网式普查,获得了巨量的第一手口头文学资料,搜集到民间故事184万篇,歌谣302万首,谚语478万余条。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版的“三套集成”省卷本计90卷,1.2亿字;地县卷本(内部出版)4000多卷,总字数逾40亿。口头文学生于民间,随着新事物、新事件的发生,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等每时每刻都在产生。

  民间文化遗产融入现实生活,就是要融入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之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必需品,而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更不是市场的奴婢。大体说来,民间文化遗产融入现实生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扬弃继承,推动转化创新

  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来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在于不断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前不少民间文化遗产与人民大众日渐疏远,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活态转化,没有进入当下的火热生活。以民间故事为例,虽然我国的民间故事浩如烟海,但大家耳熟能详的实在有限,反而是外国故事被广泛传播,甚至进入中小学课本。西方童话灰姑娘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尽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民间故事《叶限》呢?它和《灰姑娘》同一类型,情节比《灰姑娘》更精彩,而且早在唐代就已被记录下来。许许多多的《叶限》就是这样尘封在书库中、掩埋在故纸里,不为外人所知。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很多高校、科研单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民间故事进行数字化存录,但存录之后同样束之高阁,既没有充分利用、惠及学人,更没有转化创新、造福社会。

  要想让民间故事走进现代人的视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要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表达形式,或典雅,或活泼,或浅显,或深邃,以俘获不同的传播对象。在这方面,中国民间故事人物花木兰成为美国好莱坞大片的主角,获得很高的票房,值得我们借鉴。

  2.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

  我国的民间文化遗产虽然大多是农耕时代的产物,但符合民族心理诉求,从根本上体现了核心价值理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既要认真保护,积极传承,还要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尤其要利用好传统节日、灯会、庙会等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事象。这些年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各地庙会有声有色,根本原因就在于适应了时代要求,融入了百姓日常生活。以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例,它借助春节、元宵节这两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比较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政府和民众在节会中的关系定位,即民众办会、民众参与,政府保驾护航、提供服务,两条线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每年庙会期间,各地商贩搭棚售货,各路艺人竞相献技,数百种餐饮遍布街巷,手工艺品琳琅满目,鼓书、皮影、各类剧种汇集,使浚县古庙会成为充分展示华夏农耕文明的活标本,既满足了百姓的精神诉求,又满足了物质需求,吸引了豫、晋、冀、鲁、鄂、皖、苏诸省数百万民众参加,成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

  3.建立传承机制,贯穿教育始终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中小学里习得的知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对他们进行民间文化遗产方面的教育尤其重要。曾经,由于过分强调与国际接轨,过分注重外语教学,很多孩子从上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被引入外语环境,对于我们的母语和传统文化学习反而不多;个别教育主管部门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教育只作表面点染,没有有效渗透;有的中小学课本里正面人物、励志故事往往取材于西方,而反面人物、消极故事不乏中国的影子,对孩子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造成了致命的侵蚀。中小学课本在“美人之美”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了、淡化了甚至抹杀了“美己之美”。

  为加强民间文化遗产方面的教育,可以定期举办培训班;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建立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基地,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进而熟悉优秀的民间文化,从小培养他们对优秀民间文化的兴趣;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还可以在各地建立民间文化遗产陈列馆,充分展示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遗产,以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4.提高法制意识,科学管理引领

  民间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传承中弘扬其科学、合理的成分,摈弃其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因素。对民间文化事象,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一禁了之。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文化也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和热爱,民间文化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也日渐被淘汰。但在个别地方,由于个别领导对民间文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导向上忽左忽右,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严重影响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高度城镇化的今天,人们对鞭炮污染有了认识,对政府“限放”也表达了最大程度的理解与支持。但某省借口鞭炮污染,全面“禁放”,就连偏远的山区也不放过,动辄以罚款相威吓;某市城管执法部门竟然以春联有碍市容、易引起火灾这样的荒唐理由为借口,在大年初三就派执法人员挨家挨户撕春联,严重伤害了人们的感情。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即便个别习俗有因应时代变化而需要变革的地方,地方政府也不应过于强硬地一禁了之,更不应打着其他的旗号胡乱作为,做出有悖常理的行为。在这方面,全社会都应该提高法制意识,科学管理引领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

  民间文化遗产来自民间,本就与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当下保护、传承民间文化遗产,更要使其回归本真,融入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适应与时俱进的民间文化生态,才能传承久远,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最土的”艺术最有效的送达

  □ 刘加民

 

  从某种意义上讲,民间艺术作为“遗产”,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极言民间艺术到了濒危和稀缺程度,并非已然停滞了、死亡了,退出了人类文化的展示舞台。他们或许会在博物馆、收藏室留下一两件干枯的“蝉蜕”,但是同时也一定会有民间艺术的新生命出来,翱翔于天空,鸣唱于树林,成为夏日时光里的独特意象。

  因为民间艺术是“生活的艺术”,民间艺术的根脉会一直伴随着人们的审美、教化、生存、娱乐等等的需求持续存在。民间艺术的变异性、活态性、时代性,以及多数民间艺术必然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让人们在保护、传承与发展民间艺术时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难能可贵的自由时空。

  2014年12月2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泥土的芬芳》介绍了天津泥人张的创作状况。泥塑作品充满了泥土的气息,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这个“泥土”不是指泥塑创作的材质,而是天津泥人张的艺术风格和题材特点,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始终坚持用传统的艺术方式表达时代主题,传达时代精神,展示当代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状貌和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情感色彩上,天津泥人张保留了民间艺术轻松愉快的特点,敢批评决不苛刻,有歌颂却不肉麻,有夸张却又不古怪。最重要的是,创作者巧妙地处理好了可爱性美感与时代主题之间的平衡协调,给人一种自然率真、充满童趣和生活气息的艺术享受。一句话,泥人张所用的泥土,是鲜活生活的泥土,地气充沛的泥土,不是太空的营养基,更不是人工合成的“假土”。

  其实,早在2013年下半年,有心人会发现,在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围挡上面,都有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大型户外招贴画。那些憨态可掬的泥塑娃娃,那些朴素又大方的民间剪纸、色彩斑斓的木版年画,都在共同的中国梦的主题下面,展示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姿。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用相同的艺术面貌迅速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机场、车站、码头、公园等公众场所的墙面上。

  这两个由中央文明办主导的政宣公益项目,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用最土的方式方法,实现了最有效的送达”。在新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时代,脱胎于古老墙绘艺术的宣传方式和民族民间流传千百年的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艺术形式,在新的时空中获得了潇洒恣肆的存在状态,不能不说让人惊叹,值得反思。

  第一,一定要用民族的方式表达。用最“土”的方式表达最新鲜的时代主题,在很多人看来,会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在新技术新理念日新月异的时代,在思想价值审美追求多元化了的时代,用泥塑、剪纸、木版年画等土气的、传统的东西来表达,会不会费力不讨好呢?一清老师最具说服力的道理是:文化这东西是相对恒定的,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东西,即便你看不见,它们也依然在灵魂深处潜伏着,只需要一个巧妙的唤醒、激活、鼓励,就能得到热烈的回应。事实证明,这个迅速覆盖全国几乎所有建筑工地围挡的“我的梦中国梦”公益政宣活动的传播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不同阶层、不同政见、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和审美趣味的人的一致赞赏。

  第二,一定要用大众的平台发布。在自媒体广泛普及的时代,用户外招贴画的方式(平台),是不是太老土了呢?策划者独辟蹊径,绝门出击,克服困难,说服同侪,把项目做出来了。用最原始的手段最低廉的成本实现了最有效最到位的送达。

  在艺术创作手法和发布平台这两大关键要素上,“我的梦中国梦”和“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政宣项目都选择了回归传统和民间,回归貌似已经“遗产化”了的民间艺术,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民间艺术是民间的艺术,民间是民间艺术的出发点也是着眼点;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所有艺术创造活动的终极目的。

  2017年5月18日至23日,中国文联、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帷幕。如果说几年前中央文明办“我的梦中国梦”大型户外宣传带有一定程度的尝试和冒险性质的话,这一次用农民画表达时代主题的创作比赛,就完全是一场自觉、自信和充满激情的艺术表演了。此次全国农民画大展共收到全国60多个画乡及少数民族地区推荐选送的1450多件作品,经过精挑细选,200幅优秀作品获准展出。作者分布也十分广泛,来自23个省份,包括汉族、藏族、回族、苗族、彝族、傈僳族等多民族的创作队伍。作品融会了民俗文化和地域风情,表现农村生活和群众的文化追求,体现了当代农村生活的多样性。中国农民画经过几十年努力经营和锤炼,已然成为世界艺术百花园里独具魅力的一大类型。这种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绘画艺术,超越了或者突破了学院派绘画对平面美术的基本规范,忠实于生活本身的丰富与多彩,和朴素率真的个性化审美需求,把包括粉画、油画、国画、版画、漆画、唐卡等多种艺术语言在内的“不讲规则的规则”运用得出神入化、巧夺天工,让人赞叹不已、欲语忘言,呈现出民间艺术无限的生发可能和无法遏制的表现张力。

  与泥塑一样,农民画似乎也曾经是比较“濒危”和“遗产”的艺术,但是风水轮流转,审美也螺旋,某个特定时期的相对沉寂也许正是为了酝酿另一次更大规模的繁荣和发展。这一次中国农民画的“大展”,一时间成为了京城艺术圈里热议的话题,让很多人感觉惊艳甚至震撼,多少年象牙塔里挖空心思、殚精竭虑进行艺术创新而不得,如今却被来自基层、来自大地的农民“画师”——他们甚至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艺术家——爆出冷门。他们的成功秘籍,已然可以用10个字概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对优秀传统艺术的态度上,他们不约而同坚守了根本,走对了方向。而他们的基本立场,则始终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画师们使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现熟悉的生活和切身的感受。所谓生活之树常青,生活就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

  以天津泥人张和中国农民画为代表的民间艺术,之所以能够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中保持活力,在乡村和农耕文明快速消退的时刻继续活跃在“城里人”的日常生活中,美丽在琳琅满目的民族民间艺术大观园里,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有生气,能创新,尤其擅长响应政府号召,遵循艺术规律,把握现实题材,心系民生苦乐,感应民众关切,了解基层需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八个字在这些成功的民间艺术作品和他们的创作者那里,不是一句时鲜的宣传口号,而是几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执着追求的艺术信念,生活与艺术创作,很大程度上融合在了一起。

 

  强根固本 人文并重

  ——关于口头文学遗产普查记录理念与方法的回顾与思考

  □ 王锦强

 

  我把新中国民间口头文学普查的历史阶段大致概括为这样两组关键词:政治性(事件缘起)——非理性(运动结构)——技术性(服务职能);超现实(神话化)——精英化(理想化)——平民化(实用化)。前期顾头不顾尾,中后期逐渐理性化。

  一、大跃进民歌掀起全民创作的“冷高潮”

  从五四歌谣运动开始,一直到延安时期对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研究、运用,民间文艺事业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只是局部性和零星化、艺术化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跃进民歌及新民歌运动模糊了文人文学和民众口头文学的界限和分野。新中国成立后对民间文艺的采集,强调科学性、全国性和全面性,并在领袖倡导、全民动员的情况下慢慢形成巨大而无穷的力量,逐渐变为全民的民歌搜集与创作运动——大跃进民歌。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期的文学运动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文化艺术打开了一扇再也无法关闭的民间文艺的大门,甚至进入一种狂热和非理性状态,民间文艺的真正宝藏并没有得到科学发掘和利用。而文人作家的不速之客式地闯入必然是到处碰壁,得不偿失。

  然而,对于这一演变为大跃进的民歌运动,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文化实绩、为何形成如此声色和阵势,其影响烟消云散了吗?学术界对此缺乏研究和剖析,这是新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巨大缺憾。我们为何缺乏哲学思想、理性精神、批判意识,应该从民族精神迷雾或灵魂深处找找肌理纹路或病灶与基因。民间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离开了对信仰和价值观的解析、考量和追问,肯定行而不远。

  二、“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时期,全面科学普查民族民间口头文学形成较为完整的体制、机制和网络,理念及方式方法有了新的时代色彩

  近四五十年,中国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变化。我们的一切,包括遗产都在这剧烈的变化中不断地产生前所未有的问题,并面临巨大的挑战。在物欲的社会里,必然轻视精神。文化遗产作为公共的、精神性的事物必受到冷落。

  于是,挖掘、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不仅可以促进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还有助于延续中华文脉,造福一方百姓。从1981年至2009年,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从酝酿、立项到全面实施,经历了近30年。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将几千年来民间的无形精神遗产变为有形的文化财富,有效避免了民间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下的快速消减和灭失。它为世人了解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发展规律、应对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文化转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学财富和精神资源。其声势还有些许前二十多年文化运动积蓄的结构性余威,但不能同日而语的是民间观念、民间立场、民间情怀开始成为主流。这次大规模的普查行动中,所搜集的一大批珍贵的各民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史诗、长诗、地方小戏、说唱文本等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改写了汉族文学文化史和新写了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史,也重写了中国的文学史和文化史。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项目推广的“成书在县、初审在市、复审在省、终审在国家”的运行机制,经过多年实践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也被各省、市、县的各层级民间文艺工作者所普遍认同,并得到他们的热情响应和积极配合,为新世纪中国口头文学遗产工作竖起了一座文化丰碑。

  三套集成最突出的问题是出版的图书形式单一,录音录像资料没有得到归档和视听呈现,利用率低;神话史诗长诗多为节选,未体现出全貌;文字整理的痕迹明显,还有一些创作和改编成分在里边;普查工作并未全面彻底,资料保管没有下文,留下很多尾巴;后三套集成时期的后续研究工作跟不上时代发展,民间文艺工作队伍逐渐解体,民间文艺人才队伍出现断层;十套民间文艺集成中民间文学逐渐游离和独立出来,与民俗文化和其他民间艺术的联系没有得到很好的学术粘连,而且逐渐使民间文学失去归属感;重文本轻人本的现象比较普遍等等。

  面对这些难题和挑战,中国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积极行动,通过摸索和实践,并积极推动政府和相关机构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

  三、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造势和铺陈

  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倡导和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实为一个综合性的民间文化项目组合,它同时也为国家有关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铺路和造势。该工程以文字、图片、录音、摄影、摄像作立体记录,确立中国民间文化保护的体系和对象。其重点实施项目《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县卷本》内容包括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笑话、民间童话、民间寓言和其他民间故事作品。《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县卷本》力求真实地反映各县的民间文化特色。

  上海市成为《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唯一出齐区县卷的省份。在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时刻,为急剧变化发展、日趋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留下一份珍贵的民间口头文学历史文献,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和文化意义。

  流传是民间文艺最显著的特点。无穷的复制和附会是孪生兄弟,应视为民间文学的渐变功能和存在形态;不发生变化(或变异)的民间文学很难存活。我们应重视这种不同样态或大同小异的版本或作品的价值,在传播与差异中寻找民间文艺的真味。《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苏南通市分卷》对相同或相似的传说、故事母题,以及不同地区文化生态的殊异,给以特别的关注、描述、演绎和延伸。多版本、流变性是民间故事的流传特点和旺盛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文化多样性和地域性、民族性的生动体现。比如,同样是讲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海安人细致地讲述天地初生的经过以及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由来,而启东神话“盘古王造人”则戏剧性地附带了“寡汉”产生的特殊缘由。更为明显的,各地有不同的传说、故事母题,构成了各具特色、斑斓多彩的民间文化景象。

  “民间小故事,人生大智慧”。《中国民间故事全书》被列入“十一五”、“十二五”全国重点图书规划,还被列入“农家书屋”采购清单以及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爱国主义教育推荐书目。“浙江瑞安卷”刚一出版,便成为瑞安市外国语学校第四届读书节的重要阅读文本,并作为本校教材建设课题。该校还倡导学生阅读民间故事,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并且深入乡村搜集瑞安民间故事,汇编出一本学生搜集的瑞安民间故事集。这是民间文艺教育传承的一个生动个案。

  湖北省宜昌市是全国最早响应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地级市。该市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12卷本458万字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市分卷》,而且在传承人调查、认定、命名、研究及相应保护措施方面用力颇丰,受到普遍称道。

  住在五峰深山的老农刘德培以擅长讲述故事笑话闻名乡里。1984年起,五峰县政府开始按年度安排专款,照顾刘德培老人的晚年生活,此在湖北省为首开先河。五峰县政府对刘德培老人的特殊照顾,则从1984年持续到2000年12月刘德培老人病故,长达17载,在全国罕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对刘德培的系列保护措施,成为后来宜昌全市对高龄民间文化传人实施照顾的参照坐标。夷陵区(原宜昌县)自2000年起,就对下堡坪乡谭家坪村的农民故事高手刘德方每年安排照顾并拨专款1万元;2007年,在刘德方70大寿前夕,又为他解决一套3室1厅住房,他在偏僻的谭家坪村的低矮简陋的小土墙屋,则被区里整修,作为故居保存下来。宜昌对民间口头文学传承人的保护举措,在全国民间文艺界传为佳话。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是在既往普查工作的基础上整理遗产,保护资源,光大精华;文档化、数字化是既往的突破和发展,传承人受到前所未有的真正重视和关怀才是这一阶段的重中之重。有史以来,为民立传,在新世纪才逐渐成为现实。

  在实施这些工作当中,中国民协始终把理论研究和学术总结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科学理论和学科理念指导普查工作;把从田野调查中获得的鲜活的真知灼见和学术研讨活动中形成的思辨成果进一步归纳提升为新的思路,再用来丰富田野作业和编纂理念,并开展了富有鲜明个性、独具特色的各种民间口头文学传承、创作与表演活动,使文化自觉成为新理念;不断推出优秀口头文学保护工作新成果,使文化宝库有新积累;不断增强民间口头文学的发展后劲,使民间文艺事业有新活力;积极稳妥地开展民间文艺之乡调查认定及命名活动,使民间口头文学在服务农村建设及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上有新建树。

  四、为民间文艺正名和为社会服务是时代特征,也是增加对其文化价值重新审视与认识的理性阶段的初始体悟

  随着中国民间口头文学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民协战略性地将民间口头文学采集与出版、传播工作进行转型与全面升级:将全面普查转变为全面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从学科研究遍地开花转变为综合总结与个别示范试点相结合、从以文本为主转变为文本与人本并重、从以静态的文字图片记录为主转变为动静结合的综合采录、从以单纯的纸质出版保存为主转变为多媒体的立体性存录、从以田野调查为主转变为活态传承与生态保护并重、从以区域和分类研讨为主转变为国内研讨与国际交流并重等新的举措和新的理念,并在史诗调查方法与学术研究、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学遗产记录与翻译出版、传承人调查认定命名与口述史的记录出版、设立民间口头文学生态保护区与命名文艺之乡、举办民间传统故事会与民间说唱表演活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方便学人,扩大利用。

  中国民协组织实施的中国民间口头文学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坚持了高标准的学术要求,以示范本、示范调查和工作手册规范与指导各地各项目的开展。今后,还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田野作业、活态保护、传承人口述史研究、命名文艺之乡、建立传承保护基地、数字化呈现、多媒体实验、理论著作出版、民间文学大学出版工程、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学科体系的建设,使中国民间的伟大文化创造真正为人民群众享有,并为人类文明进步与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奉献中国人民的经验与智慧。

(编辑:段冉)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