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兴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第五届全国“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
环视中国当下的现实和变化,艺术“何为”和“为何”的问题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今天的艺术如果不能和真实生活产生具体的联系,那么,艺术的力量就会变得无足轻重,艺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就可能漂移于现实并无所适从。
从2023年两会提出《关于鼓励大学生落户乡村创业就业的建议》《关于健全我国农村中小学“乡村美育”体系的提案》,到今年两会提出《推动艺术疗愈融入学校美育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焦兴涛的两会提案始终聚焦在艺术的社会、教育等普适性的功能上,始终坚持根据当下中国的现实和变化来更新艺术的方向。
中国文艺网专访焦兴涛委员,听听他对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思考,以及他在当代艺术领域所倡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和自觉尝试融合交叉的艺术实践。
中国文艺网:近年来,无论是“艺术乡建”还是“艺术疗愈”,您的两会提案和艺术实践一直聚焦在艺术的社会、教育等普适性的功能上,为什么您会对这样的领域如此关注?
焦兴涛:不管是在个人创作方面还是在集体艺术项目方面,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我关心和思考的领域。人类历史中的艺术从本质上讲,一直是对彼时彼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观念的表达和呈现。
艺术逐渐成为“自律的艺术”,并由此形成一个完整闭环的“艺术世界”,也是近一两百年的现象;与此同时,艺术内部的话题的不断完善,也依赖于艺术商业和资本的支持和参与。今天,艺术的价值越来越倾向于离开“白盒子”的空间,才可能有机会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和方位。如果再环视中国当下的现实和变化,尤其是经历了疫情之后,艺术“何为”和“为何”的问题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今天的艺术院校总体来讲,还是在已有的专业媒介的框架下进行教育教学,传统艺术的应用场景虽然继续存在,但是社会发展的转型以及新技术的冲击已经成为共识。一方面,这是一个艺术创作“何为”的问题,同时,这又是一个艺术教育“何为”的问题。今天的艺术如果不能和真实生活产生具体的联系,那么,艺术的力量就会变得无足轻重,艺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就可能漂移于现实并无所适从。
中国文艺网:艺术助力乡村振兴一直是您关注思考的问题。您曾经指出,“作为手段的艺术,对于乡村而言,似乎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又很谦虚地说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羊磴镇十年,“我们为这个小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几乎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贡献”。但您又是十年如一日,坚持去乡村做这样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案例,这是为什么呢?
焦兴涛:就像那句话“人是自己的目的”一样,我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对于我的工作而言,艺术就是乡村振兴的目的,而不仅仅是乡村振兴的手段。这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可以通过“美育”的方式来获得“共美”与“共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鼓励自我表达来激发自我意识和主体性。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是人的振兴,而只有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能自主地去实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艺术对社会创新的价值;与此同时,只有成为真实的社会需求,才有可能为艺术教育拓展新的领域和应用场景,而不仅仅培养需求有限的职业艺术家和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师。
中国文艺网:在羊磴镇的艺术实践中,您指出“假如艺术不能和今天的日常世界发生具体的联系,不能对今天的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产生反应,没有进入真实世界并呈现个体与社会博弈互动的能力,没有延续传统并影响未来生活的方法,艺术就有可能变得无足轻重。”那么您认为在当代艺术领域,今天我们的艺术家应该去哪里、做什么、怎么做?
焦兴涛:鉴于对当代艺术领域的问题理解不同、出发点不同,每个艺术家都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艺术理想和工作方式,并且,每个艺术家的选择和艺术实践都应该被尊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避开熟悉和遵循惯例的模式和方法,倡导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守正出新,“新”是更需要去鼓励的,而自觉地融合交叉应该是值得去尝试的工作方式。
附:
关于推动艺术疗愈融入学校美育体系,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建议
焦兴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第五届全国“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
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大学生中,有18.5%的学生存在抑郁倾向,4.2%的学生有抑郁高风险倾向。
2023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构建“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
调研发现,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专职教师等资源配置上很难做到充分保障。大学生面临学习升学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心理辅导教师比例太小,难以应对众多学生复杂的心理健康需求。
艺术疗愈融合了艺术和心理学的知识,可以通过艺术的创造性过程来改善参与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绪健康状态。它通过艺术形式帮助人们表达情感、释放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于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艺术疗愈,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其治疗方法涉及绘画、音乐等多种形式,并与中国的学校美育中的许多内容存在天然的契合点。把艺术疗愈内容纳入学校美育教育,可以拓展学校美育内涵,并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措施的重要补充。
首先,具有艺术疗愈特质的美育相关课程可以让所有学生受益;其次,艺术疗愈过程中所借助的绘画、手工等方式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会使得学生的接受度、参与度较高;再者,现有心理测评试卷可能受到学生自我认知、防御机制或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回答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借助艺术疗愈方法可以为更准确地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补充手段;最后,可依托现有初高中“美育”课程体系以及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制度等做法,通过对在职美育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多层次多路径构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和管理的体系。
为此建议:
一、强化思想和价值观引领。在艺术疗愈实践中融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分享,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感受和经历,增进相互理解和包容,营造和谐、多元的校园氛围。
二、美育课程带动艺术疗愈。将艺术疗愈作为美育课程教育的延伸,结合“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建设的另一种路径。结合现有的美育相关课程,如绘画、手工艺、雕塑等,开展以艺术疗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和分享,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表达情感,提高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国内院校中,中央美术学院在理论研究方面,四川美术学院在教学和社会实践方面均做出了充分的积累和准备。
三、发展艺术疗愈学科专业。在有条件的艺术院校开设艺术疗愈专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资源,结合中国实际,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艺术疗愈人才。对在职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师进行艺术疗愈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
四、建设校内艺术疗愈平台。在校内建设艺术疗愈工作室等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艺术疗愈的安全、舒适的环境。组织定期的艺术疗愈工作坊和讲座,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治愈力量。
五、选择地区和学校试点推广。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省市的大学和中学进行试点,建立大学和中学联动、学校和社会共建的艺术疗愈融入学校美育的体系,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切实有效的“艺教医”心理健康建设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