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2>喜迎二十大>经典赓续文脉

《永不消逝的电波》:用舞剧讲好一个故事

时间:2022年10月28日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作者:朱玉芳
0

《永不消逝的电波》:

用舞剧讲好一个故事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9月14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简称《电波》)新一轮驻演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开启,开场前一小时,不少早到的观众在细雨中于戏院门口等待。尽管台风“梅花”正在逼近,上海歌舞团提前告知了退票、换票政策,但显然没有拦住观众观剧的热情。

  自2018年12月在上海试演以来,《电波》在全国各地已经演出了超过400场,“驻演+巡演”双线并行,这部“现象级”舞剧热度经久不衰,并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文华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大奖。2022年1月23日首轮驻演收官,该舞剧在上海美琪大戏院迎来了400场纪念演出。今年9月,历经几次延期,新一轮驻演终于“应约而来”。此次,《电波》参加了“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演艺大世界·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三年时间,一部新创舞剧能在全国演出400场,据我了解,这样的作品不多。《电波》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一部非常优质的作品,才能达到这样的数字。”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如此感慨。

  “电波热”源于直抵人心的力量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取材自“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27岁的李白奉命前往上海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为了不引起怀疑,1939年,中共党组织决定派女工出身的共产党员裘慧英与李白假扮夫妻掩护电台,开展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共同战斗和生活,李白和裘慧英之间产生了感情。经党组织批准,他们结为革命伴侣。

  长达12年的潜伏,李白在险恶的工作环境下,负责上海党的隐蔽战线与党中央秘密电台联络工作,用电波传递了无数至关重要的情报,在离上海解放仅有20天的时候,李白被秘密杀害,年仅39岁。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是李白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也留下了一段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作,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再现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全剧没有一句台词,以无声的肢体表达和创造性的舞台设计,在同类题材的改编中进行了全新的尝试。

  穿越70余年的时空,地下工作者李白对信仰的坚守、对革命事业的奉献,通过艺术表达,感动了无数观众。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江东如此评价:“《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其正面的讴歌和上好的表达,不啻是一部具有巨大艺术生命力同时在社会上持续产生影响的红色舞剧佳作。”

  总编导周莉亚认为,在《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中,最大的突破是用舞剧讲好一个故事。“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这句话凝练了舞剧的精神内核,也为观众们津津乐道。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舞剧舞蹈的表现方法并不局限在具体生活场景的模仿,而是把生活高度凝练抽象出一段肢体语言、精神表达,足以让走进剧场的观众与舞台达成共鸣。”周莉亚说。

  而观众观剧后的热烈反馈则印证了这一点——

  “以舞蹈、音乐和光影叙事,传达出完全不弱于语言的情绪感染力。核心表达方式的舞蹈部分极为出色,不仅几位主演业务能力优秀,几幕群舞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以如此水准赓续经典红色主题,令人激赏。”

  “演员、舞美、配乐都很精彩,最后看得泪流满面。要感谢那个年代的人,用生命铺就顺利解放。也是他们的故事,给演员的舞蹈诠释打下鲜红底色。虽然看不真切每个演员的长相,但灵动的身姿、饱满的情绪,充满感染力。”

  “回忆里的平行蒙太奇运用娴熟,服装和灯光色彩交融柔和舒适,舞台画面时而大气磅礴,时而阴森紧张,时而动人心魄。没有一句台词的情况下讲好一个谍战故事,无疑极富挑战。好在演员们张力在线,形体表演信手拈来,编舞和诸多细节设计能看到创作者的用心。静默无声的氛围下,舞台传递给我们的这份情感更加真挚,信念也愈发纯粹。”

  面对年轻观众,创新表达

  《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团队和上海歌舞团演职员队伍是一群年轻的“80后”“90后”,为了演好这个故事,他们走进李白烈士故居等地,“在场”采风,查阅研读革命先辈们珍贵的历史资料。《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演前,上海歌舞团经历了4个多月近乎封闭式的排练,剧组的所有演员们在排练期间没有接任何商演,编导组的执行导演、舞蹈编导住在宿舍,和演员们一起在排练厅里摸爬滚打。

  这部作品的创排过程深刻影响着、激励着主创们,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李侠”扮演者王佳俊说:“每一次起舞,都是一次致敬。我们带着使命感,总希望自己对红色文化可以了解更多,总希望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更贴近英雄……”

  走进剧院观赏《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观众大多有相同的感受,这是一场视觉盛宴,“有看电影大片的既视感”。

  本剧的编剧、剧作家罗怀臻曾在《人民日报》撰文《从电影到舞剧,一甲子后——“电波”的魅力为何穿透时空》中说,“面对今天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要讲好革命故事,舞剧创作还必须打开叙事的多重表现空间。”他在剧本中设计了几个新的故事背景,报馆、旗袍店、石库门,这三个主要空间在舞台上轮番登场。为了营造时而紧张激烈、时而具有弄堂特色的多变场景,舞美布景设计上采用了有别于以往固定升降的舞台布景呈现形式,通过26片可移动景片,将整个舞台的空间划分出前景、中景、后景,配合不同的剧情,营造出多变的场景,并辅助完成了叙事上的创新。

  编导韩真表示,《永不消逝的电波》尝试了在没有对白的情况下展现人物关系,在单一的场景中呈现不同节奏的剧情段落,用舞蹈展现情报传递、躲避追踪和搭档之间的暗流涌动,营造谍战剧的紧张悬疑氛围。“这种观赏体验以前只能在某些类型的电影当中获得,现在竟然在剧场里面体验到了。比如说交接情报,电影可以用画面和语言去解决,舞蹈演员用肢体的时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

  “创作的时候我们想到了利用舞台空间去切割时间轴,不再局限于线性叙事,而是在同一舞台空间内实现了插叙、倒叙。”韩真说,这种电影式结构的混用,也给观众营造了大片的氛围感。

  比如,《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一段四组男女主“同框”的舞蹈,四组双人舞展示了李侠和兰芬不同时期的相处状态,以平行空间的形式,呈现了他们革命爱情的过程。

  总编导周莉亚认为,舞台视效越丰富,创作越要谨慎,不能迷失在高科技的盲目堆砌中。“所有定义都是后期贴上的标签。当你真正进入人物和故事中时,感受到的是人文和情感。”

  红色电波中潜藏的“精神密码”

  石库门、弄堂、街头、旗袍裁缝店……

  报社秘书、摄影记者、裁缝掌柜、小学徒、黄包车夫、社长、卖花女……

  在《电波》的舞台上,上海元素细致入微地被呈现出来,重新演绎了一段历史。

  舞美设计师秦立运表示,这是一台反映隐蔽战线的戏,对空间的流动性要求特别高。我们保留了一些上海元素,又重新构造了适合这个舞剧的空间。

  栅栏式折叠电梯门、阁楼上的木质床、传递情报的“盒子”、舞者旗袍的面料、妆面的设计……呈现在舞台上的点点滴滴都经过了创作者的细细打磨。让视觉符号营造出戏剧气氛,带给观众沉浸式的真实感。

  2020年的春晚舞台上,伴随着经典的《渔光曲》,一个个身着旗袍的女子缓缓走出,踩着小板凳、挥着竹蒲扇,在弄堂里起舞……

  这段充满写意的群舞让观众在老上海的旧时光里“流连忘返”。而经典从来不是信手拈来。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台始终秉承着写意的审美。服装设计阳东霖曾在采访中说,《渔光曲》烟灰偏土的色调是为了体现革命最艰苦时期、被压迫时期的审美,所以表达的美学区别于约定俗成的舞台上的浓墨重彩的色调。

  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本剧主演朱洁静曾说过自己在这段舞蹈创排时的心路历程,“这段舞蹈从2018年8月18日《电波》开排一直磨到(2020年)春晚还在修改,我很喜欢导演的一句话:沁晕在丝绵里的旧事,最是浓淡相宜……记得刚开始找感觉的时候,我们一个星期就在小板凳上发呆,乘凉、遮阳、挑米、生火、煲汤、绣花、照镜子……所有的行为语言靠一把蒲扇来完成。渐渐地我就发现,这段舞蹈不是靠‘跳’和‘美’来支撑的,而是真实生活里的‘烟火气’,更多的是藏在淡雅素色中的考究和精致,是哪怕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也不会丢失的舒服和熨帖。”

  如今,《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已经巡演了400多场,朱洁静坦言自己对角色兰芬的理解也慢慢地产生了变化,从接受角色到创造角色。几年来,每轮密集的演出,对于舞者而言,体力和情感都到达了本我的极限。朱洁静也问自己,“为什么,我还想继续跳,继续跳,舍不得结束?”

  答案并不难找寻——“观众说看了30场《电波》……观众说希望长大后的小裁缝和小七月能谈场恋爱……观众说我们让他们在剧里、在剧场里重生了……”

  正如编剧罗怀臻所说,“《永不消逝的电波》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书写的是人生,表现的是信仰,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产生情感连接。在舞剧创作过程中,我们常思考,那些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为了什么而牺牲?我想,最具体直接的动力是为了自己的下一代、他人的下一代、中国的下一代更好地生活。从这个角度切入,每位观众都可以代入到李侠与兰芬的角色中,找到情感共鸣。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再一次启示我们,只有满怀创作诚意、经过生活体验、深刻体悟革命历史后创作的文艺作品,才能迸发艺术感染力,更具说服力。”

《中国青年》杂志2022年第18期

《经典 青春 梦想》

总监制:皮钧 郝向宏

总策划:蔺玉红 冉茂金

总统筹:杨玳婻 张斯絮 韩冬伊

(编辑:王丽)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