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4>文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栏>解读评论>专家解析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

时间:2024年08月09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罗文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推动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并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洞察历史趋势,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等理念和倡议,促进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沛养分,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作出更大贡献。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华文化具有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文明是指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和人类社会脱离蒙昧、野蛮时代而达到的开化、进步状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某一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而封闭对抗往往引起文明衰落甚至毁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创造了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从古代的佛教传入、中学西传、“伊儒会通”,到近代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并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他深刻阐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体现大党大国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 

  致力于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千秋伟业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在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古今中外的辩证关系,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同时,开放与封闭、包容与排斥的较量日益激烈,历史终结、文明冲突、脱钩断链等论调沉渣泛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并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能够有力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一带一路”是文明之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实践平台,赋予延续千年、绵亘万里的古丝绸之路以新的时代内涵和世界意义。十多年来,“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打造广受欢迎、不断扩展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开放包容、互利互惠的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多层次、多领域人文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铺就了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的阳光大道。而今,中国传承和弘扬古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持续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深化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推动形成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文明共荣发展态势。

  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庄严宣告的:“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融汇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传承创新和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明形态。随着人口迁徙、商贸往来、文化传播等交往的扩大深化,不同文明愈益进行广泛深入的联系交流,由此构成了世界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和异彩纷呈的发展图景。中华民族在革故鼎新、开放包容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走在世界前列。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封闭保守,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一百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斗争,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胸襟格局。

  从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新型现代化。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中国共产党不仅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且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进而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方案,为建设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美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吸收外来才能更好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艰巨深刻的社会变革、最复杂独特的伟大创造,亟需以开放包容的宽广胸怀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建设更加美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

(编辑:张钰童)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