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3>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幻灯

文化何以成为强国之锚:总书记这样举旗中华巍巍巨轮!

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白安琪
  “习艺强国”工作室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语气铿锵地道出了中华文明的自信之源。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这一时代课题,并作出深刻阐释——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提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从赓续中华文明的高度、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角度作出的庄严宣告,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坚定的使命感和厚重的人民情怀。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文化何以成为强国之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这样举旗中华巍巍巨轮!
  文化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8日下午,习近平在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时深情地说:“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植根中华文明厚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坦荡壮阔。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历史,高度重视汲取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发挥文化功效,以强烈的文化自觉与历史担当,将其融入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在坚定文化自信上,强调要重视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在推进国家治理上,强调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在法治国家建设上,强调要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在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上,强调要借鉴我国历史上在吏治问题上形成的正确思想和有益做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指出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强调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强调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坚持党的领导,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为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了文化新路径、拓展了文化新空间,不断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
  文艺创作精品迭出——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中新社发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我的阿勒泰》《大江大河》《人世间》等电视剧作引发社会热议;《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舞台作品成为爆款;《雪山大地》《千里江山图》《繁花》等文学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文艺创作者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一系列精品佳作回应时代主题和人民心声。
  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群众文化机构4.4万个;全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12万场,同比增长53.5%;服务人次183537万人次,同比增长91.6%。
  不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到全面展开,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业态迅速兴起。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文化服务业支撑作用增强,文化新业态行业带动效应明显。第五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亿万网民通过互联网这个大平台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互联网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各种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场域,对社会公众价值观念的影响作用更加凸显。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恢弘气象,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得到极大增强,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与经济相互激荡、互融发展
  文化既是人类不断前行的灯塔,也是经济社会不竭发展的原动力。
  当代行为金融学主要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在《叙事经济学》一书中大胆提出,快速传播的重大叙事,是文化、时代精神和经济行为快速变化的主要载体,也是预测未来经济走向的关键因素。
  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科技、人文与经济,本就可以共生共荣。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问题进行着长期深入的思考。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此,他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2024西溪花朝节”现场。来源:杭州日报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新时代新征程上,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指引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我国科技创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顺应经济规律,人文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苏州工业园航拍。央视记者 范凯 摄

  北京和上海在把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核心定位的同时,都把文化中心或文化大都市建设作为城市的主要定位;成都在建设西部重要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的同时,坚持以文兴业、以文润城、以文惠民、以文互鉴,努力打造彰显中华文明魅力、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在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苏州,既有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这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也有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四的苏州工业园区,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很好地践行了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发展之道;江西景德镇,千年瓷文化遇到现代文创产业,5.8万家手工制瓷作坊遍布全城,一条文创街区就入驻了创客2万多名、孵化创业实体2902个、带动上下游10万余人就业;浙江杭州借助公共文化服务数智应用大场景,提供点单式配送演出、艺术培训等文化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匹配,促进资源集约均衡。
  科技赋能文化,有效提升文化创新的活力、广度和深度——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持续探索新技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大型文化纪录片《中国》第三季使用“绘画+CG”突破时空的壁垒,凸显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民族精神,形成数智时代的“审美新热点”;音乐话剧《敦煌》和水剧场版《青蛇》等文旅融合项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经典文本为基础,利用AR、VR等技术,将戏剧艺术与数字科技融入文化和旅游应用场景,突破了传统剧场的界限,打造全新演出空间。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文化新质生产力——
  2023年,有16个文化产业的行业小类数字化特征鲜明,营业收入超过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1个百分点,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数字出版、游戏动漫、搜索服务等6个行业小类的营业收入呈现喜人增速。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有力促进下,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加快,互联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赋能。
  踏上新的征程,中国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迈向高质量发展,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精神主动、历史主动、发展主动,也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文化交流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重要动力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国家重大战略。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激发精神力量。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2024年6月7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决定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国际社会一致支持联大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求。
  2024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致贺信。贺信强调,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2024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中文大会致贺信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习近平强调,国际中文教育广受欢迎,彰显了开放包容的魅力,展现了互学互鉴的价值,体现着合作共赢的精神,凝结着中外人士共同的心血。希望世界中文大会坚持守正创新,加强联通融合,凝聚各方共识,努力搭建语言互通之桥、理解互信之桥、文明互鉴之桥,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作为核心理念,揭示了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同文明的包容共存和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文明倡议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包容共存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
  近年来,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对中华文化走出去作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海外传播机构蓬勃发展,海外文化品牌丰富多彩,对外文化贸易迅速发展,中华文化影响日益扩大。
  重视文明传承,创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图源:《黑神话:悟空》官网
  河南中秋晚会、《国宝档案》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等优秀视听产品的热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道路。自媒体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以独特的拟人化手法,讲述“小玉壶”渴望回归故土的动人故事,深刻表达了人们对海外流失文物归国的热切期望和深沉情感。国产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海外引发“西游热”。从“恶补”悟空身世到激赏中国审美,外国网友对中国元素表现了极大热情。这些文艺作品的成功,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更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增强文化认同,着力打造世界文化品牌——
  第78届联合国大会2023年12月22日协商一致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标志着中华传统节日在走向世界的征程中翻开新篇章。目前,世界上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约有1/5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春节民俗活动走进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龙年伊始,华侨华人“搭台唱戏”、当地民众“沉浸式体验”、各国政要“亮相站台”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在海外精彩纷呈。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反映了全球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促进人文交流,搭建不同文明互鉴互通平台——
 
外国游客游览拍照。图源:中国日报网
  我国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外国游客来华热度持续升温,“China Travel”等“China+”成为海内外社交媒体上的热词。此外,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让世界看到中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真诚意愿和切实行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西安大唐不夜城、北京中轴线,以及淄博烧烤、“跟着演出去旅行”、城市漫步、围炉煮茶……一系列充满浓郁地域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文化载体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腾飞,吸引无数国际友人前往体验。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源泉。今天的中国正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绚丽新篇章,新时代的中国巨轮正在驶向远方!
(编辑:钟达)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