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你的鞭子》 徐悲鸿
纪念抗战胜利不能忘了抗战戏剧,回忆抗战戏剧更不能忘了上海的戏剧抗战,因为它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和成就。
以延安为代表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战剧是在我党全面公开的领导下开展的,物质环境极为艰苦但工作顺利。以重庆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区即大后方在统一战线环境中的抗战戏剧十分复杂,但地大人多,戏剧力量强。而上海和它所代表的沦陷区,戏剧战士们只能在日寇汪伪包围统治的环境下尽其可能地以戏剧进行抗战宣传。这就是它的特殊性。
上海从来是中国话剧最集中的地方,从来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左翼进步传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上海的田汉就写出了最早的抗日救亡戏剧《乱钟》 。随后许多剧作者都写了揭露抨击日寇的剧作并广泛演出,突出的如陈鲤庭原作、演遍全国的《放下你的鞭子》 ,于伶的《夜光杯》等等,当时称为抗日救亡戏剧、国防戏剧。
1937年七七事变,战争全面展开,也是上海在夏衍、于伶等同志领导下率先在一个月内以集体力量编演了《保卫卢沟桥》 。该剧震动了上海,随后上海话剧界又组织了多个救亡演剧队分赴内地,影响了全国戏剧界奋起抗战。到了这年11月中,上海撤守,只留下中心区一大片土地是英美等国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仍由租界当局管理,日本军队不能进入。从此时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约4年时间,这一区域被称为“孤岛” 。由此上海戏剧工作进入“孤岛时期” 。这一时期话剧的领军名家有于伶、阿英、欧阳予倩、李健吾、朱端钧、吴仞之、顾仲彝等等。
租界地区还有一定活动余地,但英法等国不敢得罪日寇,一般正面抗战的戏已不能演出。上海租界就是繁华地区,抗战后江浙各地富裕人家都到租界里躲避日伪的迫害,而苏北苏南又有大批难民挤来找工作,一时显出畸形繁荣的市场景象,还是可以演戏的环境。上海剧人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