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
用杂技艺术秀一个中国给世界看
俞亦纲
中国杂协副主席、上海杂技团团长、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作的报告,让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倍感振奋,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中国杂技历史悠久,传承千年。杂技具有无语言沟通障碍的优势,也被称为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杂技工作者更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更加努力探索杂技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促进中国杂技的现代化发展,用优秀的作品去讴歌党和人民创造出来的伟大成就。
为人民创作是我们的核心任务
近年来,上海杂技团在党的领导下,以为人民创作为核心任务,以为人民演出为中心环节,创造出了《战上海》《时空之旅2》等大受欢迎的优秀作品。一部作品的成功,关键在于始终坚持艺术创作道路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挖掘杂技艺术的当代性,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起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作用。
杂技剧《战上海》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之际创作首演的。该剧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协助下,解放上海的故事。讴歌了人民解放军为保护上海人民的生命财产,不惜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上海解放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创作团队立志以崭新的杂技艺术语言、创新的表现手法,再现这段被称为“瓷器店里打老鼠”的“战争奇迹”,并通过地下党员、进步青年、工人群众、石库门老太太、民族资本家等人物塑造,展现出上海解放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军事上的胜利,更代表了民心所向,也是政治上的胜利。
杂技工作者们积极探索,将杂技技巧融于戏剧场景,同时让丰富的剧情为杂技表演提供更大的艺术空间。比如杂技剧《战上海》中比较“出圈”的一个片段《丰碑》,通过集体造型铸造起一座英雄群像纪念碑,以杂技独特语汇展现“雕塑”的力量之美,传递精神意向,象征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战的革命先辈,是人民群众心中永远的丰碑。还有一幕是一只白鸽,从空中翩然飞来,落在英雄手上,不仅寓意着正义之战会换来幸福宁静的生活,更是表现出中国人民对永久和平的向往。这些都再次印证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秀一个中国给世界看”
图片
2021年创排的《时空之旅2》是一台深受观众追捧的驻场演出杂技秀,而观众中不乏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展示中华文化的一个精彩窗口。为了让海内外观众更好了解中国,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该剧以“秀一个上海给世界看”为宗旨,秉持“中国故事,国际表述;中国元素,上海特色”的理念,反映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展现改革开放给上海乃至中国带来的改变。
《时空之旅2》2021年首演至今广受中外观众好评,剧目以中外观众都能理解的舞台艺术方式,讲好了中国故事,扩大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该剧目汇聚了国际一流创作团队和国内优秀艺术家,将精彩的杂技表演和中国文化艺术元素及国际最新潮流的表现手法有机结合,演出中声、光、景、物、人、情,借助舞台汇成一个艺术整体、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时尚相互交融,将传统绝技绝活包装成有意境的杂技视觉盛宴,展现着中国历史文化及现代风貌。
杂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文化和民族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在于故事内容,更要注重讲述方式以及背后所体现出的审美观念。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用当代杂技语汇创作更多优秀精彩的舞台艺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别具一格”的中国杂技艺术不断“别开生面”,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影响力。