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4>全国两会>建言献策

范宗钗委员:做强做大做优国家级奖节 加强民间文艺节会活动管理

时间:2024年03月0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范宗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范宗钗

做强做大做优国家级奖节

加强民间文艺节会活动管理

范宗钗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一、问题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事业生机勃勃,各文艺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级文艺奖节活动是推出精品、推出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创作实践、用精品回报人民的有效抓手。如在中宣部等有关部门的指导管理下,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国家级奖项,不断深化评奖制度改革,提升品质、与时俱进,积极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力、公信力、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充分展现了视听艺术百花园竞相绽放的繁荣景致。

  与此同时,由民间机构、媒体平台举办的文艺奖节、盛典活动日益增多,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文艺繁荣发展,但也应清晰看到,部分活动存在报批审核不规范、设立荣誉奖项名目繁多、表彰数额没有限定、评选标准不明晰、活动现场状况频出等问题,一些活动质量参差不齐,个别活动逐渐沦为赚取流量、博取眼球的娱乐狂欢,饱受社会诟病。如某网络平台举办的盛典活动,前期宣传热度居高不下,粉丝为了追星露宿街头,红毯环节临时取消,嘉宾被拦门外无法入场,现场秩序混乱不堪,在颁奖环节,获鼓励表彰人数超过100人,仅年度演员荣誉名目多达14个。此类情况也存在于以“荣誉盛典”“国际纪录片周”等为名的部分活动中,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活动举办初衷。

  二、问题根源及不良影响

  一是国家级权威奖项评奖周期较长,与当前各艺术门类快速发展现状不符。以视听行业为例,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近年来持续涌现了一大批视听精品。目前,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电视金鹰奖为两年一届,且每届表彰数量仅20个,不足以充分展示视听艺术创作成就,也无法充分表彰优秀人才。这为民间机构、媒体平台举办的视听文艺奖节活动提供了空间。

  二是受到市场资本干扰,逐渐背离评奖表彰初衷。部分奖节盛典活动评选环节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资本在背后操控,流量助推粉丝刷票造假、数据注水、拉票打榜,“金钱至上”取代“作品为王”“专业说话”,评选出现多种乱象,久而久之,文艺行风受到影响。

  三是缺乏更加行之有效、完善明晰的管理举措。2022年,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印发《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对此类活动作出全面规范,提供了制度遵循,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也进一步加强了活动规范管理。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受主客观多重因素影响,活动执行操作与制度规定存在出入,存在部分民间机构、媒体平台钻空子、走捷径的情况。

  若此类情况放任自流,长此以往,不良影响将日渐凸显,不仅会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隐患,也将会削弱国家级文艺奖节活动的权威性公信力和正确价值引领力,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鱼龙混杂、扰乱视听等不良后果。还会催生畸形的“饭圈”和不良粉丝文化,进而影响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建议措施

  一是强化国家级文艺奖节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议对国家级文艺奖节活动在评奖周期机制、奖项设置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应将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国家级奖评奖周期调整为每年一评,并适当增加获奖数量,扩大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强化正向引领作用。同时在节庆活动、颁奖晚会等淡化资本和流量影响,充分表达文艺为民的初衷,不断提升国家级奖节活动的导向引领力、价值凝聚力和行业影响力。

  二是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民间机构、媒体平台奖节荣誉表彰的全方位指导管理和监督。结合现有《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文艺奖节活动方面的政策指导,针对此类活动出台更加细化明确的政策、法规、意见等,加强全方位指导。对现有活动加强监督管理,畅通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渠道,发挥公众和媒体的力量,尽可能减少各类问题发生。

  三是引导民间机构、媒体平台举办高质量的文艺奖节荣誉活动。在相关活动开展过程中,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正向引领。精心组织实施,在活动筹备、程序报批、组织开展等各项工作中提高站位、把握重点、突出亮点,统筹协调各方资源,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切实提升文艺奖节荣誉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