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艺八十春 黄钟大吕中国梦
纪念毛泽东同志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80周年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宛如一盏明灯点亮在中国西北的窑洞里,从此照亮中国革命文艺前进的航程。80年来,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薪火相传、与时俱进,不断继承和弘扬《讲话》精神,党领导下的文艺事业硕果累累。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80周年。80年来,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文献,《讲话》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实践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催生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耀眼的明珠,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的昆曲艺术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紧跟时代发展的脉博,在传承中创新求变,让经典剧目焕发生机。从昆剧《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到昆剧青春版《牡丹亭》“月落重生灯再红”,让小艺带您走进这两座新中国昆曲艺术发展中的里程碑,回顾几代昆曲艺术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薪火相传,成就了新时代“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的昆曲艺术吧。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也被称为“昆剧”,有着“百戏之祖”的美誉。昆曲诞生于元代末期的昆山,最初被称为昆山腔。到明代嘉靖年间,昆曲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吸收当时流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特点,形成新的声腔,广受欢迎。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昆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昆曲以流利悠远的唱腔、华丽典雅的辞藻、载歌载舞的表演,集唱腔美、身段美、辞藻美、音乐美、舞蹈美、文学美于一身,为人们所喜爱。也因其精致之美,被文人士大夫阶层推崇,在古代更是成为“阳春白雪”式的高雅艺术。至明代万历年间,由于唱腔柔美,唱词优雅,昆曲得到了皇室认可,正式成为了官方戏曲,并走向它的鼎盛时期。
清代中期以后,昆曲在“花雅之争”中落入下风,独尊地位不再,至清末后逐渐走向衰落;1923年,当时最后一个昆曲的职业戏班解散,紧随其后的连年战乱,让昆曲“传”字辈老艺术家流离四方,使得昆曲存亡岌岌可危。
新编昆剧《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鲁迅艺术学院(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的讲话中提到,“走马看花不如驻马看花,驻马看花不如下马看花”,“我希望你们都要下马看花。”这是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基层中去,到广阔的社会中寻找创作素材。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绝不可拒绝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在讲话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下,中华大地的文学艺术创作开始复苏;这也让许许多多戏曲艺术家对传统剧种中的经典剧目,有了改编焕新、重演重新的想法。
《十五贯》是清初戏曲作家朱素臣创作的传奇,剧本根据《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而成。1955年底,在时任浙江省文化局局长黄源的主持下,他和作家郑伯永,浙江昆苏剧团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樑,以及浙江省越剧团编导陈静等六人组成整理小组,并由陈静执笔,开始重新整理改编昆剧《十五贯》。
1956年,昆剧《十五贯》演出宣传材料
原来的《十五贯》剧本,熊友兰、熊友蕙兄弟双线展开,剧情冗长,全本26折要演12个小时,至少得演两三个晚上。而整理的第一稿剧本就把原本11折里的“商赠”和“男监”去掉,将原剧的两条剧情线改为一条,保留了娄阿鼠因盗十五贯而杀死肉店主人尤葫芦,知县主观臆断熊友兰、苏戍娟为凶手等情节,同时修改了太过神化的况钟的人物形象。从剧本脱稿到排练完成,包括作曲和舞美工作,只花了20天时间。
1956年1月1日,首场审查演出在杭州胜利剧院进行。黄源特地安排了下午先按老本演,晚上演新本子。为了让大家看得懂,他还在台前设置了一个字幕条,把唱词和念白用幻灯片一张张打出来——这就是我们现在看戏时常见的字幕条,如今发展成了台两边各一条。而在当年,《十五贯》是首创。新老一对比,效果一下子出来了。
1956年元旦,改编后的《十五贯》首次面向社会公演。改编中删除了原剧里夹杂的迷信、托梦等唯心主义色彩的内容,并且把原来生涩难懂、冗长的唱词改写得通俗、贴切又不失文雅。通过生动的人物刻画,明快的节奏辅以丝丝入扣的情节和通俗的唱词,在情节上着力刻画坚持按事实办案的况钟与主观、官僚的过于执、周忱之间的冲突,在主题上凸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倡的“重民本”思想与“反官僚主义”思想。这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昆曲艺术的美学特征与历史使命感有机结合,使得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时代生机。
“以前人们挑髯口,都是用手,他却用笔尾,还有脚‘跺’起来,也只有周传瑛老师有。况钟的表演、身段,好多都是他的创新。计镇华老师、张世铮老师,还有我,60年了,都在沿用这种身段的体现。”60年后,浙江昆剧团“秀”字辈演员、表演艺术家邢岷山回忆起学习《十五贯》中《判斩》《见都》两折戏时,深有感触地说。
出色的艺术效果和深刻的现实意义,令这出古老的昆曲剧目与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在观众要求下,《十五贯》不断加演,广受好评,在胜利剧院一连演了23场。
1956年,昆剧《十五贯》演出团体晋京演出合影留念
1956年,昆剧《十五贯》晋京演出资料
1956年4月8日,《十五贯》来到北京前门外的广和楼剧场,先在内部做了一场试演。田汉和梅兰芳都来了,连连称赞。“南昆已陷泯灭的边缘,这出戏把这个剧种救活了。”田汉回家后,连夜写了剧评《看昆苏剧团的“十五贯”》,刊登在《光明日报》上。
1956年4月,《十五贯》晋京演出,名动京华。毛主席观看演出后大为赞赏,作出了“这是个好戏,要在全国推广”的明确指示。周恩来总理也盛赞昆曲《十五贯》是“改编古典剧本的成功典型”。《人民日报》刊登了根据总理讲话精神,由袁鹰执笔,夏衍亲自修订完成的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将其推向高潮,成为昆剧发展的转折点。
濒临消失的古老昆曲就此得以新生。以《十五贯》的成功为契机,此后短短数年中,全国各地成立了多个专业的昆剧院团,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昆剧新秀,开启了新中国昆剧振兴发展的辉煌历史,掀开了新中国戏曲改革的崭新一页。
“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 《人民日报》资料图
秉承着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艺术家的继承与创新精神,自《十五贯》后,浙江昆剧团又相继创作改编演出了《牡丹亭》《长生殿》等经典剧目,均引起极大反响。 《拾画叫画》《题曲》《写状》等一批昆剧传统折子戏,经过不断磨砺雕镂,也成为了当今中国昆剧舞台的艺术精品。
艺术家们讨论《十五贯》人物塑造(左起:周传瑛、徐冠春、俞振飞、朱国樑、王传淞)
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在晚年曾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昆剧的复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老一辈昆曲艺术家紧扣“继承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凝心聚力盘活了昆曲这一濒危的艺术珍宝,使得昆剧经典得以代代相传。
为庆祝《十五贯》晋京演出60周年,2016年,浙江昆剧团《十五贯》再次晋京演出。
浙江昆剧团六十年、
六代人薪火相承《十五贯》:
传字辈《十五贯》
周传瑛 饰 况 钟 王传淞 饰 娄阿鼠
世字辈《十五贯》
张世铮 饰 况 钟 王世瑶 饰 娄阿鼠
盛字辈《十五贯》
陶伟明 饰 况 钟 陶 波 饰 娄阿鼠
秀字辈《十五贯》
程伟兵 饰 况 钟 汤建华 饰 娄阿鼠
万字辈《十五贯》
鲍 晨 饰 况 钟 田 漾 饰 娄阿鼠
代字辈《十五贯》
周 沫 饰 况 钟 王翼骅 饰 娄阿鼠
青春版《牡丹亭》:古腔更青春,兰花飘幽馨
为了在批判继承文学艺术遗产的基础上创造新时代的文学艺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文化的发展要坚持“古今中外”原则,对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学艺术成果,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要学习和继承。当然,对于古今中外文学艺术遗产,要有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为此,他又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推陈出新”的方针,这是毛泽东对文艺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文化继承和创新辩证关系的具体运用。
“昆曲无他,得一‘美’字!词藻美、舞蹈美、音乐美、人情美,是中国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古典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世界级的艺术,我们所有人都要好好珍惜它。”白先勇先生的这番话,道出了一代代昆曲艺术家为之传承不息、鞠躬尽瘁的肺腑之言。然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影响下,在影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的飞速发展下,戏曲艺术又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尽管在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入选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可走进剧院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使得老一辈艺术家们叹息无奈、新生代戏曲工作者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别的舞台……
不创新发展、不与时代相结合、不受年轻人喜爱,昆曲必亡!
青春版《牡丹亭》海报
被称为“世界文化瑰宝”的《牡丹亭》是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之一,由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而成,讲述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因情伤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歌颂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枷锁对自由理想爱情的追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牡丹亭上三生路,柳梦梅和杜丽娘跨越生死的爱情成为中国传统故事中不朽的经典。2004年,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苏州昆剧院携手白先勇先生,由苏州昆曲 “传”与“继”字辈的名家们亲身传承、培训出一批“小兰花班”的年轻演员,推出了青春版《牡丹亭》。
白先勇提出,一个剧种要想复兴,关键在年轻化,不仅要培养一批年轻演员,更要培育一批年轻观众。原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也认为,年轻演员演绎青春故事,收获年轻观众,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缺一不可。为此,他们请来了汪世瑜、张继青、蔡正仁等“世”字辈、“继”字辈、昆大班国宝级艺术家为“小兰花班”的年轻演员口传心授;白先勇更是一头扎进苏州昆剧院老旧的排练厅,和主创、演员们同吃同住“闭关”一年,要借青春之力让《牡丹亭》靓丽一新。
昆曲纪录电影《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 剧照:2019年白先勇先生与俞玖林等“小兰花班”的演员们重聚
白先勇认为,青春版《牡丹亭》必须保留传统昆曲的古典精髓,同时又合乎现代审美的观念。音乐和唱腔上,青春版《牡丹亭》在保留传统唱腔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音乐审美,同时加入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丰富了戏曲本身和音乐的表现力,为观众呈现出一席五彩斑斓的视听盛宴;服装设计上,青春版《牡丹亭》整体色调淡雅,呈现浓郁的中国山水画风格,传统苏绣工艺将古典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舞台设计上,青春版《牡丹亭》以灰色地胶铺就,配合着古代大家的书法和水墨画作品景片,恰当留白的“空舞台”,让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完美融合。
青春版《牡丹亭》创造性地用服装来烘托花神出场,传统的花神拿花舞蹈改用十二个月不同的绣花来表现,让舞台的整个气氛随花神独具特色的表演流动起来。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通过服饰、舞美等手段让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完美融合。摄影:安初蜜
2004年初夏,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登台与观众见面,在剧本改编上将原来的五十五折戏删减为二十七折,在保留昆曲唯美写意的美学特色上,取其精华,以简驭繁,承续原作“情至”“情真”“情深”的浪漫主义精神。这样,一个“遵循传统而不因循传统,尊重现代但不滥用现代”的青春版《牡丹亭》应运而生,也就此打开了昆曲在当代走向振兴的新局面。这正是21世纪的昆曲工作者们继续坚持贯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同时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推陈出新”的方针,以对昆曲艺术无比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文化责任感,批判性继承优秀的昆曲文化遗产、为昆曲存亡奋力一搏而得到的努力回报。
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片段。《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是《牡丹亭》的《游园》一折中杜丽娘的一段著名唱词。
由青年演员登台挑大梁,将“年轻人”与“昆曲”两个元素相结合,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以青春靓丽的形象吸引了两岸三地众多年轻观众,好评如潮。当然,并不是起用了年轻演员就是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说:“第一我相信昆曲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它是有很强韧的生命力的,所以我们要把昆曲的青春生命召唤回来;第二因为《牡丹亭》本身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爱情的、歌颂生命的一部戏。女主角16岁,男主角20岁,做了一场那么美的梦,梦中相会,完全是青春之歌。”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先后赴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家演出,所到之处均获得高度赞誉。这部唯美的剧作超越语言的隔阂,让东方典雅的昆曲探索了中国戏曲“出海”的新路径。
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2009年,青春版《牡丹亭》持续演出五年之际,白先勇开始寻求与高校更深度的文化传播合作,推动昆曲艺术进校园,高校“昆曲传承计划”率先在北京大学落地。“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并开设了《经典昆曲欣赏》课程,该课程成为昆曲传承计划中的重点,白先勇不仅亲自到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述昆曲的基本知识和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故事,还邀请编剧华玮、摄影师许培鸿、导演汪世瑜、主演沈丰英、俞玖林及众多昆曲专家授课,吸引一众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课程在北大获得成功后在苏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也开设了类似课程。北京大学还开设了昆曲表演工作坊,为上百位学生提供了演出自己的校园版《牡丹亭》的机会,让青年人真正参与到古典戏剧的创演中来。
青春版《牡丹亭》昆曲演员在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课程上表演《游园惊梦》片段。(图源: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
经典昆曲欣赏课人满为患的课堂。(图源: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
2014年,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除推动《经典昆曲欣赏》课程精品化外,还推进了校园昆曲传习工作坊,新增了青年昆曲演员深造计划;建设了数字昆曲网站,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素材和北大图书馆资源为基础,汇聚国内外珍贵昆曲资源,将重要资料数字化,让昆曲爱好者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料进行昆曲欣赏和学习。
校园传承版《牡丹亭·惊梦》剧照
正是基于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令这曲传唱四百年的昆剧精品以焕然一新的“青春面孔”走进当代青年人的视野。青春版《牡丹亭》在青年观众中刮起了“昆曲热”,打破了长久以来“青年人不爱看传统戏曲”的惯例,唤醒了年轻观众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80年来,党领导下的中国文艺事业遵循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坚守“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根本立场,为不断创作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80年后,
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同志对于文艺创作中
继承与创新的思想指示,
不断启示着一代代昆曲工作者
永葆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情怀,
创作出时代性、人民性、
艺术性相统一的传世佳作。
“下马看花”——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昆曲人,正年轻;
昆剧,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