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希冀与荧屏的守望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之际
梁振华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编剧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弹指一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十周年。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十年来从事电视剧创作的亲身实践经历,颇多感思。
一思,创作者何为?入读大学中文系以来,从校园到社会,从教学研究到文艺创作,一直在从事文学和影视之间的“跨界”文化实践,深感在当代文艺形式中,影视剧是主流艺术形态,其中,电视剧(包括网络剧)影响面最大、受众最多。曾经有人将电视剧喻为“今天的唐诗宋词”——从特定艺术样式的大众接受度来看,这个说法是有历史和现实基础的。这个意义上,电视剧可以说是当今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承载着最广泛的人民大众对于当代叙事艺术的期望,对大众的思想情感以及精神世界的影响最大最深也最广。从这个高度来看待今天以及未来的电视剧创作,每一位创作者都应该有着一份文化使命感和责任心。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屋建瓴地提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站在这样的高度来思量,电视文艺创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创作何为?这都是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身处一个沸腾的变革年代,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作为写故事的人,我时常提醒自己,要珍视时代的赠予,脚踏实地,呵护初心,祛除浮躁,以赤忱之心拥抱生活和人民,去聆听和传递时代的沸腾之声。
二思,常怀创新之念、常行创新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专门论述了创新能力之于文艺创作的决定性意义——“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近年,从平台到媒体,从创作到评论,全行业的确常常在谈尊重创作、鼓励创新,但鉴于多方面的因素,创新创造蔚然成风的局面并未形成。回归内容本身、尊重创作规律,这是影视创作焕发生命力的重要源泉,要护卫这源头活水,需要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比如,流量为王的“爆款”思维、跟风复制的“对标”思维、话题至上的“热搜”思维如今大行其道,在多种力量的推助下不仅反向制约着创作行为,甚至开始内化为创作者的一种创作心理机制,这对艺术原创精神的培育是贻害无穷的。再比如,具备一定创新性或风格化的作品由于没有“对标”的参照物,市场主体动力相应缺失,导致不少创新之作目前面临难产,缺乏生存发展的丰沃土壤;相对应的是,由于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大量题材雷同、风格单调、趣味单一的跟风之作层出不穷,占据了当前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也挤压了原创精神和创新之作的存活空间……总之,鼓励原创、尊重创作不应该停留在一句装饰性的口号,应该成为由上至下的共识,变成全行业的一种主动意识和自律行为。
三思,构建中国式荧屏诗学。电视剧的艺术属性和美学品相已经被诸多杰作反复证明。今天的中国电视荧屏,早已不再是婆媳争吵和抗战雷剧的演练场,从题材到风格再到艺术表现手法都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样态。我以为,倘若中国电视剧要在世界当代艺术之林有更大的建树和影响,一项迫切任务便是建构荧屏诗学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进行了阐述:“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诗学,诗词、戏曲、国画、民乐、民间舞蹈,还有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影视作品累积的丰厚美学经验……无不是可供汲取借鉴的精神养分和美学资源,都可以以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融入荧屏诗学的建构之中,融汇而成中国电视剧叙事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气象。“思”因“诗”而血肉丰满,“史”因“诗”而仪态万千。近年来,在《理想照耀中国》《问苍茫》《欢迎来到麦乐村》《风吹半夏》等一系列作品中,我努力将“思”(思想和哲理)、“史”(历史回溯与时代书写)与“诗”(诗意呈现与诗性表达)贯通,力图用浸染传统诗学精神和气韵的艺术形式来表情达意,来传递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多经探索磨砺,反刍成败得失,有如下几点心得:其一,荧屏的诗性,是独辟蹊径的视角,是不懈创新的表达,是陌生化的形象,是风格独具的艺术语汇,也是一种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超越性审美体验。其二,创作者一方面要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意,在阅读、观赏和学习中领悟诗意,更要善于在影像叙事中用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完成诗意化的表达。其三,荧屏诗性的构建,是文字向声画视听的全方位延伸,是涵盖编剧、导演、美术、音乐、摄影、灯光、造型、剪辑等在内的各个工种的努力的合集。所以,要缔造一部荧屏杰作,带来的是对全体主创美学修养与艺术雄心的挑战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