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说说假获奖与假拒奖

时间:2016年10月2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久辛

  说说假获奖与假拒奖

    ——由2016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前后的两则新闻说起

鲍勃·迪伦 图片选自《他是谁?探寻真实的鲍勃·迪伦》,广西师大出版社二○一五年出版

  腾讯有帖子说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我感到诧异。如果拿阿多尼斯与奥克塔维奥·帕斯、艾略特、艾利蒂斯比较来评价,我以为诺奖水准下降了。当然,这并不代表阿多尼斯不优秀……我说的是:帕斯的形而上,艾略特的境界,艾利蒂斯的反思力度,阿多尼斯都是达不到的。诺奖获得者的创造实力不容小觑,尽管阿多尼斯也很优秀,但是比较起来,还是显得弱了……

  我一直在关注本届诺奖:大约在2016年10月13日18时50分左右揭晓,刷新诺贝尔文学奖官网即可第一时间获知。现在打开首页,醒目位置正在倒计时。若是诗人获奖,我以为应该与以往的获奖诗人艾略特、艾利蒂斯、帕斯相比,最少应当保持在一个水准。

  我说对了!2016年10月13日下午19点公布了——不是阿多尼斯!是美国的鲍勃·迪伦!!!诺奖永远在创新,在向陌生的境界、崭新的艺术领域挺进……这或许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而阿多尼斯的言论与创作,没有艺术难度,只有取媚西方的立场与叫嚣。阿多尼斯和村上春村都公开说要文学去推翻“体制”,文学有那么大的力量吗?真正的经典文学名著都没有什么攻击性与立刻兑现的颠覆能力,文学是无用功的用功,是无功利的力量,《悲惨世界》与《红楼梦》都没有改造世界的使命与担当。像拿灵魂攻击修辞,哪跟哪儿呢?风马牛不相及。文学有政治,但绝不是政治;文学不靠参与政治获得成功,文学靠文学自身的魅力而赢得不朽。有人说:鲍勃·迪伦的获奖是奖给灵魂而不是修辞。嘿嘿嘿嘿,灵魂凭什么存在?如果没有表达,那灵魂就是不存在的。但是灵魂的表达离不开修辞,修辞帮助人的灵魂获得深度和广度的表达。常识啊!你反对常识干什么?真是无知可笑。村上春树、阿多尼斯一定被诺奖评委反复掂量过,这么多年还不给他俩,一定是有硬伤。这个硬伤,我猜想就是:一旦颁给他俩这样的人,诺奖就变成了政治奖,这个不可以啊……

  诺奖也在防止左,警惕右。哪怕是表面上的。

  有人说:鲍勃·迪伦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是假新闻。但是这个假新闻最少让我们反思:什么是荣誉?什么是值得拥有的荣誉?什么是一个人真正需要的荣誉。这么多年以来,诺奖、茅奖与鲁奖,几乎把中国的诗人与作家“逼”疯掉了,什么丑态都有了。终于来了一个鲍勃·迪伦,上来一个当头的棒喝。知道什么是清醒了吗?灵魂不是灵魂本身,没有技艺与修辞的帮助——你的灵魂是不存在啊!这就是说,一个有灵魂的人,一定有技艺有修辞,因为没有丰富的表达能力,你那个灵魂有什么意义呢?嘿嘿,我再说一遍吧:修辞即灵魂,灵魂即修辞。对诗人与作家来说,这二者的合二为一,才是他们存在的真实的证据……

  我要说的是:这个假新闻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最少可以让我们清醒过来。别扯什么与整个世界对抗之类狂妄无用的伪政治,你反什么与文学无关。鲍勃·迪伦的选择,是他个人自由的选择,他似乎不喜欢天上掉馅饼的事。他喜欢观众与读者面对面的真实诚挚的交流与互动。也就是说,他要当面真实的感动,他要看清楚自己的语言发放出去之后在人心灵得到的反应。他需要验证自己的创造,需要在真正的人群中看到自己的才华有多大的放射力。他的清醒超越了我们的想象,使我们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他的虚荣不在没有根的荣誉之中,而在面对面的呼应当中。他要人们当面认同他的才华,像灵魂必须被人感知到,否则,他就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厉害!之所以厉害,就是我不仅无视你,而且我还能够轻松地蔑视你,而且蔑视的像真理一般,包括蔑视诺贝尔文学奖的所有评委在内的整个世界。我确信:没有人有充分的足够的理由,可以说他的拒绝不对。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一直在呼唤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啊。

  古人言:修辞立其诚。意思就是真诚的思想观念要靠丰富的表达才能实现。如果鲍勃·迪伦真的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我以为这本身就是思想,就是灵魂——对抗荣誉与金钱。而且是对自由与民主最好最直白的解释。我早觉得中国乃至世界对诺贝尔文学奖有点过火的热情了……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说话方式,而鲍勃·迪伦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言说”,胜过一切批评。中国会产生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作家”吗?包括我自己,我觉得几乎不会有。他的拒绝,刚好应了那句:山高人为峰——这才是真正自由的人。

  超越政治,把自由还给人。

(编辑:秦兰珺)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