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加强“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填补相关学科空白

时间:2017年03月1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潘鲁生
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领导人民树立文化自信,从近代到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地深化和坚定了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 ,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学科,重视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的学科。

  民间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生动载体,是民族的“根”文化,也是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多种文艺品类和样态,与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生活方式、思维、情感、道德准则以及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就加强“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填补相关学科空白,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优化学科设置,在“艺术学”门类下,设立“民间文艺学”一级学科。

  我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地域、众多的民族孕育生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间文艺具有鲜明的审美性和深刻的意识形态性,在中国现代化的百年进程中,更成为激发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进取的学术资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学术传统。当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成为国策,推进民间文艺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亟须契合民间文艺构成与内涵的人才支撑和学术支持。重视民间文艺的审美和意识形态属性,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直接关系到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关系到中国民间文艺的知识传授、学术研究和相关管理评价,具有现实且长远的意义。

  建议在“艺术学”门类下,设立“民间文艺学”一级学科,下设“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学”“民间文艺学理论” 3个二级学科,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力度。由此进一步明确我国民间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健全和深化中国化、本土化的民间文艺理论和方法体系;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后备军;并就我国民间文艺发展的历史规律和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形成民间文艺的理论阵地。

  第二,加强教材编纂,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学教材编纂与出版工程”。

  加强教材编纂是专业人才培养所亟须,也是社会普及教育的需要。以当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为例,涉及普查、申报、鉴定、评审以及实施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各环节,涉及理论内涵和方法运用,以及借鉴吸收国际有益经验并在广泛实践中进行发展创新等,单一的概论式教学难以满足相关的人才需求。面向高校人才培养,突破概论体系,结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 、 《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出版工程等加强全面性、代表性、经典性民间文艺作品的传授传播,深化对于民间文艺“活态性、生活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内涵的阐释,进一步引导高校学生从历史传承上认识民间文艺的生活意义和价值、认识人民的文艺感召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生活观,并学习和拓展田野调查、社会调研的理论和方法,参与民间文艺的保护与发展实践。

  同时,面向中小学少年儿童教育,从“中国民间文艺乡土教材”编纂计划做起,成立教材编纂团队,发掘地方民间文艺特色,充分梳理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民间文艺样式,编纂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儿歌、童谣、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学读本,编制地方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乡土教材,探索推进民间文艺进教材、进课堂,加强民间文艺知识普及、民间文艺情感培养。整体上,通过教材出版与传播,推动建立涵盖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社会传习的民间文艺国民教育体系。

  第三,开展课题攻关,组织“中国民间文艺理论体系”课题研究。

  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是一项学术和文化使命,在党领导的人民文艺事业发展中发挥了思想基础作用,对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发展发挥了精神准备作用,体现了文化基础和战略意义。

  当前,开展课题攻关,组织“中国民间文艺理论体系”课题研究,建设我国民间文艺学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一要从历史积淀深厚、样态丰富且富有时代内涵、地域特色和民族精神的民间文艺出发,深入研究,对中国民间文艺做出深刻有力的理论概括。二要善于将外来理论方法中国化、本土化,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从实际出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民间文艺学” 。三要深化对于民间文艺“人民性”的深度解读,明确中国民间文艺创作应该葆有的作品样式、应该拥有的健康养分以及传承发展应该具备的文化土壤,夯实“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的民间文艺基础。四要深化民间文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全面梳理、深入阐释民间文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联系,深入研究民间文艺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基础、时代精神内涵、形式机制传承与创新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提供学术支持。整体上,要通过学术课题攻关研究带动相关图书文献出版、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并为人民文艺创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提供支持。

  第四,加强社会服务,组建“中国民间文艺资源创新与转化智库”。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部署,组建“中国民间文艺资源创新与转化智库” ,就民间文艺资源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创新转化及涉及的文化事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等开展针对性、前瞻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服务国家文化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一是依据国家“十三五”有关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植根民间文艺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立法、教育、“三农”等现实问题,加强文化生态基础研究,制定保护与传承措施,从丰富中华传统民艺存量、续存民艺母本、保持民艺多样性的意义上,进一步服务完善民间文艺的保护与创新体系构架,促进濒危传统民艺的活化与发展。二是对于发展基础较好、具有较好的传承与生产基础并有望拓宽发展空间的民间文艺样态,要服务促进“创新链”建设,包括加强民间文学的内容产业转化与传播,加快民间工艺的定制化、品质化的创新传承进程等。特别是积极推动传统工艺等生产资源的供给侧提质增量,提高传统工艺产品及服务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满足大众消费需求,推动消费成为生产力;关注传统工艺产品及服务,引导传统工艺产品在研创、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系统化发展,增强传统工艺相关产业延展性,增大收益空间,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三是解决文化的产业融入与提升问题。“中国制造”等产业价值的提升,不仅需要科技创新驱动,还要激发民间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效能,赋予文化产业更高的情感附加值,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民间文艺的支撑力和持续动力。可进一步发扬手工艺传统,将中华审美传统融入现代制造业,形成中国制造的美学风格。四是探索实施“中国民间文艺志愿者”计划。充实民间文艺志愿者队伍,发挥建设性作用,进一步在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教育、文化产品共享和建立创意产品国际传播渠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积极推进民间文艺权益保护机制建设。全面探索“抢救保护、学术研究、教育传习、生态修复和创新发展”五位一体的发展道路,开拓民间文艺事业的新局面。

(潘鲁生  全国政协委员)

(编辑:高森)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