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在越剧故乡嵊州的越剧小镇举办,从全国范围内遴选了45台优秀越剧剧目参加展演,众多名团名剧轮番登台,精彩纷呈,生动展示了越剧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大胆探索、勇于改革、百花繁荣、薪火传承的发展历程,体现出越剧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开幕式上,中国越剧名家代表共同发布了《中国越剧传承创新发展绍兴倡议》,呼吁加强越剧艺术传承体系建设,完善活态传承谱系,促进越剧艺术教育和普及,开创越剧传承创新发展的美好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成为文艺领域的自觉价值追求。越剧创作对红色文化进行再度叙事,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当前人民文化与道德修养,将文艺实践结结实实融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与理想追求之中,以艺术之美铸魂育人,取得了突出成就,为越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越剧《枫叶如花》剧照
发展成就:红色传承、时代掠影、传统出新、与时俱进和活态续写
新时代以来,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价值追求中,越剧艺术的发展可以概括为:红色传承、时代掠影、传统出新、与时俱进和活态续写。
在创作中自觉聚焦红色传承、演唱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成为新时代以来越剧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涌现出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翻唱红色歌曲,如上海越剧院的《唱支山歌给党听》(2021)、北京小百花越剧团的《南湖的船,党的摇篮》(2021)、杭州大剧院的《心歌献给党》越剧经典演唱会(2021)等等;其二是红色现代戏的创作,除了再度演绎红色经典剧目《红色医生》《家》之外,还创作了一批彰显当下地方红色文化特色的新剧目,如改编自女特工朱枫烈士事迹的《枫叶如花》(2021)、缅怀上海中央局秘书长李得钊的《霞光》(2022)、突出农民抗日激情的《青溪谣》(2021)等等。
贴近时代生活,描绘充满主旋律正能量的时代掠影是另一突出特色。如侧重扶贫主题的《山海情深》(2020)、讲述回乡支持家乡建设的《祝家庄里的年轻人》(2022)、呈现抗疫主题的《片儿川与热干面》(2020);越剧更加关注年轻人的审美意趣,如尝试糅合京剧、昆曲和话剧的《新暗恋桃花源》(2019)、讲述各阶层人们不同生活现状的《钱塘里》(2022)等。
越剧艺术的“传统出新”令人瞩目。所谓“传统出新”,是指越剧传统剧目再建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主要通过三种创作路径来实现:其一是与日常生活主题相融合,如展示当代婚姻问题的《牛郎与织女》(2016)、讲述“家国大爱”的《李慧娘》(2019)及与家风建设融合的《窦娥冤》(2019)等;其二是越剧由“抒情”向“大写意”的审美特色的转变,如新版《梁祝》(2014)中化蝶而无蝶的创作手法,《窦娥冤》(2019)中结尾处悲风怒号、血溅白练的意象化处理方式等。其三是加强经典剧目叙事处理的理性化阐释,最典型的就是第三叙事人的出现,如《窦娥冤》中的里正、《藏书之家》里的羊毫、绢纸等。这些都解脱了演员自报家门的演绎习惯,扩大了剧情的表演空间。
与时俱进亦可理解为“时髦”。越剧的“时髦”主要体现在跨媒介表演实验和演绎方法的国际化倾向上。就跨媒介而言,越剧艺术与微电影、云直播、抖音、数字技术、小剧场等新颖的表演媒介进行了融合。如2021年上海越剧院讴歌龙华英烈的“微电影”《新生》《她!》等,上海、杭州、福建等地越剧院的“抖音直播”现象,活跃在短视频领域的越剧名家陈飞、钱惠丽等人的艺术实践等。此外,越剧小剧场的发展更是迅速,从2004年到2021年,全国各大越剧院团及个人工作室共创作出14部小剧场越剧作品,如《心比天高》(2005)、《琴:棋书画》(2009)、《再生·缘》(2017)等。为充分带动小剧场越剧的创作热情,上海还在2015年设置了“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引起了社会和戏剧界的广泛关注与效仿。
新时代以降,越剧艺术愈加注重吸纳西方戏剧舞台观念,如“间离”“戏中戏”等和都市流行音乐形式,如交响乐、蓝调、摇滚乐、爵士乐等进行融合,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吸引观众欣赏的视觉和听觉氛围。如越剧电影《阮玲玉》(2021)就运用了碎片化的视觉叙事构建一种“间离效果”。这种因不连续而产生的“陌生感”促使观众去想象与思考,从而,将自身的记忆和再阐释都加入进来。这样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演员也更能发挥对所塑造人物的信任感。同样的手法也出现在越剧《鹿鼎记》(2015)、《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20)等作品之中。
越剧的“活态续写”指的是除舞台表演为主的传承方式以外,越剧艺术正以“元素化”的身份参与到当前社会公共文化创意、文化产业运营、中小学生教育与城市文化品牌构建等应用层面,如浙江和上海两地近年来兴起的“越剧进课堂活动”、主打“越戏剧·越生活”理念的“越剧小镇”、游戏王者荣耀与越剧的合作等等。因此,这里的“活态”指的是越剧主要以参与者或元素存在的一种方式。虽然它不属于与越剧本身艺术语言和表演观念相关的本体化传承,但却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感知到了它的存在。在这样的存在样态里,越剧艺术正以一种文化符号的方式,吸引越来越多喜爱越剧的人驻足。
越剧《山海情深》剧照
创新探索:从“理想化”和“经典化”到“日常化”和“时代化”
新时代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指引着越剧的不断发展,也为越剧艺术创作提供了多种可能。就越剧本身的传承来讲,它这十年的努力有目共睹。对比曾经的发展,越剧主要有三点全新的探索。
新时代越剧构建了“在地化”特色的创作风格。较之前红色经典剧目的创作而言,新时代越剧界对革命经典的描绘摒弃了过去以宏大历史事件和典型英雄人物案例为主的创作制式,更侧重叙述或还原当地水土曾孕育出的英雄事迹和红色故事,如《枫叶如花》(2021)中的谍报员和《青溪谣》(2021)中参与抗日的农民夫妇。越剧红色经典创作的这种“在地化”尝试,相对扩展了越剧红色艺术创作的来源。
传统与当下并存,努力让越剧满足不同年龄阶段观众的审美需求。越剧传统剧目《红楼梦》《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依然活跃在新时代舞台之上,较大满足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越剧的渴望。而这些剧目其实也是当前越剧剧场演出的主流。另一方面,不管是新版《牛郎与织女》(2016)中爱撒娇的织女,还是《祝家庄里的年轻人》(2022)中回家参加建设的青年学子,都能够看出越剧艺术力争年轻人关注与喜爱的决心。
“本体化”与“元素化”传承与传播方式并存。所谓“本体化传承”指对越剧剧场形式本身的继承,其中核心是“越剧如何继续在舞台上表演”的问题,而“元素化传承”面对的重点是如何利用越剧的元素。虽侧重点不同,但就重塑当下年轻人对越剧认知来说,两者各有优势,有利于扩大越剧艺术的影响范围。
西方表演理念与艺术元素在越剧艺术中不断“同化”也是当下越剧创作体现的特征。不管是“间离”,还是“戏中戏”的运用,都启发越剧表演者与观者同时作为“演员”参与一场戏的演出之中。如此,让过去的“看戏”演化为今天的“演戏”,也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文化人”的目的。如越剧跨界魔幻剧《倩女幽魂》(2017)中采用了“间离”的手段,让越剧“牵手”魔术、舞蹈、灯光这些因素,从而让观众脱离过去惯常的故事框架,让“新奇”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
当下越剧中也正在发生着从“理想化”和“经典化”到“日常化”和“时代化”人物形象塑造趋势的转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越剧人物大多表现社会主义新人婚姻、爱情和工作的理想状态。而后其人物形象大都来自民间传说、文人轶事和国内经典名著,如《陆游与唐婉》《五女拜寿》《汉文皇后》《孔乙己》等等。进入新时代以来,越剧的舞台上常常活跃着平凡的英雄(如谍报员、抗战时期的农民夫妇等)、普通人(如归乡的青年人、江南的笛王)和充满时代感的人物(如上文提及的抗疫医生)等等。越剧艺术创作题材的选择更注重对大众的日常生活与喜怒哀乐的呈现,让人感受到越剧在时代脉动中书写着人民的史诗。
新时代的越剧舞台上,不仅仅有如花美眷和谦谦君子,还有许多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的英雄、只道是寻常的人间烟火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奉献故事。越剧,以它坚韧的意志、朴实的性格以及积极的人文关怀,正在时代的号角中砥砺前行。
(作者系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