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艺八十春 黄钟大吕中国梦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1942年5月2日至23日,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后来党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80年来,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广大文学人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创作出一大批深受人民欢迎和喜爱的精品力作。小艺选取了其中的10部经典文学作品,一起来看一下吧~
01《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是著名作家赵树理1943年创作的小说。作品通过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烟显示出新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赵树理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是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小二黑结婚》这部小说以通俗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表现出了对时代的强烈的关注意识,它虽然是以农村日常生活、家庭婚姻为题材,但是蕴含着尖锐的现实针对性。它对农村问题的揭示,也成为对农村生活的启示录。
作者:赵树理(1906年~1970年),山西沁水人。1943年以《小二黑结婚》而蜚声解放区文坛。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短篇小说集《下乡集》《赵树理小说选》及长篇小说《三里湾》,长篇评书《灵泉洞》(上)等。赵树理的小说坚持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同时,坚持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道路,努力使自己的创作与农民的阅读心理、欣赏习惯相一致。这种创作追求使他的作品既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02《荷花淀》
《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是著名作家孙犁的代表作,于1945年创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作品选取了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孙犁在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时说道,“在抗日的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面对的是最残暴的敌人,不抵抗政策,早已被人唾弃,他们知道:凡是敌人,如果你对他抱有幻想,不去抵抗,其后果,都是不堪设想,无法补偿的。”《荷花淀》描写普通百姓在战争环境中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表现了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伟大情操。侵略战争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们以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精神上已经战胜了侵略者。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
作者:孙犁(1913年~2002年),原名孙树勋,笔名林冬苹、孙芸夫,河北安平人。他创作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孙犁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作品。
03《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著名作家丁玲1948年创作的作品,主要描写了一九四六年《五四指示》发表后处于初期阶段的华北农村的土改斗争。小说以华北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子为背景,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并且展现了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前途。
丁玲回忆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时谈到,“在我脑子里的那些人物,起初都是零碎的,但是一经过土改,他们便都被归纳、条理化,被鲜明地突出起来了。”这部小说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农村从未有过的这种巨大变革,塑造了一系列新型农民的形象。由于作品所写题材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获得的成就,小说于1948年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
作者:丁玲(1904年~1986年),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临澧人。1927年开始发表作品,1928年以《莎菲女士的日记》成名。在近60年的文学生涯中,丁玲创作和出版了400多万字的作品,她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其创作生涯的一个高峰,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奖金,已有20多种外文译本。
04《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代表作之一,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这篇报告文学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官兵拼死守卫松骨峰的英雄事迹,一经发表即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从此“最可爱的人”也成为了志愿军的代名词。
关于这篇报告文学的构思主题和写作情况,魏巍后来回忆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着的一个主题。我在部队里时间比较长,对战士有这样一种感情,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每当我和他们坐在一起,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满心眼儿地高兴。这次我到朝鲜去,在志愿军里,使这种感情更加深了一层。我更加觉得战士们的可爱。”“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地从心里跳出来的,从情感的浪潮中蹦出来的。我能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基本的原因是我们战士的英雄气概,他们的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把我完全感动了。”
作者:魏巍(1920年~2008年),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杨红树,河南郑州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学作品,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05《林海雪原》
1957年出版的由著名作家曲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讲述了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穿行茫茫林海雪原、剿匪战斗的故事。作品一面世便深受读者喜爱,到20世纪60年代初,印数已超过100万册。小说后来被改编为话剧、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传播广泛,成为几代人的红色记忆。
曲波谈及这本小说时说道,“‘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是《林海雪原》全书的第一句,也是我怀念战友赤诚的一颗心。”这部小说最初的名字叫《林海雪原荡匪记》。在情节组织上,作者曲波特别突出了“奇”“智”“巧”等作战智谋的运用,重点描绘了英雄主人公杨子荣与敌人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较量,体现出革命者的战斗智慧和大无畏精神。
作者:曲波(1923年~2002年),山东龙口人。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桥隆飙》《山呼海啸》《戎萼碑》,短篇小说《热处理》,散文《观画思人祭》《清水流香》《卑中情》等。1952年,他开始写作《林海雪原》,1956年8月完成了四十万字的书稿,1957年10月出版。这部小说曾先后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上映上演,其中电影《林海雪原》和根据小说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产生了非常广泛深远的影响。
06《创业史》(第一部)
《创业史》第一部由著名作家柳青创作,以梁生宝为主人公,描写互助组的诞生和发展,于1960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虽是长卷的第一部,却构思宏伟,人物鲜活,情节曲折,语言饶有关中地方韵味而清新活泼,小说故事又相对独立,成功塑造了以梁生宝为首的几个体现了时代光辉思想和品质的先进人物形象。
柳青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这句朴素的名言至今仍在广为流传。在柳青的人生道路上,他的“走出去”与“沉下来”,告诉了我们“紧要处”的内涵。他用自己的行动印证,火热的生活就是文学艺术的源泉;他用自己以人民为本的文学追求,丰满着自己的人生。他打磨出了堪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面镜子”的史诗性巨著《创业史》。这部文学作品真实地记录了我国广大农村在土地改革和消灭封建所有制以后所发生的一场无比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小说被称为“农村社会主义史诗”,成为当时长篇小说之峰巅。
作者:柳青(1916年~1978年),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人。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短篇小说集《地雷》,散文集《黄甫村的三年》等。1952年柳青把全家从北京迁往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定居于此14年,扎根于农民中间,最终创作出了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创业史》,被誉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2019年,《创业史》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07《红岩》
由著名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撰写的长篇小说《红岩》讲述了1948年至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里,身陷囹圄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志士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故事,展现了革命者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光辉形象。小说自1961年出版以来发行量逾1000万册,并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艺术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热情。
《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于1948年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与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一起经历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斗争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幸存者,他们立志要“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作为红岩故事写作的初衷。小说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华子良、小萝卜头等许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作者:罗广斌 (1924年~1967年),四川成都人。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岩》,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以上均合作)等,编辑重庆集中营死难者诗集《囚歌》。杨益言 (1925年~2017年),四川武胜人。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岩》(合作)、《大后方》、《秘密世界》,报告文学《在烈火中永生》(合作)、《红岩的故事》、《雾都空劫》等。
08《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由著名作家王蒙创作,1979年出版。这本小说聚焦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北京女七中一群高三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为主线,描写了郑波、杨蔷云等学生党员对一些生活困难、思想落后的学生如苏宁、呼玛丽、李春等的热心帮助,使她们都能融入到学校这一大家庭,最终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怀着美好的理想奔向光明的未来。
王蒙在谈到创作《青春万岁》的初衷时说道,“我为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旧社会的土崩瓦解、解放的欢欣,解放初期的民主改革与随后的经济建设的高潮的一代少年——青年人感到无比幸福与充实,我以为这一切是不会原封不动地重现的了,我想把这样的生活和人记录下来。”
作者:王蒙,1934年生,河北南皮人。1953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因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青狐》,“季节”系列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等,中短篇小说集《深的湖》《王蒙中篇小说选》《春堤六桥》等。短篇小说《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分获1978—1980三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蝴蝶》《相见时难》分获第一、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获日本创作协会和平奖,同年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等二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
09《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遥1986—1989年间创作的小说,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现实主义之作。它再现了1975—1985年间恢宏壮丽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显示了作家书写中国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雄心壮志。它又是一部情感之作,体现了作家对大地、乡村、农民热烈深沉的爱。
在茅盾文学奖的获奖感言中,路遥深情地说:“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对中国农村的状况和农民命运的关注尤为深切。不用说,这是一种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关注……生活在大地上的这亿万平凡而伟大的人们,创造了我们的历史,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决定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未来走向。”
作者:路遥(1949年~1992年),陕西清涧人。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专集《路遥文集》(五卷)、《路遥全集》(三部),中短篇小说集《当代纪事》《路遥小说选》,中篇小说《黄叶在秋风中飘落》《在困难的日子里》《你怎么也想不到》,短篇小说《姐姐》《生活咏叹调》《夏》,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等。《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分别获全国第一、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0《人世间》
长篇小说《人世间》由著名作家梁晓声创作,2017年出版。这部文学作品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示出近5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贯穿其中的,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
梁晓声在谈及《人世间》时说道,“作品中的苦难就是一种和现代生活的比照。假如没有比照,我们可能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很漠然。当通过这种现实主义品相的文学,把从前样貌的一部分还原出来后,我们能更加了解我们的过往。正如每个人的人生也是这样,在起起伏伏中充满希望。”
作者:梁晓声,1949年生,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成,生于哈尔滨。下乡时期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从复旦到北影》《雪城》《人世间》等,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等,并发表大量散文、杂文、随笔及电影、电视剧剧本,至今累计1000余万字。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1982年全国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短篇小说《父亲》分获1984年全国中短篇小说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广大文艺工作者
不辜负时代召唤
不辜负人民期待
创造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
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民文艺八十春 黄钟大吕中国梦”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