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两会时。“跑两会”总能让自己找到了更好的状态——精神抖擞、动作敏捷、积极主动,看见哪儿人扎堆不问缘由就往上冲,在各个会场近乎疯狂地逮人逮素材,虽然看起来似乎有点盲目憨傻,但那种刚接触新闻行业时所抱有的对职业的敬意和理想主义,却在内心燃烧和激荡。那是满载而归的累,让人感觉跟时代如此紧密相连。
时代日新月异。从自拍杆、VR眼镜到今年的“二维码”“钢铁侠”,每年的两会“神器”都会吸引大量的眼球。“热词”是另一个维度的关注,就像春暖花开自然给人一种明媚的、热烈的振奋,代表委员们用得最多或记者提问最频繁的词儿,往往豁然给人提供了春潮涌动的方向、力度和温度。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大家对文化的关注不仅限于可见的、物质的层面,而是注入了更专业的理解和更柔韧的情感。
在政协分组讨论中,不管是戏剧界、美术界还是从事非遗保护的,许多委员都谈到了传统文化。前不久,中央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因此,在采访过程中,其实预料到会有相关的讨论。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大家的讨论那么朴实和深入,既不避讳问题,也充满了文化的自信和凝聚共识的诚恳。
朱乐耕委员谈到,对文化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物质的层面,不是把器物做得精细就叫有文化,而是要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体现出人的审美观念。田青委员举例子说到,有个地方贴对联一边顺,违背了基本的常识,如今大家都说要弘扬传统文化,说明国家重视并逐渐形成了社会共识,但首先得学、得懂,像非遗保护中,不懂就可能会损害非遗的原真性。我知道,许多代表委员或长期在相关领域工作,或经过丰富的调查研究,他们的议案提案是沉甸甸的。
当我们谈文化时,我们在谈些什么?在法语涵义中,“文化”经历了从“土地的耕作”到“精神的培育”的过程。或许,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来自于实干,那延绵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亦皆由于此。不少委员都提到了如何落实、如何体现文化自信的问题,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给予了高度关注。3月2日,吴为山委员的雕塑《问道》在中央党校揭幕。两会期间,他接受记者采访,谈到“孔子问道于老子”的典故,说文化需要在包容的互动中彰显出来,在当今世界,弘扬传统文化更要走出去。针对戏曲进校园的话题,赵葆秀委员表示,希望研究、整理一批完整的京剧剧目,让孩子们看到更多故事性强、情节完整的作品,观看前辅之以历史老师的讲解以及专业人士的引导欣赏。从宏观到具体,满满都是爱,是有真切体验、能够付诸实践的建议。实干兴邦,文化何尝不是呢?
那天离开会场,在走廊里看到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记者,他们围着韩必省委员要签名,欢呼雀跃的样子让人油然欢喜。我想,或许是课外实践吧。我没有要被抢走饭碗的感觉,而是觉得他们能有条件、有机会获得这样的经历,是多么幸运;同时,他们浸润在这个文化的语境中,对于我们的文化当然也是幸运的。我想,这也许正是我们的信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