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茸芭莘那: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一个都不能少

时间:2017年03月1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谷疏博
0

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一个都不能少

——访全国政协委员、普米族青年歌唱家茸芭莘那

茸芭莘那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孟祥宁 摄

  作为《星光大道》2006年度总决赛冠军,从云南大山里走出来的普米族青年歌唱家茸芭莘那早已为大家所熟知。从她的服饰上,你会嗅到大山野花的清香,从她的笑脸上,你会看到彩云之角那一抹飞霞。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5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并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对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保护等提案,今年两会上,茸芭莘那作为第一提案人,同其他27位人口较少民族委员联名提案,共同呼吁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保护。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更是仅有4万人口的普米族中唯一的一位全国政协委员,茸芭莘那将全部的挚爱都献给了她的家乡、她的民族和其他同样面临困境的人口较少民族。她真诚地说,“为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保护奔走,是我的责任,更是我一生的事业。”

  无论人口众寡,他们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组成部分

  “我们普米族人口只有几万人,但是同其他人口较少民族一样,都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属于中华文化一部分。这些民族由于人口数量很少且居住分散,仅有语言而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文化体量小且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强,文化传承断代等问题使得它们共同面临着非遗濒临消亡的困境。”一说到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茸芭莘那不免有些担忧。

  在提案中,茸芭莘那提出了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的现实困境,建言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应相应提高其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级非遗名录和非遗传承人名录中所占的比例,每个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项目应尽量全面涵盖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类别;按照我国现有的非遗名录申报制度中的分类方法去衡量,很多对传承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至关重要的非遗,由于其分型、分类发展程度较低,除一些极具特色且知名度大的项目外,很难在某个具体类别(如舞蹈、音乐)的申报过程中脱颖而出。目前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某些人口较少民族只有一两项入选,如普米族只有搓蹉一项;景颇族有目瑙斋瓦、目瑙纵歌两项;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保护工作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单设人口较少民族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申报通道,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在省级申报国家级的非遗评审中独立进行审核,这样能够保证更多的人口较少民族的优秀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进入国家级名录。

  抢救人口较少民族非遗刻不容缓

  人口较少民族绝大部分聚居于交通不便的深山、边陲,它们中大部分是无本民族文字的,部分有民族文字的民族,流传下来的文献和文物数量也十分有限,对于文化的传承只能依靠口口相传,而作为自然继承人的年轻人,由于生活、文化等原因离开了家乡,导致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断层问题日益严峻。“真的是人走歌歇,人亡艺绝。就普米族来说,目前能够完整掌握着普米族非物质文化的人不超过5位,而且都是我们当地年事已高的老人,他们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如果他们不在了,我们丢失的就是一座民族文化‘博物馆’,真的一刻都等不了了。”茸芭莘那说。

  谈及茸芭莘那5年前提案的初衷时,她向笔者讲述了一个让她一生都遗憾的事,茸芭莘那的外公是当地完整掌握普米族文化的权威传承人,家乡几乎所有的重大传统仪式都是由茸芭莘那的外公来主持。但不幸的是,在茸芭莘那刚来北京的那一年,她的外公突然离世了,从生病到离世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我总觉得外公很健康,当时来北京我还找了做纪录片的朋友,想让他和我一起去拍摄外公,记录我们普米族的文化。但是外公突然走了,这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直到现在都无法平复。那时候自己没有紧迫意识,我很自责,但同时这也更坚定了我抢救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

  在茸芭莘那看来,开展抢救工作一定要培养本民族的文化领军人物,她更坚信:只有源于对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热忱和挚爱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为民族非遗保护作贡献的人都值得铭记

  “2006年我参加青年歌手大奖赛,当时参赛的曲目就是我从小和我外公学的普米族最古老的歌谣《怒江大小调》。我之所以能从家乡走出来,就是得益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因为我身着民族服饰,我用家乡的语言歌唱,我载歌载舞热情奔放的表演形式,让现场的评委和全国观众知道、了解了普米族这个少数民族。我身上的民族性,它是一个标志、一个烙印。”

  2017年春节前夕,茸芭莘那录制了自己的新作品,这首歌曲仍然延续着她以往歌唱家乡的传统,讲述家乡的变化,赞颂民族的团结。在她看来,自己作为一名普米族歌手,她的歌声就是本民族文化传播、传承的载体。

  3年前,茸芭莘那还自己组建团队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普米族非遗的保护工作中去,她作为采访人,采访本民族及其他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传承者,将民族的传统仪式、手工艺、传统音乐、舞蹈等非遗完完整整地拍摄记录下来。茸芭莘那说:“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我本人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标签,真的容不得丝毫的懈怠,从2006年来到北京我就一直在不断学习,学习拍摄、剪辑……为的就是能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抢救工作,而今年我的目标就是完成5部普米族传统仪式的完整记录。”

  多年来,茸芭莘那虽然无法经常回到家乡,但她却始终坚持着做这样一件事情——每年给自己的父亲寄去一笔钱,让他每天走街串巷去收集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的老物件,通过交换、购买、劝说捐赠等方式,茸芭莘那和父亲已经收集了包括桌椅、劳动工具、乐器、服装、饰品等大量带有民族符号的老物件,她让自己的父亲记录下每一个提供者的名字,因为“每一个为民族非遗保护作出贡献的人都值得铭记。”

  茸芭莘那希望今年的提案和呼吁可以落地有声,尽快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开展起来,至少让每一个人口较少民族都有一个博物馆,她将把这些年来收集的全部都捐献给她家乡的博物馆。“通过一代一代口口相传而传承的文化遗产和精神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财富。我的信仰、我心底里的热爱就是我不遗余力地为保护传承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呼吁的原动力,我先从我熟悉的本民族文化保护做起,然后再辐射到其他人口较少民族,我深知我要做的、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编辑:阮佳)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