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4>文艺工作座谈会10周年>习艺强国

尺牍情深寄文艺:总书记矗立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

时间:2024年10月14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张钰童
       “习艺强国”工作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导推动新时代文艺工作。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万四千多字的讲话围绕文艺工作的根本任务、指导方针、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文艺创作方法、文艺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展开,回溯过去,俯瞰今朝,展望未来,不仅对文艺领域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中肯意见,也为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锚定了价值航向。
       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致信文艺工作者,文艺院团、院校、机构,以及文化、文艺活动。2017年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2018年给新近入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写信、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2019年致信祝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2020年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2021年给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回信,2022年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2023年向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2024年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一封封信笺、一句句问候都蕴含着对文艺工作者的深情关怀、殷殷嘱托和对文艺事业的真诚炽热。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来都是与伟大的精神相伴相生的。而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这些与文艺工作相关的重要信件,从中感悟非凡的思想力量,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    

  希望费城交响乐团和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艺术家一道,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密切交流合作,促进艺术繁荣,为中美人文交流和各国人民友好再续新篇。 

  希望你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作表率,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 

         ……
   
   
   

  从实现夙愿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到推动中美人文交流的音乐使者;从多次访华采风的知名艺术家,到热爱中国文学的有志青年……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致信承载着对文艺工作者最真切的心意、最温暖的关怀。字里行间,展现着亲民、爱民的情怀,传递着友好、包容的声音,贯穿着对新时代文艺事业的要求和期待。 

  习近平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

  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希望费城交响乐团和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艺术家一道,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密切交流合作,促进艺术繁荣,为中美人文交流和各国人民友好再续新篇。 

  (新华社北京2023年11月10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复信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

  文化能够连接心灵,艺术可以沟通世界。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赏,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去年底,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决定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阿关系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希望更多阿拉伯艺术家来华采风,以大美之艺创作更多促进中阿文化交流的艺术作品,分享在中国的经历和感悟,让更多阿拉伯朋友感受中国、了解中国,同中国人民一道,共同谱写新时代中阿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2023年4月3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给“熊猫杯”征文大赛获奖的日本青年复信

  得知你长期学习中文并研究中国文学,通过积极参加征文比赛和访华交流活动,增加了对中国的认识、加深了同中国朋友的感情,我感到很高兴。 

  (新华社北京2019年6月26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给新近入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的信

  几十年来,你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把为人民创作作为人生追求,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塑造了许多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受到人民群众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希望你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作表率,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 

  (新华社北京2018年6月26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 

  …… 

 

 

 

 

 

 

 

 

 

 

 

 

 

  从培养文艺人才的高等院校,到传播中国文化的民心工程;从展示中华文化的文艺殿堂,到输出经典作品的国家艺术院团、集团;从作出重要贡献的出版、编辑机构,到最大、最先进的国家总书库;从承担宣介任务的国际传播机构,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人民团体……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致信对文艺院团、院校、机构等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为中国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

  新时代新征程,希望你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闻舆论工作需要,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2024年9月26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复信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学生代表

  我读了你们每个人的信,从字里行间、画里画外感受到了大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两国友好的期盼。5年前,我同穆罕默德总统共同启动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如今看到“学中文”在阿联酋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培养了一批像你们这样的中阿交流小使者,我很欣慰。 

  (新华社北京2024年5月26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

  新征程上,希望中国美术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办馆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为繁荣发展中国美术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2023年5月23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的回信

  希望你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崇德尚艺,守正创新,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 

  (新华社北京2022年12月25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给外文出版社的外国专家的回信

  各位专家长期在中国工作,对中国历史文化、民族特点、发展历程有着深刻理解。希望你们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用融通中外的语言、优秀的翻译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引导更多外国读者读懂中国,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交流沟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新华社北京2022年8月26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新华社北京2022年7月9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给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的回信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2021年12月25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致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创建80周年的贺信

  8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对外广播事业弘扬光荣传统、不忘初心使命,宣传党的主张,全面宣介中国发展,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希望你们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2021年12月3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把刊物办得更好。 

  (新华社北京2021年5月10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2020年10月25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 

  (新华社北京2019年9月9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致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的贺信

  70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全面宣介中国发展变化,积极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希望中国外文局以建局70周年为新的起点,把握时代大势,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更好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2019年9月4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在团结引领文艺工作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方面肩负重要职责。希望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2019年7月16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

  值此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希望学院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 

  (新华社北京2018年8月30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新华社北京2017年11月21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通过不断实施高质量的重大文化工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从深化文明对话的学术活动,到文化建设成果的交流平台;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组织,到弘扬丝路精神的文化活动;从中华文明重大发现的周年纪念,到传世精品的出版面世……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向重大文化、文艺活动的致信饱含深情,体现了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深入思考和高度重视,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

  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 

  (新华社北京2023年12月3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

  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新华社北京2023年11月24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新华社北京2023年9月14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

  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新华社北京2023年6月7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向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致贺信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的成立,有利于加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深化亚洲文明交流,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中国愿在联盟框架下,同亚洲各国携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新华社北京2023年4月25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向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致贺信
  希望中阿双方以本届“阿拉伯艺术节”为契机,落实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成果,弘扬丝路精神、增进传统友谊、密切人文交流,为深化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持久推动力,为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新华社北京2022年12月19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向2020“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开幕式致贺信

  中意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希望中意文化和旅游界人士共同描绘古老文明新时代对话的绚丽景致,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新华社北京2020年1月22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开展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培养了一批跨学科人才,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甲骨文研究取得显著成就。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希望广大研究人员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2019年11月2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向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致贺信

  中国主张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各国齐心协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互学互鉴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携手分享发展机遇、应对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新华社北京2018年10月18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致《大辞海》出版暨《辞海》第一版面世80周年的贺信

  《辞海》和《大辞海》是大型综合性词典,全面反映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系统展现了中华文明丰硕成就,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通过不断实施高质量的重大文化工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上海2016年12月29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向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致贺信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中国博物馆事业已有100多年历史。近年来,中国各类博物馆在场馆设施建设、藏品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和免费开放、满足民众需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新华社深圳2016年11月10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向首届中法文化论坛致贺信

  首届中法文化论坛以“‘一带一路’:文明的对话与融合”为主题,传承丝路精神,有利于深化中法文化交流。希望中法文化论坛能够成为促进中法两国人民心灵相通、借鉴对方文化优长的一个重要平台,共同谱写中法文化交流合作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2016年5月26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习近平就“中国旅游年”在韩国开幕致贺信

  中韩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国自古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韩国诗人崔致远盛赞半岛“东国花开洞,壶中别有天”。韩国民众很能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民众也很欣赏韩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为两国扩大包括旅游在内的人文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全面扩大旅游合作和文化互鉴,为促进双边关系发展、增进人民友好感情作出新贡献。 

  (新华社首尔2015年1月23日电,以上为信件摘录)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总书记的一封封信笺跨越时间,飞越山海,温暖人心,激励大家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正立足中国大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习近平总书记坚强有力的指引下,文化自信正不断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焕发出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顺着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指引,中国文艺未来的征程将是星辰大海。
  (来源:致信原文来源于新华社,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王垚)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